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数目变多 D.分子发生了分解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4.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Rb+的核外电子数为37
5.杜甫的《绝句》中写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6.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间隔变大
C.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空隙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④⑥
9.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观点
A 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气”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氧化汞分解可得到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时元素种类不会变
C 食品包装袋中虫氮气以防腐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D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微粒间有间隔
10.如下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属于金属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
C.②③⑤属于阳离子 D.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
D.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12.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钒元素和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钒原子的中子数为50.94
C.钒原子位于第四周期,离子符号是V2- D.图中x=2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3.“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肉眼看不到分子,说明分子_________。
(2)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是不断_________的。
(3)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说明不同种分子_________不同。
(4)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_________。
(5)蔗糖溶于水后液面低于原水线(如右图),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将等间隔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在通常状况下,硫是一种黄色粉末,下图是硫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 __。
(2)图中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 _。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构成氟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写符号)。
17.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若C表示氯离子,则x=____。
(3)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8分)
18.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BCDCC 7-12BBABCD
二、填空题
13.很小 运动 性质 越快 间隔
14. 胶头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滤纸条上酚酞溶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15. 16 S2- 硫+氧气二氧化硫
16. (1)A (2)B (3)B (4)得到; Na+、F-
17. 118.7 6 8 小于 非金属 Ca
三、实验探究题
18.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是不断运动的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