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名校 2021—2022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可知,荀子认为,当时社会不是一
个正常的时代,礼乐崩坏,圣人隐居躲藏,墨家学说却到处流行,这表明他对墨家学说的流
行感到不满,故 A项正确。
2.B
【解析】材料表明,先秦时期的思想出现重人轻神和怀疑天命神学的现象,这体现出当
时人们对人的探索和思考,为诸子百家研究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有利于诸子百家思想
的兴起和发展,故 B项正确。A项中“民众普遍怀疑”表述过于绝对化;C项中“开始”材料不
能体现;材料只是体现了神的地位相对下降,不能说明淡出舞台,D项错误。
3.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诗经》主要体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及人的情感,具有人文主
义色彩,B项正确。农业发展只是《诗经》中涉及的一部分内容,不能说《诗经》是一部农
业发展史,A项错误;C项错在“各阶层”的表述上;D项与材料中“略带神”的色彩不符。
4.C
【解析】根据材料中“新兴地主阶级”“涤荡了旧时代的营垒,清扫了古老的血缘纽带,构
筑了新的超血缘的统一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全方位的改革改变社
会,建立统一的国家,这与法家思想有关,C项正确。
5.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大力推广
儒学,使儒家思想传到了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这有利于汉朝统一思想,为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奠定基础,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的传播,有利于汉化,
但不是完全汉化,B项错误;C项错在“趋同”的表述上。
6.D
【解析】材料体现了东汉时期我国医学的发展情况,通过《说文解字》中涉及的丰富的
医学分类可知,当时医学已有一定发展,D项正确。仅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中医在世界的地位,
A项错误;《说文解字》是字典,并非医学著作,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仅是医学分科,不能
说明中医学体系完善,C项错误。
7.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居易的诗关注劳动者的艰辛,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忧民但
没有体现爱国,A项错误;B项仅体现《观刈麦》的内容;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8.A
【解析】材料中“整理典籍、辫彰学术之绪”“经营自己的学派,总合古今学说,集成学术
1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成就”表明,书院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努力经营自己的学派”
并结合朱熹属于理学、陆九渊属于心学可知,B项错误;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
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D两项错误。
9.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复制知识的低效率带来了知识流传、传承和积累等困难,这一状
况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而得到改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雕版印刷术和活
字印刷术得到发明和改进,C项正确。
10.B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学审美从“雅”向“俗”的转变,这与宋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带
来了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密切相关 B项正确。A项是宋代文学“以俗为雅”的表现,不是原因
排除;俗文化与理学无关,C项错误;D项不是主要原因。
11.B
【解析】材料中“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强调的是“理”在事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即先
有理而后有物,体现了“理”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本和来源,这与理学的核心思想——天理是
字宙万物的本原是一致的,故选 B。A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理在事物出现前就
存在,而不是事物包含理,C项错误;D项中“人欲”材料未体现。
12.C
【解析】根据材料中“结构严谨”和“成熟稳重”可知,这与楷书特点吻合,故 C项正确。
13.C
【解析】根据材料中“高压在民众头上的磐石不是神权而是政权”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启
蒙思想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即君主专制,故 C项正确。A项不是该时期中国的思想;B、
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4.B
【解析】材料体现了明代史料中记载了大量军事火器的存在,这说明明代火药已广泛用
于军事领域,故 B项正确。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A项错误;C项表述绝对化,
且材料无法体现;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D项。
15.A
【解析】材料体现了明代小说从最初以搜集整理宋元话本为主,向以明代作家自己创作
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体现了明代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故 A项正确。B、D两项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体现的是“风格”,与材料中宋元话本内容不符。
16.C
【解析】李贽自称异端,材料中“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表明他具
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A项错误,C项正确;B、D两项是明末思
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主张。
17.D
【解析】根据材料中“抒发自己的情绪,张扬不同的个性”可知这与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和讲究抒情一致,故 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人物画;C项是风俗画。
18.C
2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徽班进京后,吸收秦腔京腔、昆腔等剧种,从
而促进了京剧的形成,C项正确,D项错误;主流传统文化仍是儒家文化,故 A项错误;B
项指的是元杂剧的影响。
19.A
【解析】材料中“是觉得自己无知……是为了摆脱无知”表明,该思想家对人理性思考的
认同,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同,故选 A。材料未涉及绝对权威,排除 B项;材料无法体现该思
想家批判宗教,排除 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思想家的自我觉醒,并未探究教育功能,排除
D项。
20.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度彻底失望,因而提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故选 A。B项材料
无法体现;材料中“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说明,柏拉图强调人的主体感觉,C项错误;柏
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正是建立在其理性思考之上,D项错误。
21.C
【解析】根据材料中“天赋人权”“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
运动时期的思想核心,故选 C。文艺复兴尊重和认可人本身的价值,主要反映人的自我觉醒,
排除 A项;宗教改革核心是“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排除 B项;材料论述与科学领
域无关,排除 D项。
22.D
【解析】伽利略制造了望远镜,通过观测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D项正确。A、B
两项都是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与天文学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不是原因,排除。
23.D
【解析】根据材料中“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
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可知,牛顿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理性精神的产生,
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故选 D。材料并未提及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排除 A项;自然科学
的突破并不代表知识得到普及,排除 B项;材料未提及近代教育,排除 C项。
24.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一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
更新了人们的世界观,故选 C。宇宙学的疑难问题很多,相对论不能全部解决,排除 A项;
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体系的补充,排除 B项;相对论与原子弹发明没有直接关联,排除 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2分)
25.
