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练习题
一、单选题
这场改革使俄国跻身欧洲军事强国的行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场改革指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叶卡捷琳娜改革
彼得一世学习西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
A. 国家的经济状况 B. 沙皇专制统治
C. 军队的战斗力 D. 落后的生活方式
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其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出当时历史潮流的是( )
A.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B.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 改革军事,增强军事实力 D. 推行文化教育
他的西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为俄国打开一扇“面向西方的窗户”的目标,但这些变化就性质而言,基本上是军事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变化,而且它们仅仅影响了全体居民中为数不多的上层阶级中一些持赞同态度的成员。这里的他( )
A.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彻底清除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D. 被称为农奴“解放者”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这表明彼得一世的改革()
A. 目的是消灭农奴制 B. 成功的原因是人民的支持
C. 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D. 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下列哪一项最能表明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 创办报纸
B. 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建立和扩大海军
C.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 推行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技术
19 世纪50 年代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为改变此状况,俄国实行:
A. 彼得一世改革 B. 农奴制改革 C. 二月革命 D. 光荣革命
《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 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不包括()
A. 农奴可自由转换职业 B.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 农奴可以改变身份 D. 农奴可以免费获得一份土地
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的获取方式是()
A. 高价赎买 B. 无偿分配 C. 资产抵押 D. 移民垦荒
列宁指出:“1861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场“解放”的领导者是:
A. 玻利瓦尔 B. 彼得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林肯
俄国人尼古拉原来是一个农奴,1861年以后,下面哪一现象会发生在他身上
A. 他的主人以12卢布把他卖给了另外一位农奴主
B. 他成为“自由人”,并无偿地得到了一块份地
C. 他的人身自由一直受主人的控制
D. 他成为“自由人”时,花光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才得到了一块份地
历史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试图通过改革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关于这两次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改革都是俄国在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背景下进行的
②两次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
③两次改革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两次改革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某位历史人物曾被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持秩序的君主,把4 000万农奴变成了4 000万真正的基督徒。”这位历史人物是()
A. 林肯 B. 拿破仑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彼得大帝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在15世纪、16世纪、17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17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刧,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
(2)“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请结合材料二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该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有何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材料一中领导这场改革的沙皇是谁?归纳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⑵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改革如何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和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与革命这两种改造中国的方式,是近代中国各阶层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作出的反应......对此,体制内的阶级在不变更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力求完善自己,推出不同程度的改革举措;体制外的阶级要求改变现状并作出一系列革命行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博弈与抉择也由此发轫。
——宫炳成《革命与改革: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博弈与抉择》
(1)结合相关史实,对材料中改造中国的“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加以说明。
材料二:“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2)最终亚历山大二世作何选择 你认为改革和革命在形式上有何区别?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改革和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就必然会承认,这种转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是指的什么事情?列宁为什么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
(2)从材料二来看,沙皇在做“全部国家结构的改变”时是以什么为政治前提的?他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在俄国进行改革,全面学习西欧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使俄国跻身欧洲军事强国的行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A项符合题意。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近代史上一次改革,使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但与本题题干无关,故排除B项。
C.明治维新是日本的近代改革,与本题无关,故排除C项。
D.叶卡捷琳娜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改革,使俄国强大,但与本题题干无关,故排除D项。
故选A。
2.【答案】B
【解析】B.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选项ACD是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改变的,选项B是沙皇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的,选项B符合题意。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解析】B.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彼得一世注重扶持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他是彼得一世。168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专制权力;学习西欧的技术,进行军事改革;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发展科学教育等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大国。故A正确。
B.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故B错误。
C.“彻底清除”是夸的说法,故排除C。
D.被称为农奴“解放者”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链接所学可知,通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由此判断C项与题干相符。彼得大帝的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A项表述错误。由题干中“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判断B项表述错误。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D项表述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允许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并没有废除农奴制,从长远来看限制了资本主义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
7.【答案】B
【解析】A.彼得一世改革是18世纪初推行的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
B.分析题干“19 世纪50 年代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反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限制,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农奴制的制约,1861年俄国推行农奴制改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故B项符合题意。
C.二月革命是一战后期,俄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
D.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故选B。
8.【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政府被迫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A、C、D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题干材料中的改革是沙皇政府领导的,故没有结束沙皇专制统治,B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根据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故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正确答案为A项。
11.【答案】C
【解析】C.俄国l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因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所以列宁说:“臭名元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故C正确。
A.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独立战争先驱,故排除A。
B.彼得一世是在17世纪进行改革的,故排除B。
D.林肯领导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故排除D。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D.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实际上,被“解放”的农奴需付出高额的赎金来购买份地。因此说:“(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他成为“自由人”时,花光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才得到了一块份地,故D符合题意。
AC.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故排除AC。
B.农奴在得到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故B错误。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
④彼得一世的改革,积极向西欧学习,促进了俄国在多方面的近代化,但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社会性质。故④错误。
①②③均符合史实。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
C.根据题干“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持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了4 000万真正的基督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C正确。
A.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主要贡献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南方奴隶制,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A。
B.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的领导人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
D.彼得大帝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D。
故选C。
15.【答案】(1)俄国落伍于世界。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
(2)军事上,借鉴欧洲强国模式;经济上,发展军事工业;教育上,一方面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欧洲,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军校。
(3)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4)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
16.【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法律上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高价购买份地。
(2)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本。
17.【答案】(1)改革:洋务运动是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器物达到强兵富国的目的;革命:辛亥革命通过一系列革命活动,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选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方式:改革,自上而下的和平过渡;革命,自下而上的暴力斗争。
(3)推动社会进步。
18.【答案】(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为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不触动地主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