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09 15: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鸟巢
水立方
古代奥运会之所以在古希腊出现,是由它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铸造成的历史现象。
1、图片回顾的是
2、大家知道奥运会的发祥地在哪?
----第29届北京奥运会
---希腊
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
重点
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别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难点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BC2000~BC1700
BC1400
BC16世纪上半
BC12世纪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黑暗时代
城邦形成
BC8世纪
BC6世纪
希腊复兴
本课时间线索
西方文明(源头)
爱琴文明
古希腊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包括:克里特和迈锡尼
欧洲人认为“欧洲”最早是指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
阶 段 出现时间 特点 毁灭时间



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上半叶
产生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
线形文字A
不同:好战、尚武
前2000
—前1700
新的君主国兴起
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线形文字B
前1400
前1200
一、文明的起源
1.爱琴文明:2.发展情况:
重点
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不同之处
共同点:君主国、建筑群、文字
克里特·迈锡尼文字(集合图)左为象形文字,中为线形文字A,右为线形文字B。
文特里斯
1952年6月,正式破译了线形文字B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
米若斯宫地下仓库
米若斯宫壁画
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战争),此后300年,古希腊完全进入沉寂封闭贫穷的“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
1、形成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2、城邦含义:
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也叫城市国家)
雅典 、斯巴达
古希腊最大的城邦?
不是 (地理概念)
希腊这个名词在其古代是不是象今天希腊一样指一个国家?
2)后果
解决土地问题
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打开了眼界
为创造自己独特文明奠定基础
3、殖民运动
1)原因
航海贸易、海军发达
殖民:把本邦的部分居民迁移到国外某地
希腊的地理环境怎样?(跟中国有什么不同 )
地理特点:多山、靠海、地少
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满足需求)→
人口与土地之间矛盾尖锐 →需要向外扩展
有必要
有能力
1、城邦特征
◇小国寡民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实行公民政治(城邦自治权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来实现)
重点
指的是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城邦公民
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妇女、奴隶以及外邦移民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教辅P19.3)
2、政体类型
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如: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力的大小
贵族制
民主制
僭主制
君主制
寡头制
(雅典)
(斯巴达)
划分依据:
重点
类型 权利分配
君主制
寡头制
僭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
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
各城邦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
教辅P20.2
3、影响:
公民政治, 使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出现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 对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教辅P19
古希腊(多山、靠海、地少)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教辅P19.2
(1)政治:
有利于古希腊建立民主政治
(2)经济:
有利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展
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自由、平等的观念
(3)价值观念(思想):
(4)民族精神:
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勇于进取和探险的民族精神
能否说希腊民主政治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重点
起重要影响
本课知识框架:





开端: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两种文明 一种国家形态 五种政体形式 (知识点)
古希腊城邦:时间、含义、殖民运动
城邦政体的特征、政体类型、影响
古希腊城邦公民都积极参与城邦的自治,与中国的专制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古代是否可以实行民主制呢?
海洋文明
商业发达
自由流动公平交易
农业发达
集中力量治水、对外征战
大河文明
政体
古希腊:
民主制
(海洋文明)
古中国:
君主专制
(大河文明)
中国国土辽阔,农耕经济发达,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 存在即是合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
经济
教辅P21.11
A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晌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古代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确立起民主政治,造成这种差异的决定因素是
A.经济形态 B.地理环境 C.政治条件 D.文化条件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
3、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的最大影响是
A.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有利于同西亚的各种交流
A
4、公元前500年,如果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本国居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公民四万五千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约四万五千人
C、约二十万人  D、约七万七千
B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我国的政体的演变主要包括:
1、古代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人治的表现)
2、近代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是法治的表现)  
3、现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体的演变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历程.)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芳名叫欧罗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kàn)大地,发现了欧罗芭。宙斯不由自主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美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
公牛踏着爱琴海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 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岛。
米诺斯王宫遗址
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A
克里特·米诺斯宫王宫遗址
克里特·排水系统
米诺文明的象征——公牛角
储存食物的泥坛
斯巴达崇尚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