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3.1.1 信息系统与物联网
电子邮件
即时通信
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非实时交流转向了实时交流
超文本标记(HTML)语言是一种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它通过标记符号来标记要显示的网页中的各个部分。
万维网:亦作“Web”、“WWW”、“'W3'”,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
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信息爆炸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通信技术,它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信息世界。
21世纪以来,随着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转换跨出了数字世界,逐步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以传感器和识别终端为代表的信息自动生成设备可以实时准确地开展对物理世界的感知、测量和监控。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催生出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同时,它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普及至千家万户。
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连接方式的演变
01
02
物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目 录
一、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连接方式的演变
第一阶段:计算机时代
人们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人和计算机对话”,即操作计算机的人输入指令,计算机按照人的意图执行指令,完成任务。
第二阶段:互联网时代
在计算机大规模普及之后,人们开始考虑“让计算机与计算机对话”,即让处在不同空间的计算机可以数据传递、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则应运而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了一个以任何计算机为基础的虚拟数字世界。
第三阶段:物联网时代
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将联网的终端从计算机扩展到“物”——物理和环境。连接之后,整个物理世界就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得到反映,这种需求带来的是物联网的产生。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努力在传感技术、定位技术的帮助下与物理世界对话。
二、物联网
早期的物联网: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
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我国关于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2012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加大了支持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方面发展的力度。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报告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1.全面感知
是指利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它解决了人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用传感技术延展了人的感知能力。
(二)物联网的特征
(1)传感技术
借助当前先进的传感技术,可以将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判定,得出全面、科学的结论,用来指导实践。
(二)物联网的特征
红外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
(2)条码技术
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过程找那个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领域等。
(二)物联网的特征
(2)条码技术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白条,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成平行线图案,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二)物联网的特征
黑条(简称条)
白条(简称空)
二进制数1
二进制数0
转换
转换
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唯一的
(2)条码技术
条形码可以标出物体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物联网的特征
(3)二维码技术
由于二维码在平面的横向和纵向上都能表示信息,所以与一维条码比较,所携带的信息量和信息密度都提高了,二维码可以表示图像、文字,甚至声音。
(二)物联网的特征
类型 记录信息 功能 容量
条形码 记录字符和数字 标识物品 容量小,30个字符左右
二维码 记录图像、文字和声音 描述物品 容量大
2.可靠传递
是指通过各种网络,对接收到的物体信息进行实时且准确的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在信
息的传递过程中,通常要使用现有的通
信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
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局部的无线网络,在
物联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物联网的特征
3.智能处理
是指利用数据管理、数据计算、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外部世界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
(二)物联网的特征
小组讨论
根据以下物联网在生活中应用的常见场景,与小组中的同学分享经历,并根据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场景所应用的物联网。
场景一:使用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当听筒靠近耳朵时,屏幕变暗、被锁定,确保通话时不会误操作。
小组讨论
场景二:人们使用公交卡乘坐公交车,只需上车刷卡,就能自动缴费。在便利店、超市等也可以进行类似刷卡消费。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机,只要安装特定的手机程序,也可以实现公交卡的功能。
小组讨论
场景三:现代汽车行业大力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通过物联网智能读取车辆信息、分析道路情况,配合各种传感器,实现汽车的无人智能驾驶。
问题
(1)物联网实现了普通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上场景中的物联网包含了哪些物体?
(2)物体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3)以上场景分别体现了物联网哪方面的技术特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