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物质的溶解(1)
一、单选题
1.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2.化学冰袋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则该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蔗糖
3.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般也不同
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 溶解度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4.碘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做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A.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不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B.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
C.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5.如图,两个实验的目的均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研究的变量是温度 B. 实验一可以得到温度会影响硝酸钾的溶解性
C. 实验二目的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D. 实验二中氯化钠的颗粒大小必须相同
6.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7.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 温度相同 B. 是否搅拌 C. 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D. 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汽油 B.酒精 C.水 D.苯
9.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其中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10.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1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碘和高锰酸钾都难溶于水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C. 高锰酸钾和汽油混合可以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1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
A. 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 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
C.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 D. 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 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14.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水 20℃
2 蔗糖 水 40℃
3 食盐 水 40℃
4 食盐 植物油 40℃
A. 溶质种类 B. 溶剂种类 C. 溶液温度 D. 颗粒粗细
二、实验探究题
15.小江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江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25克粗细相同的食盐。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 设置对照实验
③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 控制实验条件
④ 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
【问题交流】
(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② 。
(2).完善步骤④: 。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 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
16.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因素 第 1 组 第 2 组
温度/℃ 20 20 20 2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加入溶剂质量/克 20 20 10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克 10 10 10
试回答:
(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
(2)第 1 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第 2 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17.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和冰糖,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器材略)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溶质种类 白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水的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中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________。
(2)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________
(3)________两支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18.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 10g 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 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
(2)在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
三、综合说理题
19.在一次steam课上,同学们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和浮力等知识制作出了试管彩虹,他们把水溶性色素溶解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用滴管把不同颜色蔗糖溶液依次缓慢加到试管中,制成色彩分明的试管“彩虹”。请你结合资料分析选择蔗糖的原因,以及要使绿色在试管最下面一层的具体操作。
资料一
物质种类 蔗糖 食盐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20℃溶解度/g 203.9 36 0.165 111
资料二
蔗糖浓度/% 0 15 30 45 60 75 90
溶液密度/g/cm3 1.00 1.06 1.13 1.20 1.30 1.38 1.48
食盐浓度/% 0 10 15 20 23
溶液密度/g/cm3 1.00 1.07 1.11 1.15 1.1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物质的溶解(1)
一、单选题
1.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食盐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答案】 C
【解答】食盐和蔗糖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故A、D不合题意;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B不合题意;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于温度降低,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化学冰袋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则该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蔗糖
【答案】 C
【解答】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水温几乎没有变化;生石灰溶于水时放热,水温升高;只有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使水温下降,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般也不同
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 溶解度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答案】 C
【解答】A.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一般也不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溶解度大小与物质的性质、温度,溶剂的性质等因素都有关系,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碘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做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A.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不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B.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
C.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答案】 A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碘在水中溶解性为微溶。但是大量的水就可以溶解少量的碘,从而形成碘的水溶液,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碘在酒精中溶解性为可溶,那么少量的碘放入大量酒精中会形成稳定的溶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那么久置不会分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为易溶,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而溶液就是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两个实验的目的均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研究的变量是温度 B. 实验一可以得到温度会影响硝酸钾的溶解性
C. 实验二目的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D. 实验二中氯化钠的颗粒大小必须相同
【答案】 D
【解答】A.实验一中,对试管加热,可以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温度,因此变量是温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对硝酸钾溶液加热后,硝酸钾晶体减少,而后全部溶解,这说明温度会影响硝酸钾的溶解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实验二中,其它条件相同,只有两种溶剂种类不同,因此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D.颗粒大小不会影响溶解性的大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答案】 A
【解答】 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 需要变量唯一,而溶剂的质量、溶剂的温度、溶剂的种类都会影响溶解质量,所以需控制条件,但溶质的颗粒大小不会影响溶解的量,不需控制,A正确;
故选A。
7.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 温度相同 B. 是否搅拌 C. 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D. 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答案】 A
【解答】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温度相同时,比较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食盐和蔗糖质量的大小,也可以比较溶解相同质量的食盐和蔗糖需要水的质量大小,而与它们的颗粒大小无关。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汽油 B.酒精 C.水 D.苯