(1)趋势:民间市井文化逐渐繁荣;官民文化融合趋势加快。(4分)
原因: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队伍的壮
大;官僚文人士大夫们的积极参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6分,任答 3点)
(2)不同:文化主体不同,官方文化的主体是官僚士大夫,市井文化的主体是市民;风格
不同,官方文化多内容空洞,模式化严重,市井文化丰富多彩,有趣味。(6分)
艺术形式:官方文化主要是“台阁体”的书法和诗文;市井文化主要是小说和戏曲。(4
3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分)
26.
(1)内涵:古希腊神话中神人格化,体现了古希腊人本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
人的尊严和权威。(2分)
原因:奴隶制工商业发展的推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促进;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
包容。(6分)
(2)影响:为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促进了欧洲社会反封
建、反教会运动;为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思想武器。(6分)
27.
(1)精神:科学研究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权威。(4分)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2分)
(2)成就: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4分)
研究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研究方法(2分)
影响: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为启蒙运
动的理性认识提供方法和依据,推动欧洲社会政治变革。(6分)
4 4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谈到战国时期诸子学说流行情况时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这表明荀子
A.对墨家学说的流行不满B.认识到儒家思想存在弊端
C.强调要用礼乐规范行为D.主张施政用“仁义”“王道”
2.西周末年到春秋初期,在人神关系方面出现重人轻神的思想,怀疑天命神学已经从社会情绪深化为理性思考。这一变化
A.表明民众普遍怀疑神学B.利于诸子百家思想兴起
C.体现人们开始思考人性D.说明神学淡出历史舞台
3.《诗经》内容非常广泛,除五首史诗及少量祭祖诗略带“神”的色彩外,其余诗篇内容涉及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劳动生产、战争徭役、日常生活、男女爱情、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 这主要表明《诗经》
A.是一部农业发展史B.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C.在各阶层得到普及D.摆脱了神权文学色彩
4.“他们的社会基础,是由非贵族的平民通过各种途径上升为土地所有者的新兴地主阶级组成。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个领域,他们涤荡了旧时代的营垒,清扫了古老的血缘纽带,构筑了新的超血缘的统一的国家”。“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5.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据此可推知,儒学的传播
A.使得法治思想被遗弃B.使边疆地区完全得到了汉化
C.使各族生活方式趋同D.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6.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其中的相关材料已经涉及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科、皮肤科、寄生虫病等。据此可以推知
A.中医在世界医学领域地位重要B.《说文解字》对中药学贡献大
C.中国古代中医学体系建立完善D.汉代医学已得到了一定发展
7.下表为白居易部分诗篇摘录。据此可知
诗名 摘抄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A.作者爱国忧民的情怀 B.唐代农民生产较繁忙
C.农民被地主剥削较深 D.作者对劳动者的关切
8.宋代理学家们承唐代书院整理典籍、辩彰学术之绪,以书院为基地,各自集合大批学著,努力经营自己的学派,总合古今学说,集成学术成就,再造民族精神,将学术与书院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宋代书院的繁荣
A.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 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9 .复制知识的低效率决定了知识流传范围的有限性,因此某类知识的长期传承是比较困难的, 由此使得知识的积累也是缓慢和脆弱的。在中国古代,开始带来知识流传、积累重大变化的 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0 .在宋代以前,各朝代文学的审董父都是追求以“雅”为主。但入宋以后,士大夫的审美意识 产生了一种新趋向——“以俗为雅”。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市民文化的繁荣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产生 D.宽松的政治环境
11 .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表明 朱熹主张
A.万事万物客观存在 B.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C.各种事物均包含理 D.天理人欲相互依赖
12.刘沔神道碑是为纪念晚唐名将刘沔而立。碑文中字体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清秀挺拔,成熟 稳重而不失个人风范,书法价值极高,为国家一级文物。据此可知,刘沔神道碑文为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13.在16、17世纪的中国,最为现实的问题是,高压在民众头上的磐石不是神权可是政群,不撼动这高压在民众精神上的磐石,就不足以构成启蒙思想的大潮。由此可见,16、17世纪中国启蒙思想
A.倡导民主平等 B.鼓励民众参与 C.抨击君主专制 D.倡导经世致用
14.据王土翘撰《西关志1548年序刻本)记载:昌镇驻军神器有神枪、大将军铁炮、二将军铁炮、大小将军铜炮、神铳、大铜佛郎机、神炮、飞炮、铜铳、铁铳、铁宣风炮、缨子炮、铁三起炮、 碗口炮、小神炮、铁蒺藜等。这一记载说明
A.明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明代火药已广泛运用于军事
C.火药影响了战争的胜负 D.我国是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15 .明代话本小说的勃兴是以搜集整理宋元话本小说作为起点的,但在“三言”中宋元旧篇的比例远比它之前的《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要小。“三言”的最后一种《醒世恒言》,明人作品明显多于前两种。这体现了明代
A.小说创作蓬勃发展 B.文学世俗性极大增强
C.文学沿袭宋元风格 D.小说数量超宋元时期
16 .明神宗时,李贽撰写纪传体史论《藏书》,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如 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这表明李贽
A.维护正统思想 B.批判君主专制C.挑战传统儒学 D.倡导经世致用
17.画家在画中多采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运用丰富的联想,最大限度地抒发自己的情绪,张扬 不同的个性下列作品具有此绘画特点的是
