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土地资源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为(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3.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滨州)下列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5.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林地 ④荒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荒地 ④林地
D.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6.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土地污染严重
8.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9.漫画“田里长高楼”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 )
A.毁草开荒 B.土地抛荒 C.乱占耕地 D.退耕还林
10.下图示意福州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建设用地 D.未利用土地
11.(聊城)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地区
C.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差别很大,东部远大于西部
D.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12.由于我国城市化的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97年到2010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的版图。为保住18亿亩耕地存量的底线,我国落实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乱占耕地,滥伐森林
C.土壤环境污染严重
D.围湖造田
13.兴趣小组在讨论如图中四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案,哪位同学的方案不合理( )
A.乐乐 B.贝贝 C.玲玲 D.丁丁
14.(咸宁)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D.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二、综合题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区域B表示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 ℃等温线及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__________林区,②为_____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土地类型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
(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__________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国家对解决该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我国的土地资源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土地资源种类多,总量较大,但人均数量少,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D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我国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5.D 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可得出答案。
6.C ①地区为降水较少的高原,土地类型是草地;②地区坡度较陡,土地类型是林地;③地区地形平坦,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因此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④地区坡度较大,土地类型是林地。
7.A
8.B 随着人口增长,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用地挤占了耕地。针对人口和耕地之间出现的问题,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切实保护耕地。
9.C 漫画《田里长高楼》中的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反映了乱占耕地现象。
10.A 图中比重最大的是林地。
11.C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差别很大,东部远大于西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但环境问题突出,要适当地退耕还林还草。
12.A 我国落实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3.C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叫宜林则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叫宜粮则粮;河网密布,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渔业,叫宜渔则渔;降水较少,牧草良好的地方发展牧业,叫宜牧则牧。
14.D 该题考查全球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土地荒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主要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全球降水量减少属于自然原因,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与土地荒漠化没有直接关系,农民进城、土地抛荒也不是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
15. 答案:(1)水田 旱地
(2)秦岭—淮河 0 800
(3)东北 西南
(4)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横断山脉 山地 平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规律。
16. 答案:(1)草地 (2)增长 减少
(3)耕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考查了我国的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国策。东北平原为耕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林地,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为草地。从“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由5亿人增加至16亿人,耕地由17亿亩减少至6亿亩,反映了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我国人口多且不断增加,耕地是有限的,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