【答案】 A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碘污渍在苯中的溶解性最大,但是由于它有毒,因此不能使用。在剩余的三种溶剂中,都是安全的,碘污渍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最强,应该选汽油,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其中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 D
【解答】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能否与水反应,从而确定排水法或向下、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D。
10.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答案】 B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碘酒在汽油中易溶,因此擦洗碘酒可以使用汽油,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1.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碘和高锰酸钾都难溶于水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C. 高锰酸钾和汽油混合可以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答案】 D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碘不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故A错误;
B.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故B错误;
C.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不会形成溶液,故C错误;
D.高锰酸钾在酒精中可溶,在汽油中不溶,则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
A. 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 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
C.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 D. 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
【答案】 B
【解答】A.打开啤酒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大量气泡溢出,故A不合题意; B.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是水蒸气迅速放热由气体变成固体发生凝华现象,与溶解度无关,故B符合题意;
C.烧开水时,水温升高,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故C不合题意;
D.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由于温度降低,所以糖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杯底出现了晶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B.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C.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
D. 物质溶解时,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答案】 C
【解答】A、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溶解;故A正确;
B、有些物质是易溶的,有些物质是难溶的,所以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正确;
C、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有的会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4.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水 20℃
2 蔗糖 水 40℃
3 食盐 水 40℃
4 食盐 植物油 40℃
A. 溶质种类 B. 溶剂种类 C. 溶液温度 D. 颗粒粗细
【答案】 D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涉及到的变量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和温度,但没有颗粒粗细,因此该实验无法探究颗粒粗细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实验探究题
15.小江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江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25克粗细相同的食盐。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 设置对照实验
③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 控制实验条件
④ 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
【问题交流】
(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② 。
(2).完善步骤④: 。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 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
【答案】 (1)向A烧杯倒入20克20℃的水,向B烧杯倒入60克20℃的水;(水的温度相同均给分)
(2)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3)最多溶解食盐质量
【解答】(1)从控制变量的角度优化步骤:向A烧杯倒入20克20℃的水,向B烧杯倒入60克20℃的水;
(2)完善步骤④: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质量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
16.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因素 第 1 组 第 2 组
温度/℃ 20 20 20 2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加入溶剂质量/克 20 20 10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克 10 10 10
试回答:
(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
(2)第 1 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第 2 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答案】 (1)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其他表述合理也可)
(2)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或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水;10;氯化钠;10
【解答】(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强弱的依据是: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2)根据表格可知,在第1组实验中,只有溶剂的种类不同,则研究的问题是: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或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第 2 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那么溶剂的种类、质量和溶质的质量都相等,只有溶质的种类不同,如下表所示:
因素 第 1 组 第 2 组
温度/℃ 20 20 20 2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加入溶剂质量/克 20 20 10 10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加入固体质量/克 10 10 10 10
17.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和冰糖,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器材略)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溶质种类 白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水的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中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________。
(2)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________
(3)________两支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答案】 (1)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2)溶质种类和温度(3)1号和2号
【解答】(1)当水的质量相同时,能够溶解物质的最大质量越大,说明物质的溶解性越强,因此表格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处需要记录的项目为: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根据表格可知,第一行溶液的温度可由20℃变为40℃,即温度可以发生改变;第二行溶质可以由白糖变为冰糖、食盐,即溶质种类可以改变,因此它们准备研究的因素为:溶质的种类和温度。
(3)实验1号和2号试管中,溶液的温度相同且溶剂水的质量相同,但是溶质分别为白糖和冰糖,故1号和2号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
18.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 10g 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 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
(2)在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
【答案】 (1)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剂质量;溶剂质量
(2)溶解时间短,便于观察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我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剂质量,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质量 。
(2)在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溶解时间短,便于观察。
三、综合说理题
19.在一次steam课上,同学们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和浮力等知识制作出了试管彩虹,他们把水溶性色素溶解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用滴管把不同颜色蔗糖溶液依次缓慢加到试管中,制成色彩分明的试管“彩虹”。请你结合资料分析选择蔗糖的原因,以及要使绿色在试管最下面一层的具体操作。
资料一
物质种类 蔗糖 食盐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20℃溶解度/g 203.9 36 0.165 111
资料二
蔗糖浓度/% 0 15 30 45 60 75 90
溶液密度/g/cm3 1.00 1.06 1.13 1.20 1.30 1.38 1.48
食盐浓度/% 0 10 15 20 23
溶液密度/g/cm3 1.00 1.07 1.11 1.15 1.18
【答案】 蔗糖的溶解度比较大,同时比较安全,能分别得到差异比较大的液体,可以得到浓度比较大的蔗糖溶液,蔗糖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制取得到密度差异比较大的不同蔗糖溶液。在浓度最大的蔗糖溶液中加入绿色色素,先滴加在试管中。
【解答】(1)选择蔗糖的原因: 蔗糖的溶解度比较大,同时比较安全,能分别得到差异比较大的液体,可以得到浓度比较大的蔗糖溶液,蔗糖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制取得到密度差异比较大的不同蔗糖溶液。
(2)绿色在试管最下面一层的操作为: 在浓度最大的蔗糖溶液中加入绿色色素,先滴加在试管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