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估算的价值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 。
2、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往小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往大估或往小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旧知设问,激活经验
这节课为了奖励课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铅笔作为这节课的奖品。由于来的匆忙老师只知道这个笔筒里大约有60支铅笔,同学们猜猜看,这个笔筒里可能有多少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就可以推算出接近“60”的数都有哪些。
2、请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
29 41 597 320 77 186
3、口算下面各题
80×9= 700×6= 9000×5= 300×6= 90×2=
500×8= 7×400= 400×6= 4×300=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1. 老师带领三(1)班的同学去游乐场参观游玩,在游乐场门口,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 从题目中你们还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二)独立探究,寻找方法
1.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你能独立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请写出过程。
2. 写好过程的同学请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展示方法,及时评价 ,揭示课题。
(1)精算 29×8 =232(元 )
(2)估算
a、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估算的应用
b、引出目标: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往大估或往小估)。
c、展示结果:29×8≈240(元)或30×8=240(元)
240元<250元 答:够
d、回顾与反思: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指名学生说
(四)加深理解,揭示课题
想一想: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
1. 同学们先读一读题目。
2.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该怎样解答呢?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92×8≈720(元)带700元不够
92×8≈800(元)带800元够了。
4. 解决这个问题时你为什么不用竖式进行计算呢?
5、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课本70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说方法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第73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板书: 估算的应用
方法一:精算 方法二: 估算 估大
估小
(看具体情况而定)
(1)学生对估算没有好感,甚至有腻烦的心理。
(2)估算意识淡薄。
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