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克林姆林宫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十月革命哪一年取得胜利
链接知识
2.苏联何时成立的?最初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后来发展为多少个加盟共和国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经历了哪两个时期
4.“斯大林模式”有何弊端?
政治
政治上:
经济上:
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个人崇拜严重,缺乏社会主义民主
链接知识
点击目标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课程目标】
【具体目标】
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内容和结果;②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概况;③知道“八一九”事件,掌握苏联解体的时间和标志,简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启示。④比较20世纪中国的改革与苏联改革的不同结果及原因。⑤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艰难。
热身新课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阅读课文:了解①苏联经历了哪几位领导人的改革 这些改革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结果如何 ②苏联解体的经过和标志性事件
动笔填写:知识点1、2、3、4
解读新课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乱”
“僵”
“跨”
“苏联改革三部曲”
材料一:苏联高级顾问费奥多尔·布尔拉茨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只接受过最普通的教育,却登上了权力顶峰;他备受斯大林青睐,却成了摧毁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勇敢而伟大的人物。
材料二:苏联著名史学家梅德韦杰夫曾说过:“赫鲁晓夫未能逃脱无限权力和过分赞扬的腐蚀作用。到执政末期,他变得越来越粗暴,越来越缺乏自我批评精神。他不肯承认他的许多创举的失败,而且一再地错上加错。”
赫鲁晓夫
●开始: 年, 上台开始改革
●原因:为革除 时期存在的弊端
●措施:
●结果:失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 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高度集
中的 体制,后社会矛盾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 。
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
斯大林
政治经济
下台
1953
赫鲁晓夫
思考2:如何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乱”了?
1、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把一切错误都归罪于斯大林,在国内外引起了思想混乱和政治风波。2、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3、60年代后,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4、赫鲁晓夫本人冒失多变,主观武断,执政后期在不少地方重犯斯大林时期的错误。
思考2:如何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乱”了?
①工业:精简 管理机构,
扩大管理权和企业 权。
②农业:开垦 ,推广种植 ,
中央
经营
玉米
●措施:
(1)经济领域:
荒地
①批判了对 的个人崇拜;
②平反 ;
③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
(2)政治领域:
冤假错案
斯大林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的“厨房辩论”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思考1: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 (手册P114)
1956年在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上,已经看不到斯大林的头像。
砸毁斯大林铜像
知识点2: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经济改革重点是 ,
结果:未能突破 的制约,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
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苏军出兵阿富汗
思考2:如何理解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
材料二:当苏联爆炸第一课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皮鞋产量仅163.6万双,而全国的人口是1亿7千万。
1926至1940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年均增长率 21.9% 14.1% 5.1%
材料一:
史料分析
材料三:苏共25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班人马当选;政治局委员中60岁以上者占92.9%;70岁以上者占57%,平均年龄比原来提高了10岁,干部队伍走向老化。
1、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造成经济结构畸形。
2、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3、严重缺乏民主,官僚机制空前。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夫
知识点3:戈尔巴乔夫改革
开始: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 ,
内容:先重点进行 改革,无成效;
后转为 改革
结果:出现 制,使国家 分散,
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
1985
停滞
经济
政治
多党
权力
思考2:如何理解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跨”了
知识点4:苏联解体
●正式解体时间: 年
●经过:①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
史称“ ”,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② 失去威望, 控制了时局。
③1991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协定,
成立 ,不久苏联正式解体。
●解体标志: 年 月 日,
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解体原因:手册P41
1991
八一九事件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独联体
1991
12
25
戈尔巴乔夫
排队抢购食品
“八一九”事件
思考3: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会不会解体?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的发言表明了苏联发生了什么变化?
苏联解体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改变
苏联解体表现
①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
②15个加盟共和国解体;
③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观点争鸣
●“经济没有搞好说”
●“斯大林模式僵化说”
●“民族矛盾决定说”
●“军备竞赛拖跨说”
●“戈氏叛徒葬送说”
●“外部因素决定说”
●“苏共腐败说”
●“意识形态说”
●“路线错误说”
●“上层自决说”
探究:课后查阅资料,说一说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新课
思考4: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自主思考,动手笔记】
思考5: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教训
思考6:苏联解体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考7:苏联解体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思考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手册P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