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
①眼下,“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还有深化、推动、繁荣文化的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讲实惠,重功利,不买书(烹调、股票、考试参考书除外),不看戏剧(电视剧除外),不听音乐会(红歌除外),不欣赏舞蹈(公共空地上锻炼身体的“群舞”除外)。一句话,对文化不感兴趣。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前面提到的那些“除外”也都是文化,中国不是没有文化,只是看得见的似乎都是“大众文化”。
②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实用:娱乐、消遣、调剂劳累,或者用时兴的话来说是“振奋精神”(抽烟、喝酒也可以振奋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化、推动、繁荣的目标,对于大众文化应该说是已经达到了。
③不仅政府和商家在为此共同努力,连高等学府也加入进来。比如,最近网上很红火的“化学歌”就是一个例子。歌中唱道,“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为什么,化学为了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歌,至少还得有初中化学知识的人才能唱,□北大的“化学歌”,□□有嘴巴,有肠胃消化体验的人都能唱,还需要怎么个推动呢?
④真正需要深化、推动的,是文化对国民的心灵教育。这并不是什么新点子,而是人类自古以来为什么看重文化的原因。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教育目标就已经是培养“有文化”的,也就是完整的人了。希腊文化推崇自由教育(全面的人文教育)。希腊化时代,希腊教育传到罗马,罗马人注重的是实用教育,虽然后来学校里也开设文法、修辞、演说的课程,但只是技能而非希腊人所看重的那种文化。
⑤希腊文化注重人的心灵和公民精神。例如,希腊人的“文法教育”不是今天语文课上教的语法、句法,而是□、□□和□□。这三项都是心灵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或知识——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积累可以用来换取金钱的知识,而是帮助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
⑥希腊人认为,诗人是伟大的老师。希腊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哲学家斯特拉伯(Strabo)说:“古代人相信,诗是一种初级哲学,能从小打动我们,带领我们走进生活,培育我们的品格、感情、行为,并从中得到快乐。……这就是为什么希腊用诗来开始年轻人的教育,不只是打动他们,而且是训练他们。”
⑦希腊人相信,音乐对人的道德、心灵,甚至肉体都能产生好的教化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在教育中加以重视。与此同时,体操教育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接受头脑的支配和指挥。苏格拉底说:“似乎确实很难找到比我们早已发现的那种教育更加好的了。这种教育便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会产生内心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就产生身体的健康”。音乐和体操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的高尚心灵。
⑧文化的教育还是培养公民精神和品格所不可缺少的。因此,音乐和体操教育应该同时相互协调地进行,使学习者兼有好的品质以避免因单一而走向极端。“孩子们如果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而这种守法精神又反过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着孩子们的行为,令他们健康成长。国家一旦发生任何变革,他们就会起来恢复固有的秩序”。体操也是一样,身体健康的公民才能“在心灵上意气奋发”成为国家的“护卫者”。
⑨有了火红激情的“文革”的经验教训,又经历过1980年代的“文化热”,今天人们对文化的态度似乎呈现出一种平和与静观其变的态度,至少没有热情迸发的迹象。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发展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上比较成熟的表现。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如果……而……只要……
B.即使……可……只有……
C.虽然……但……因为……
D.由于……而……只要……
2.第③段作者举“最近网上很红的的‘化学歌’”的例子的用意是 具体说明 大众文化的深化和繁荣 。(2分)
3.第④段中的“那种文化”具体指的是 能对国民产生心灵教育的,帮助人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的文化。(2分)
4.根据文意,填入第⑤段空格的三个词语依次是□、□□和□□。(3分)诗、音乐和体操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3分)
A.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表明中国人不是没有文化,而是缺少能让大众真正娱乐消遣,调剂劳累的文化。
B.作者认为,希腊人的“文法教育”不如今天语文课能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
C.人类自古以来就看重文化,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教育就是最好的证明。
D.文化教育可以使孩子养成守法精神,这种守法精神还会处处支配着孩子的行为。
6.纵观全文,作者认为文化的教育力量体现在那些方面?(4分)
作者认为文化的作用应该不仅仅是娱乐大众,调剂劳累,文化更应该具有心灵的教育作用,能帮助人形成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品德。文化对人的道德、心灵甚至肉体都能产生教化作用,能培养人的高尚灵魂和公民精神。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恺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仍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作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7.加点字“年迈”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形容纸盒子的样子又破又旧的
8.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______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9.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似乎①:___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似乎②:__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似乎③:_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10.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3分)
□□□□□□□□□□□□□□□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
11.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12.结合文本,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4分)
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6分)
13.(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四)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
采桑子
