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1 14:17:28

文档简介

20
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
新未来城地处
交界处,靠近国际重要航线苏
优越,海运便利;地处沙特阿
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沙特阿拉亻
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且未来新城主要以工商业为主
B新城位于热带沙漠地区
泥石流灾
新城所在地区位于沿海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
效果较差是新城建成后可能产生的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永暑礁
积大,且水深较浅
填海
洋影响大,降雨量十分充沛;永暑岛填岛材料是海底砂砾,有助
雨水
表汇水面积较大利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下滲;岛上淡水为自然形成,与海水淡化无关
判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夜现象
站濒临印度洋;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昆
纬度最高,距南极点最近,距北极点最
C根据材料推算,第36次南极科考开始时为10月下旬,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B由图并结合所学
知,产生雷暴云需要有充足的水汽,以及气流做强烈的上升运动
现时,大气相对稳定,不易产生雷暴
暴是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结果,我国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
部地区多
东部地
区多于西部地区
气流以上升运动
蒸发旺盛,水汽开始大量凝结;成熟
升气流不断冷
凝,伴有降水、冰雹、雷暴等现象;消亡阶段,上升气流减
沉气流
降水逐渐减少,天气渐渐转睛
8月为北半球夏季,运输船在①海域
阝盛行西南风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
风逆水;②海域位
控制
流,风力小;③海域
度洋
顶风顺水,最节省燃料;④海域此季节盛行东

克(海参崴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域附近形成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
岛寒流相交汇,搅动海水带来营养物
2.D结合材料可知
是河流下切侵蚀而成,离河道越近其形成时期越新,故阶
积物质的先后
顺序是T4、T3、T2
抬升速度影响河流下切侵蚀速度,抬升速度越慢,河流下切侵蚀速度越
越宽,面积越大
壳运动速度最
露在外的砾石在温度
气、生物等因素的风化作用下,地表岩石容易发生破碎崩解。冰丿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不
砾石一触即碎
阶段性质量
也理卷参考答案第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
B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机的整体。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各
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位置:山脉西侧。(2分)过程: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常在夹金山东坡上升凝结;东坡喇叭口的地形,和
暖湿空气堆积,形成大面积的
海沿山抬升,在翻越山顶后,遇西坡
沉,从山顶
从而形成壮观
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夹金山东
风迎风坡,以暖湿气候为主;西侧受高大山体阻挡,较为干燥。(8分
夹金山积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量下降,径流量减

)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
径流补给减少或停
分)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
没有影响,湖水
稳定状
(春季)开始,河流
东期,流域内的积雪
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3分)此期间湖
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3分
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
度,属于淡水湖
湖水量减少
下降,海拉
拉尔河水
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岀,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
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5分
岸海水盐度具有稀释作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距离海岸越近,受地表径流
影响越大,盐度越低
海岸越远,受地表径影响越小,盐度越高
度较缓,水深在200米
待点:夏
原因:东太湖泊较
太湖其他区域水体交换
)清淤可减少氮、磷等物质;清除蓝藻种源
阶段性质量
也理卷参考答案第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
202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沙特阿拉伯新未来城(Neom)位于沙特阿
拉伯西北部,将 耗资5 000亿美元建造,占地
2. 6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33. 5 个纽约或
6. 4个迪拜,主要规划为工商业新城,预计于
2025年 建成完工并将建造一座跨海大桥连接
埃及西奈半岛。右图示意新未来城位置。据此
完成1 2题。
1.沙特阿拉伯建造新未来城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基础设施完善 B.人口分布稠密
C.地理位置优越 D.石油资源丰富
2.沙特阿拉伯新未来城在建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B.终年炎热,水资源极其短缺
C.地势起伏大,建设难度较大 D.建设周期长,收益效果较差
永暑岛(9°37/N,112°58/E)是我国在南海永暑礁某区域完成吹沙填海作业建成的人工岛。目前,永暑岛面积达2. 8平方千米,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并建有永暑岛机场、永暑医院等。2016年,我国地质堪探队在永暑岛发现水质较好的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未建岛前的永暑礁水域分布。据此完成3 4题。

