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新课导入
被“放逐”的人生
文题释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地点)写景 抒情
(词牌)
(题目)
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由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他对历史人事的联想,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或抒己之怀。
*标志:标题中带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其前加“咏”,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手法:用典、双关、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情感:昔盛今衰,壮志难酬。
咏史怀古诗词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眼前景(事)
↓
昔日事(景)
↓
心中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昔盛今衰)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人生经历: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乌台诗案
历经“乌台诗案”的东坡,入狱103天,九死一生,在黄庭坚等人力保之下,丢官去职,惨遭贬谪。元丰五年,47岁的东坡被贬黄州两年有余,生活拮据而窘迫,“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政治亦不得志,虽任“团练副使”,实则不过是一个“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的闲职,真是“报国欲死无疆场”。凝望赤鼻矶,祭奠江月,苏文忠“不尽语”,将《赤壁赋》“裁成‘大江东去’词”。困顿而艰辛的处境并未消解一代天才的意气,反而砥砺着他的英雄情怀。
背景探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诵读感悟
整体感知
内容概括 具体所写(请使用原文词语)
上阕 所见:
所想:
下阕 所忆:
所慨:
吟咏赤壁之景
怀想风流人物
仰慕英雄周郎
感叹自己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
雄姿英发、樯橹灰飞烟灭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古地之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画面形声兼备、气势雄壮
比喻 清冽之感
境界开阔、历史悠久
赤壁之战
对自然雄奇画卷的赞叹、对英雄豪杰的倾慕
古地之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美人衬英雄
青春年少
风流儒雅
丛容破敌
周瑜形象:年轻儒雅、意气风发、功业有成
古地之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年老、功业未成
多感慨
自嘲
建功立业的愿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古地之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胸怀宽广、识度明达、善于自我宽慰
释怀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问题探究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如何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的?
用英雄衬英雄。用“千古风流人物”以及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来衬托周瑜,突出周瑜在词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用美人衬英雄。词中“小乔初嫁了”一句,用美貌的小乔衬托出周瑜的英雄年少、才华横溢。
用英雄反衬自己。周瑜“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而词人自己却工业无成,“早生华发”。在相互的映衬中,作者生出了无限的感慨。
问题探究
《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描写的豪放: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纵横驰聘、游刃有余的描写,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周瑜形象的豪放: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智慧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生动形象。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正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
情感的豪放:生不逢时,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主旨点睛
本词写作者面对东去的长江,峭壁耸立的赤壁胜迹,不禁追古怀思,心中浮想起三国赤壁之战时的场景以及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周瑜功业由衷的赞颂之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表虽政治失意、怀才不遇,亦未曾失去的旷达心志。
课后巩固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是: , ,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