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2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分布格局?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有什么重大意义?
一、阅读教材第67-68页,完成以下问题: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少.
二、阅读教材第69-70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前提是什么?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
目前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自治区?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现实意义?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三、阅读教材70-71页,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复习巩固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A、大杂居、小聚居 C、边疆地区
B、小杂居、大聚居 D、东南沿海
2、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
A、民族大融合 B、民族区域独立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A、设立自治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民族平等 D、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共建立了多少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A、4 B、 5 C、 7 D、9
5、《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共同繁荣
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6、下列不符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政策的是( )
A、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B、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C、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D、少数民族必须学习汉语
7、关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B、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D、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下列属于这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的是( )
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策 B、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