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
【教材简述】
“认识周长” 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指出物体的周长,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以观察、测量计算中,获得对周长的最真实、最直接的体验。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让其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周长的含义,懂得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物
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教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图形,你们认识吗?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一些平面图形。
师:老师最喜欢这张卡片了,想给它加一个边框,但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材料,既够用又不浪费?请同学们帮助老师。
生:要想知道边框的长度,只要知道卡片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我们把卡片一周的长度取名叫周长,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1、理解周长的含义。
师:老师又遇到了新问题,给卡片加框有下面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给卡片加边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是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生:方法C是合理的。
师:对,因为方法三是绕卡片一周来做的,也就是说是卡片的周长。
2、总结周长。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师小结:我们把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三、探究周长的策略。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请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有周长?
(课本、课桌桌面、黑板等)
师:请你摸一摸课本封面、课桌面的周长。
(找一个学生指一指课本封面的周长)他指的对吗?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课本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同学们只能是这点能用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同学指一指。
对,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课本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课本面的周长。
师:你能描画一下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三角形、平等四边行、五角星。
学生将准备好的图形进行描画。
四、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1、如果想知道三角形、平等四边行、五角星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呢?请小组交流讨论。
生: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课件出示测量和计算过程)
2、出示树叶,这个树叶有周长吗?怎样可以知道它的周长?
生:先用绳子绕叶面一周,再用尺量出绳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树叶的周长。
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要我们多用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延展延伸,运用周长。
老师课件出示下面问题。
问题1(考查知识点:对周长含义的认识)
问题2(考查知识点:认识周长;能力要求:能正确认识图形的周长)
问题3(考查知识点:周长的计算;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总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量一量爸爸、妈妈腰的周长。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