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11 14: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2
做出
判断的分支
信息技术老师
01
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结构。
02
学会赋值语句、if语句的使用方法。
03
运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
CONTENTS
学习目标
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
某同学参加了学校的体检, 体检医生告诉他体重超重, 需要加强运动。 他了解到, 运动时心率如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超出范围, 对身体反 而会有损伤。 他想知道自己最适宜的运动心率。
计算公式
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 X (60%~80%)+安静心率
最低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X 60%+安静心率
最高最适宜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X 80%+安静心率
同学们,我们一起用上一节课学过的流程图表示这一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分析问题。
第二步:设计算法(流程图)。
第三步:编写程序。
第四部:调试运行。
(220-16-71)x60%+71
(220-16-71)x80%+71
01、变量和常量
变量名 = 值 如:age = 16
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所有的常数都是常量。 例如π,活动1中出现的220、0.6等。
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允许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例如, 活动中的 low、high就是变量。变量是创建时在内存中开辟的一个存储空间, 变扯名是内存中存放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标签, 存放的数据叫变量的值。
在Python中, 变量的命名需遵循以下几条规则。
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 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例如:name1是合法的,而1name就不合法
区分大小写。
例如:B和b是不同的两个变量名
不能使用保留字。
例如:if,else,print等
注意:程序中的变量与数学中的变量含义略有不同。
数学中的变量隐含着“未知”
在程序中,程序执行的每个瞬间,变最的值是确定的,但在程序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它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02、运算符和表达式
+
-
*
**
表达式:表达式由一个或多个操作数通过运算符组合而成。
例如 “2 + 3" , 它由运算符 ” +” 和操作数 ”2" "3"两部分构成。
运算符:运算符是进行某种运算的标识符号, 它标明对操作数所进行的运算。
常见的运算符
/
//
%





整除
取模
除、整除、取模有何不同?
例如:
7÷2 = 3.5 = 3 … 1
取模:%
7%2=1
除:/
7/2=3.5
整除://
7//2=3
除:结果均为浮点型;
整除:取商的整数部分;
取模:保留余数;
03、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如下:变最=表达式
赋值语句的功能:计算表达式的值,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
给左边变量。
赋值语句“n=n+l”表达的含义是:先计算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也就是计算 “n+1” 的值, 然后将这个值 “赋” 给左边的变量 “n” 。
Python中的赋值语旬较为灵活,例如:
a=b=c=l
a,b,c=l,2,3
a,b=b,a
c+=a
#数值1赋值给变量a,b,c
#数值1,2,3分别赋值给变量a,b,c
#交换a,b两个变量的值
#等效于c=c+a
04、输入和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
input()语句
例如:name=input(“请输入姓名”)
输出语句:
print()语句
例如:print(“hello,欢迎来到信息技术课堂”)
输出多个,可以使用“,”分开
输出:print(low,high)
high = (220-age-Hrest)*0.8 + Hrest
Low = (220-age-Hrest)*0.6 + Hrest
输入:age=int(input(“请输入年龄”))
输入:heart=int(input(“请输入安静心率”))
补充程序代码
05、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Float() int() Str()
中文名 浮点型(单精度) 整形 字符串型
例子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小数)。如:2.5、105.3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整数。 如:23、108 根据一个数(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类型)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如:张三、Bob
数据类型
06、分支语句
单分支语句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双分支语句
if 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A
else:
语句或语句组B
当程序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行的走向时, 可以使用if分支语旬实现, 其基本格式如下。
利用分支语句实现分性别计算
Age = input(“请输入年龄:”)
Hrest = int(input(“请输入安静心率:”))
Gander = input(“请输入年龄:”)
if(gander==“男”):
n=220
else:
n=210
Low=(n-age-HRest)*0.6+Hrest
High=(n-age-HRest)*0.8+Hrest
Print(low,high)
拓展:分支语句
多分支语句
if 条件1:
语句或语句组A
elif 条件2:
语句或语句组B
elif 条件3:
语句或语句组C

else:
语句或语句组N
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段
年龄a a<2 2<=a<7 7<=a<18 18<=a<50 a>=50
年龄段 婴儿 儿童 青少年 年轻人 中年人
A=int(input(“请输入年龄:”))
if a<2:
print(“你是婴儿”)
elif 2<=a<7:
print(“你是儿童”)
elif 7<=a<18:
print(“你是青少年”)
elif 18<=a<50:
print(“你是年轻人”)
else:
print(“你是中年人”)
关系运算符
请判断下列运算符的值:
1.23==24 ( ) 2. 9.7>=7 ( )
3.π >=4 ( ) 4.“hello”==“hi” ( )
当关系表达式成立时值为真(True), 不成立时值为假(False)。
运算符 = = > >= < <= !=
含义 等于 大于 大于等于 小于 小于等于 不等于
课堂小练
1.整型变量x中存放了一个两位数,要将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位置,例如,13变成31,正确的Python表达式是( )
A.(x%10)*10+x//10 B. (x%10)//10+x//IO
C.(x//10)%10+x//10 D.(x%10)*10+x%10
2.下列是描述算法的是( )
A.列表法 B.枚举法 C.流程图 D.顺序法
3. 下列合法的变量名是( )
A.I B.*C C.input D.print
A
C
A
4.Python表达式a==b中“==”表示的意思是( )
A. 交换“==”左右两边变边的值
B.把“==”左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右边变量
C. 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
D. 判断“==”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5.某小区开通了刷脸进门方式:其算法中验证对象是否正确的代码如下所示,则以下流程图与内容匹配的是( )
刷脸结果:识别为1,否则为其他
if(face==1):
print(”面部识别成功,门已开”)
else:
print(“面部识别错误,无法开门”)
D
B
课堂总结
再会
TECHNOLOGY
CREATIVE TEMPLATE
感谢观看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