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形图的判读综合测评(word,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形图的判读综合测评(word,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3 00: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P、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80米 B.120米 C.150米 D.160米
2.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为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 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③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 ④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在130米至140米之间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图中a、b、c、d四地表示山谷的是 ( )
A.a B.b C.c D.d
5.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
A.山地和丘陵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6.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他们商定的上山路线是顺着山谷爬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下列选项与他们的路线最相符合的是 ( )
A.a→b→甲 B.c→d→甲 C.e→f→甲 D.h→g→甲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区河流、地形、村庄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南向北流 B.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
C.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D.村庄分布于山麓地带
8.该地区要开发“漂流”项目,要求漂流速度快,比较适合漂流的河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沿78°E的某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c点海拔在 ( )
A.5000米以上 B.2000~5000米之间
C.1000~2000米之间 D.1000米以下
10.根据图中给出信息,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二、非选择题
11.【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该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2)小马河的流向是_______。
(3)若CD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4.5厘米,实地距离约为____千米。
(4)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B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5)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
(6)该地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估算方法。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海拔在200~240米之间、Q点海拔为80米,两点相对高度在120~160米之间,但不能是120米,也不能是160米,故选C项。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河流最有可能发育在山谷。图中①、②为山脊,④为陡崖,只有③处为山谷。
3.B 4.D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3题,从图中看A坡陡,对应的等高线密集,最高山峰大于130米,因为等高距是10米,所以山峰不足140米。第4题,a为山脊,b为鞍部,c为山峰,d为山谷。
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据图可知该地区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部分区域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坡度平缓,属于丘陵。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读图可知,c→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属于山谷。在d与甲山顶之间有等高线重合的地方,该地方是陡崖,故B选项正确。
7.B 8.B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7题,读图可知,本地区主干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淌,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村庄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第8题,②河流所在地区等高线较为密集,河流落差大,漂流速度快。
9.A 10.A
解析:第9题,通过剖面图中纵坐标的标注,可看出c点海拔在5000米以上。第10题,该区域北部地势高耸,海拔在5000米左右,中部和南部地势较低,在1000米以下。
11.(1)丁 878
(2)从西南流向东北
(3)4.5
(4)陡崖 山谷
(5)② ②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最省力
(6)山地 西高东低
解析:第(1)题,甲山峰的海拔为500~600米,乙山峰的海拔为600~700米,丙山峰的海拔为700~800米,丁山峰的海拔是978米,由此可见丁山峰的海拔最高。C地的海拔为100米,与丁山峰的相对高度为878米。第(2)题,注意图中指向标的箭头不是指向正上方,可利用平移法,由此判断小马河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第(3)题,实地距离利用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即可,注意单位的换算。第(4)题,A地等高线重叠,为陡崖,B地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第(5)题,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爬山越省力。第(6)题,图中等高线较为密集,海拔在500米以上区域面积大,故以山地为主。根据指向标,可判断出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