18.徽班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发挥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 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的这一做法
A.改变了主流传统文化 B.使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C.加速了京剧艺术形成 D.使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19一位西方思想家认为,一个人感到惊异,感到困惑,是觉得自己无知。所以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这一认识反映出这位思想家
A.认同自我价值B.强调绝对权威 C.批判宗教迷信 D.认可教育功能
20.柏拉图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这是由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极度失望B.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
C.否定人的主体感觉的重要性D.缺乏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
21.“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与该论述相关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22.“哥白尼的新天文学使新物理学成为必需。这一需要由富有的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予以满 足。”这是因为伽利略
A.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通过科学实验进行了证明
C.始终捍卫着“日心说”D.制造了用以观测的望远镜
23.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曾经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 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人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 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表明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
C.近代教育发展促进了科学发展D.科学观念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
24.自伽利略时代以来,时间和空间是各自独立的绝对的存在的观念就开始建立。而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首次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不同的 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这一革命性的论断
A.解决了全部宇宙学的疑难问题B.彻底淘汰了经典力学理论
C.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直接推动了原子弹的发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明初,官民文化具有相对较强的封闭性,官民不同文化之间具有比较鲜明的文化分野。但是明朝中晚期下层文化从备受漠视中发展崛起,文化的层间互动也随之而加剧。在当时文化中,最上层的文化是宫廷和官僚阶层文化,以官员为主体的官方文化在文学领域采用的 文体是“台阁体”。“台阁体”的书法和诗文,文辞和格式华丽,但是模式化明显,内容空泛。其 他文化领域如礼仪、建筑画、服饰等也是相对刻板和模式化,空洞乏味枯燥僵化、没有生气。明 中叶以后,江南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与之相关的多样化有趣味的民间市井文化逐渐繁荣, 这个时候的官僚文人士大夫们被丰富多彩、,有生活趣味的市井文化吸引,对民间文化进行再创 造,文化消费达至雅俗共赏。官民文化和稚俗文化基于文化创作主体、文化消费内容乃至场所 混同交错发生相当水准的融合。明朝中后期社会价值观转型明显,重利轻义价值观得以很多 人共同认同,以文化的商品化和利益化为媒介,士商文化融合推进。
——摘编自陈艺婷《明朝中后期文化发展特性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官方文化和市井文化的主要不同及其主要艺术形式。 (1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戏剧、建筑、艺术、哲学和 史学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更是对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 影响。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的起源,但即使在希腊神话和史诗中出现的神们,也往往失去了头上的灵光和尊严,而人格化地具有了人的衣食住行和人的喜怒哀乐,体现了更多人的品格,就连被称为“众神之父”的宙斯,也干出不少的风流事。正如高尔基所说“在希腊,所有神都住在地上,和人相似,举动和人一样。”
材料二著名的《世界史纲》作者威尔斯说过这样的话:“希腊人的思想经过长期的积聚, 他的创造力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二十三个世纪以来,在明智的人的心目中,一向是他们从过去 得到指导和鼓舞的灯塔。”也可以这样认为,包括希腊人本观念在内的古典史学的遗产,也是两千多年来,“指导和鼓舞”西方社会前进的“灯塔”。 ―摘编自章百家、朱丹《古希腊的人本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神话中所蕴含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并 说明古希腊人文主义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对推动欧洲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除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外,伽利略还在研究方法上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他首先把实验引进物理学并赋予重要的地位,革除了以往只靠思辨下结论的恶习。他同时也很注意严格的推理和数学的运用,例如,推论大石头和小石块绑在一起下落应具有的速度来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从而否定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就能消除直觉的错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现象的本质。伽利略一生和传统的错误观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过:“老实说,我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精心地加以研究。我只是责备那些使自己完全沦为他的奴隶的人,变得不管他讲什么都盲目地赞成,并把他的话一律当作丝毫不能违抗的圣旨一样,而不深究其他任何依据。”
——摘编自[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我们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不仅作为某种关键性方法的发明者来说是杰出的,同时还对于数学和物理学的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才能。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上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
——摘编自[美]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研究秉承的精神,并指出近代物理学革命发生于欧洲的思想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并分析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