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稻庄镇中心小学 蔡文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一)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1)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理解“谁”
B.理解“拎”
C.理解“裸露”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3)指导朗读
(4)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结
(二)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4)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1)理解“不错”
(2)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3)情境再现(课件)
(4)谈感受
(5)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四)学习第五节
(1)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1.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3.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总结
延伸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板书: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能了
(保护环境) 不断砍树(共35张PPT)
稻庄中心小学 蔡文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工具书或其 他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湛蓝深远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清新甜润 应有尽有 一栋房子
各式各样 锋利 斧头 盖房 造犁 森林 裸露 扩大 山谷
喘气儿 黎明 洪水 家具
工具 咆哮 柴烟 包括
减少 消失
早先,有一个( )的小村庄,后来( )最后( ),变得一无所有。
早先,有一个(美丽 )的小村庄,后来( 由于人们乱砍树木 ,)最后(小村庄被洪水冲走了 ),变得一无所有。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
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 砍下来。
一棵一棵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
的土地。
裸露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 减少,裸露的土地 扩大
不断
不断
……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 ,变成了各式各样的 ,变成了应有尽有的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
消失在天空了。
房子
工具
家具
柴烟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房子
工具
家具
柴烟
回忆
一下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
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
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
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
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
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切都没有了:
_____________没有了,
_____________没有了,
_____________没有了,
_____________也没有了 。
砍伐森林,动物无家可归!
城市垃圾
水污染
我想设计一句公益环保广告语:
地球是我家,我爱我的家!
栽花种树,让地球鸟语花香!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重点理解“谁家”、“拎起”、“一棵一棵”“裸露”等词语。
3、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房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通过学生对“一年年,一代代”;两个“不断”连用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同时这里连用了三个“变成”,构成排比。强烈的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自私、随意。
2、“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还”的用字之妙,懂得人们的幸福生活过得很勉强,不会长久,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人们肆意砍伐,森林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人们肆意砍伐,村前的河水( );一年年,一代代,人们肆意砍伐,天空( )……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所以在学生领会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础上,此环节我采取自己读、合作读、范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注重语言训练的由浅入深,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将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这里的“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的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什么也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切”指的是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有的物品。“什么”是随便的一个东西、物品。突出乱砍树木引发的惨重后果,同时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
你想对全社会说什么?”(共15张PPT)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点难点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单元主题为“保护环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二、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词。正确读写 “山谷、锋利、裸露、扩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抓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学习重点、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法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情境创设法、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文、合作、探究、交流,这样既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读感悟,把握中心。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五)布置作业,提升认识。(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我设计的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此时,你想到什么,闻到什么。通过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处于张开状态。并通过各种层次的读来展示小村庄的美,如个人读、齐读、范读等,让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并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 (随机板书:美丽)在学生赏心悦目的欣赏时,教师适时地出示洪水过后小村庄的图片,(板书:什么都没有了)然后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 设计意图:重视文本阅读。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读书,直接与文本对话,体会出小村庄的美。)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先利用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清楚的了解读书要求,从而提高读书效率。然后课件出示生词检查自学生词情况,重点字变红,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指导学生“裸露”的写法。借助“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问题引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三)品读感悟,把握中心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依据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在学习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的时候,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这一环节分为两步: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悲剧发生的原因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探究。
主要是围绕“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讨论学习。
第二步,(这是本课的重点)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3个重点句子:在读学此句时我设计了口语练习 。
(设计意图: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训练实在而灵活,真正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也是为了突破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2、他们砍树后的结果怎样?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生动的反映了在失去树林的保护之后,洪水是多么的肆虐。学生在理解“咆哮”时,没有深刻的认识体会,在这里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朗读情景。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学完本文后,我联系实际用课件展示周围环境遭受破坏现象,让学生说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接着问:“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你想对全社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我想设计一句公益环保广告语:
地球是我家,我爱我的家!
栽花种树,让地球鸟语花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五)布置作业,提升认识
我要做:(任选一题)
1、写“保护绿色家园”的宣传报。
2、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3、画一幅环保的画面。
4、续编故事。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破坏环境 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