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章末单元教学质量巩固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一、单选题
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2.为了行车安全,切勿酒驾,如图为交警夜查酒驾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马甲比较亮,说明反光马夹属于光源
B.交警手中的荧光棒不属于光源
C.车灯光在夜色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D.灯光射到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马甲上,光会发生反射
3.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入射光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点O顺时针旋转10°,则旋转后的( )
A.入射角是2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4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0°
4.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位置不重合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5.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6.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
B.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C.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
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7.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二、填空题
8.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______m,在小鸟向水面俯冲过程中,它在湖面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9.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损害人们健康,这就是 “光污染”。“ 光污染”是因为光线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______踩(选填“能”或“不能”)。
10.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
1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则入射光线是______(填字母),AB右侧是______(填“玻璃”或“空气”),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要使光斑逐渐向右移,入射角应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减小”)。
13.如图是我县西湖一景。斜阳映水,廊桥弄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漫步湖边小道,看绿树荫荫;绿树看起来是绿色的原因是树叶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色光。盛夏时节,烈日的树荫夏一块块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三、作图题
14.(1)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30°角的光入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
(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______;
(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______。
四、实验题
15.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块可沿(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ON与长方形纸板的宽平行。
(1)所选纸板的表面应______ (选填 “光滑”或“粗糙”)些;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
(2)如果反射光线OB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入射角等于______ ; 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______;
(3)将0N右侧纸板向前或者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
(4)如果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沿BO方向入射,则观察人的眼睛______ (选填 “可以” 或“不可以”)处于OA的路径上。
1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A”、“B”或“C”)。
A 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 ,且折射角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3)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_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7.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 是点燃的蜡烛,B 是与 A 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___________。
(3)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 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 B 蜡烛都无法使其和 A 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 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_(选填“靠近玻璃板”、 “不变”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6)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虚”或“实”)。
(7)此实验应在光线________(“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像更明亮。若有 5mm 和 3mm 厚的玻璃板应选用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1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
(1)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m, 则平面镜应放在被测者前方的位置;
(2)画出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 P 点的光路图。
19.如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保持一定的入射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若S′移动的距离是液面变化高度的2倍,则激光射向液面的入射角等于___________(填度数)。
20.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等,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仪表盘的像是光的 _____ (选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_____ (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_____ 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 。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参考答案
1.C2.D3.D4.C5.D6.D7.B
8.6 不变 9.镜面反射 不能 10.暗 镜面反射 亮
11.EO 空气 30 45 12.变大13.反射 反射 实
14.
15.粗糙 垂直 40° 增大 同一平面内 不可以
16.C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是 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17.光的反射 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位置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远离玻璃板 虚 较暗 3mm
18.(1)2.3m;(2)
19.向右 45
20.反射 厚度 45 远离 C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