3.推测永暑岛建设在永暑礁的
A.东部区域 B.东南区域 C.西北区域 D.西南区域
4.永暑岛短时间内在地下形成淡水,主要是因为
①降雨量十分充沛 ②岛屿砂石透水性强
③地表汇水面积较大④海水淡化技术先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年4月23日,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
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学考
察船返回上海,标志着历 时198天,行程共7万余
海里的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右图示
意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位置。据此完成5 6题。
5.四个科考站中
A.长城站有极夜现象B.中山站濒临大西洋
C.泰山站位于西半球D.昆仑站距北极点最远
6.第36次南极科考开始时
A.太阳直射北半球B.南极地区极夜C.北京日落西南D.南京昼长夜短
一般每年5月份过后,我国各地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 期,往往伴有雷暴、大风等现象。右图示意雷暴云的结构。据此完成7 9题。
7.雷暴云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①充足的水汽 ②地转偏向力作用
③气流上升运动④大气逆温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8.推测我国雷暴发生的时空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
B.夏秋多冬春少,西多东少
C.夏秋少冬春多,南少北多
D.夏秋少冬春多,西少东多
9.雷暴云在消亡阶段
A.没有降水现象B.水汽蒸发旺盛C.气流下沉为主D.出现雷电现象
某运输船6月中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出发8月底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下图示意该运输船的航行线路。据此完成10 11题。

11.④海域附近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搅动带来营养物质 B.附近沿岸的河流带来营养物质
C补偿流涌升从海底带来营养物质 D.西风带使海水泛起带来营养物质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速度影响阶地面积大小。下图为我国金沙江上游某河段的剖面示意图,T1、T2、T3、T4为河流阶地上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与下部砾石相比,T4表层夹杂的砾石一触即碎。据此完成12 14题。
12 .图示河段河流阶地物质沉积的先后顺序
A. T1、T2、T3、T4 B. T1、T2、T4、T3
C. T4、T3、T1、T2D. T4、T3、T2、T1
13 .四个河流阶地形成时,地壳运动速度最慢的是
A. T1 B. T2 C. T3 D. T4
14.相较于下部砾石,T4阶地裸露在外的砾石一触即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数量大增。下图为我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据此完成15 16题。
15.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
A.水土流失多发 B.河流水量锐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洪涝灾害多发
16.外来入侵物种影响地区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共同性 D.开放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 18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 20题,考生根据要求 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峰海拔为4 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风光旖旎,天气复杂多变,有壮观美丽的云瀑现象。2020 年8月6日,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队经过此地发现该山地东西两侧地貌、气候和植被差异 显著。近年来,夹金山顶已不易见到积雪,山体上点缀有东一块西一块的草甸,四处可见裸 露的危岩,给人突兀之感。下图示意夹金山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
(1)推测夹金山云瀑现象形成的位置并指出形成过程。(8分)
(2)说明夹金山两侧地形、气候差异及成因。(8分)
(3)分析夹金山顶积雪锐减对青衣江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一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 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 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稳状态。4月下 旬开始,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

(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6分)
(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10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9 .[选修2:海洋地理](10分)
右图示意某岛屿附近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示海域海水盐度由岛屿向四周升高。
(1)分析图示海域海水盐度变化的原因。(6分)
(2)判断该岛屿西北部海域的海底地形,并说明理由。(4分)
20 .[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蓝藻水华是指淡水水域因氮、磷浓度升高等原因导致蓝藻过度生长的现象。太湖蓝藻 水华首先出现在西部、南部沿岸区,在盛行风吹拂下蓝藻会迁移扩散。太湖湖底的淤泥表层 大量分布着蓝藻种源。清淤有利于减少蓝藻爆发。下图示意2010 2013年夏季太湖蓝藻 水华频率空间分布。
(1)指出太湖蓝藻水华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东太湖蓝藻水华频率低的自然原 因。(6分)
(2)说明清淤对减少太湖蓝藻爆发的作用。(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