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学情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来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情景导入】
师:今天三(1)班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学生鼓掌)
感谢大家的热烈的掌声。
说起掌声,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鼓掌的声音是怎么发出的?
学生回答:(3-4名学生)
(手掌之间碰撞发出的)
大家再拍一次
我们发现手掌的整个面都相碰了,这个面也叫手掌面,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摸一摸你的手掌面。
再观察老师的手掌面,你有什么发现?(让4-5名学生摸一摸,比一比)
指名回答:(老师的手掌面大,我的手掌面小)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也就是说手有手掌面,并且有大有小,数学书有面吗?请你找一找,摸一摸。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手要贴着封面,按一定的顺序,慢慢的摸,摸课本封面的全部)
比较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和你自己的手掌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
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文具盒、黑板、书本、课桌等)
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上叫做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新课讲授】
师问:什么是面积?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师讲解 如:手掌表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学生回答:(5-7名同学)
问: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出示封闭图形
让学生涂出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讲解: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面积吗?
学生回答:
最后归纳面积的概念。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1、2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