宋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4. 从篇幅看,本词是一首小令。词作者欧阳修,号 醉翁(六一居士) 。(2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 上阕“西湖好”三个字统领全词,倾泻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B. 上阕“玉盏催传”是借物写人,以勾勒朋友们举杯畅饮的情态。
C. 下阕“俯仰留连”是借人写景,以衬出西湖景色之美。
D. 上阕实写宴饮,下阕虚写西湖山水,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16.词的下阙妙在一个“疑”字,请联系全词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一个“疑”字,与上阕的“醉”相呼应,交代了产生“行云却在行舟下”“水中别有天”这种感受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己醉了,二是湖水清澈、平静,收到了物我一体的艺术效果。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全部) (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周全、周到)
(3)此五霸之伐也(功绩、功业、战功) (4)侯生乃屏人间语(使……退避)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羸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公子往而臣不送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补主语 数遗 介后 )
(平原君)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以 宾前 功)
这就像把(拿)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会有什么成效/功效呢)
20.侯嬴是窃符救赵这一行动的主谋。他对“窃符”成功胸有成竹,其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句回答)(1分)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译文: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的部队去救赵国。秦昭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就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进军,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平原君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频频告急,责备魏公子说:“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由于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估计终究不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决计不能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来宾客,凑集了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拼一死命,与赵国人一起死难。
公子带着车队走过东门时,去见侯先生,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侯先生。然后向侯先生诀别准备上路,行前侯先生说:“公子努力干吧,老臣我不能随行。”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自语道:“我对待侯先生算是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死难可是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我难道对待他有闪失吗?”于是又赶着车子返回来,想问问侯先生。侯先生一见公子便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又接着说:“公子好客爱士,闻名天下。如今有了危难,想要去到秦的军队(同他作战)就像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公子待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恼恨我会返回来的。”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问对策。侯先生就让旁人离开,同公子秘密交谈,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给了公子。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4分)
廉耻
顾炎武①
①《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诚然,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②”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②吾观三代③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错家训》④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②行己有耻:士者能知耻而有所不为。③三代:指夏、商、周。④顷:最近。《颜氏家训》: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名作。
22.选文主要论述了廉耻和□□□□的关系(2分)国运兴衰
23.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内容上指出“四维”的重要性;结构上引出议论的话题(引出下文对“廉”“耻”关系和有羞耻心的重要性的论述。) (2分)
24.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能将无羞耻心视为最可耻的事,则终身必能远离耻辱。
B.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没有什么事会让他感到羞耻。
C.齐朝某士大夫的教子之法只为求得卿相高位,人格卑鄙。
D.颜之推等阉然媚于世者于众昏之日独自清醒,故能不愧。
25.《劝学》在说理方法上与本文第②段画线处有明显相似处,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都用了比喻论证(1分)《劝学》解析(1分),本文解析(1分),语言(1分)
26.作者认为四维之中“耻尤为要”,你的看法呢?(3分)
可以赞同或反对或补充作者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五代史冯道传评论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纲纪;这四个纲纪不能伸张,国家就会灭亡。”说得好啊!管仲如此善于立论啊!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像这样,那么灾祸、颓败、变乱、灭亡,也就没有不降临的了。何况身为大臣若是没有什么不贪取,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那么天下那有不混乱,国家那有不灭亡的道理呢?
可是在这四个纲纪当中,知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孔子在谈论士人的道理时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能将无耻视为最可耻的事,则终身必能远离耻辱。”又说:“羞耻心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是没什么事情会感到羞耻的。”他们会这么说的原因,是由于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到了违背礼节损害道义的地步,那原因都是出自于没有羞耻心啊。所以身为士夫大夫如果没有羞耻心,这可说是国家的耻辱。
二、写作70分
27.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真的很小,好像一转身就不知道会遇见谁;世界真的很大,好像一转身就不知道谁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