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的变迁综合测评(word,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海陆的变迁综合测评(word,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3 00: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海陆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 )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D.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2.观察下图,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
A.最终将消失 B.没有变化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3.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4.读图,两大板块交界处为②区域,此处分布着高大的山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处高大山系是两大板块张裂分离的结果
B.②处地壳稳定,①、③两处地壳相对活跃
C.②处火山地震频繁,①、③两处相对稳定
D.三处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相当
中国网新闻2017年12月4日讯 据俄罗斯卫星网消息,UTC事件3日23时34分(北京时间4日7时34分)记录到意大利中部在罗马东北方向111千米处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千米。读图,回答5~6题:
5.与意大利发生地震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6.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
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7.读图,判断图中山脉地震频发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读2016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
B.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A地位于大洋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很少发生地震
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 ( )
A.红海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
10.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 )
A.东非大裂谷 B.红海 C.海沟 D.大西洋
二、非选择题
11.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板块的是________,格陵兰岛位于_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板块。(均填字母)
(2)在图中标注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图中甲地代表日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解析: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
2.C
解析:观察图可看出,从2亿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大西洋是在不断地扩张,今后还将继续扩张。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对,发生碰撞挤压,所以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美国与中国可能会成为陆上邻国。
4.C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碰撞挤压形成高山、岛链或海沟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一般地说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5.A 6.C
解析:本题组考查板块的运动。第5题,意大利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第6题,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缩小;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拉伸作用,在不断扩张;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相对稳定;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①④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故C选项正确。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位置。据图可知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9.D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板块运动的特点。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都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都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运动。东非大裂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的;红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的;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受板块的拉伸作用,目前,面积不断扩大;海沟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
11.(1)D E C
(2)标注略。(提示: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3)甲地主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形式及影响。第(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字母A~E所代表的板块依次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其中以海洋为主的是太平洋板块;格陵兰岛属于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第(2)题,根据火山、地震的图例分布,可以看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第(3)题,日本主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