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年级上科学第1章精选练习一(问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Ca(OH)2、HCl、CuSO4
C.H2SO4、Na2CO3、Ba(OH)2 D.HCl、NaOH、NaCl
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用一种试剂一次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溶液区别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CO2气体 C.Na2CO3溶液 D.BaCl2溶液
5.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无色 D.可能显蓝色
6.下列每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NaCl B.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C.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D.氧化钙、熟石灰、CaCO3
7.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 Na+ NO3﹣ Cl﹣ B.K+ Na+ OH﹣ SO42﹣
C.H+ K+ SO42﹣ OH﹣ D.Ba2+ NO3﹣ CO32﹣ Cl﹣
8.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 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 D.水、KOH溶液、稀硫酸
9.在①氢氧化铁、②硝酸钡、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 D. ①②
10.下列有关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盐酸可以用铁桶存放 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C. 稀盐酸能跟硝酸银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 D. 稀硝酸能跟铁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11.将A克的烧碱溶液与B克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 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 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A+B)克 D.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12.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浑浊
13.“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14.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15.烧杯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过量10%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图像不正确的是( )
填空题
16.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产生。
(2)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3)用硫酸与氢氧化钠进行酸碱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PH将如何变化? (“增大”、“减小”、“不变化”)
17.如图表示酸溶液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请根据图回答:(1)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若C是单质,则X与C的反应现象为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______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题
19.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B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钙溶液,发现马上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该现象可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
(4)【拓展提高】那么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请你写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方法:________。
20.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来源:21cnj*y.co*m】
(2)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你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源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
(2)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
在OH﹣”.随即老师向实验Ⅲ已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向一定质量的含杂质的锌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锌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求:样品中锌的质量。24.0.4克,锌的质量为13
23.小金向40g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待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加入硫酸铜溶液160g,将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称得滤液质量未190.2g。(假设过滤过程中滤液没有损失)
(1)两者在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2021九年级上科学第1章精选练习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D )
A.KNO3、NaOH、HCl B.Ca(OH)2、HCl、CuSO4
C.H2SO4、Na2CO3、Ba(OH)2 D.HCl、NaOH、NaCl
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C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用一种试剂一次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溶液区别的是( C )
A.无色酚酞试液 B.CO2气体 C.Na2CO3溶液 D.BaCl2溶液
5.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B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无色 D.可能显蓝色
6.下列每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D )
A.氯化钠、食盐、NaCl B.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C.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D.氧化钙、熟石灰、CaCO3
7.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B )
A.Fe3+ Na+ NO3﹣ Cl﹣ B.K+ Na+ OH﹣ SO42﹣
C.H+ K+ SO42﹣ OH﹣ D.Ba2+ NO3﹣ CO32﹣ Cl﹣
8.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C )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 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 D.水、KOH溶液、稀硫酸
9.在①氢氧化铁、②硝酸钡、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 ( C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 D. ①②
10.下列有关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盐酸可以用铁桶存放 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C. 稀盐酸能跟硝酸银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 D. 稀硝酸能跟铁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11.将A克的烧碱溶液与B克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 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 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A+B)克 D.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12.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浑浊
13.“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C )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14.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C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15.烧杯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过量10%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图像不正确的是( D )
填空题
16.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白雾 产生。
(2)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A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3)用硫酸与氢氧化钠进行酸碱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aOH+H2SO4=Na2SO4+2H2O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PH将如何变化? 减小 (“增大”、“减小”、“不变化”)
17.如图表示酸溶液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请根据图回答:
(1)试剂A的名称是 紫色石蕊试液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Fe2O3 。
(3)若C是单质,则X与C的反应现象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有红色固体析出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u(OH) 2=CuSO4+ 2H2O 。
18.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B ;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____OH-__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C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__硝酸钾(KNO,) _____
三、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题
19.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B实验的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___碳酸钠或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变红_____。
(3)【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钙溶液,发现马上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该现象可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还含有__Na2CO3______。
(4)【拓展提高】那么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请你写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方法: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若酚酞仍然显红色,则有NaOH,若酚酞红色褪去,则无NaOH
20.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试管底部有气泡逸出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来源1cnj*y.co*m】
(2)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你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_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
(3)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_氯化钙(氯化钡、硝酸钙、硝酸钡等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验证钠离子是否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
(2)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因为氯化钠溶液中包含水,已经证明了 ;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 碳酸根离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随即老师向实验Ⅲ已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产生 。
22.向一定质量的含杂质的锌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锌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__0.4______g。
(2)求:样品中锌的质量。13
23.小金向40g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待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加入硫酸铜溶液160g,将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称得滤液质量未190.2g。(假设过滤过程中滤液没有损失)
(1)两者在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蓝色沉淀 ;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