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1 20: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选择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2.下列不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形的证据有(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 日食的阴影是弧形的 D. 哥伦布的环球航行
3.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 极半径是6378千米
C. 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D. 地球表面积为5.11亿平方千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多少千米?(  )
A. 6371 B. 6372 C. 40000 D. 41000
5.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地球卫星照片
C. 日食、月食现象 D.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6.能确凿地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 天圆地方说 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地球卫星照片
7.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8.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9.地球的形状是( )
A. 如棋盘似的正方体 B. 如倒扣的盘子 C. 一个球体 D. 一个半球体
10.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这是因为( )
A. 地球外面大气层的干扰 B. 过去人们测量有误差
C.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 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很小
11.读图,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半径6357千米 B. 平均半径6371千米
C. 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 D. 极半径是6378千米
12.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核 B. 地壳、岩石圈、地核 C. 地壳、岩石圈、地幔 D. 地壳、地幔、地核
13.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二、填空题
14.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形。
15.读图,并回答问题。
(1)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________,再看到________;飞机升得越高,望得越远,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________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
(2)请再举两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图中所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后看船身,该事实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分析】日食、月食均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形。
【解答】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拍下的照片地球是个球型,A不符合题意。
B、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这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型,B不符合题意。
C、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因此这不能说明地球是个球形,C符合题意。
D、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个球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分析】关于地球的数据,需要记忆即可。
【解答】A.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故不正确。
B.极半径是6357千米,故不正确。
C.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故正确。
D.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解答】解: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
故选:C.
5.【答案】 D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思考,筛选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月食能证明地球是圆形的.结合选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 D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及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你知道地球平均半径的长度吗?说一说.
【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 C
【解析】【解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由于古代人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识世界,出现“天圆地方”的说法,现在,人们根据卫星照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注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答题时应该答目前人们的认识。
10.【答案】 D
【解析】
【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解答】经过精确测量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但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仅差0.33%,仅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地球看上去是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故选:D
11.【答案】 B
【解析】
【分析】地球有多大,可以用三个数据来进行说明,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和地球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
【解答】解:从图可以看出,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解答】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而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13.【答案】 B
【解析】【解答】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
二、填空题
14.【答案】 麦哲伦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
15.【答案】 (1)桅杆;船身;球;球
(2)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解析】【分析】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解答】(1)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飞机升得越高,望得越远,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球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实例比较多,比如: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登高望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