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课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课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1 17:30: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单选题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从水污染的原因切入解答。
【解答】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该方法不可行;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有效防止水污染,因为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该方法不可行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该方法可行;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酸雨降落在水资源中将污染水体,因此其中可以采纳的是②④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答案】 A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季多,冬季少。
【解答】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A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B不符合题意;
C、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沙漠地区水资源少,许多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C不符合题意;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大部分以固体冰川的形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答案】 D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近3% 。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因此地球上的水总量多,淡水少,A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B不符合题意;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C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少,水溶液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冲洗汽车时,应用水管不断冲洗 B.水龙头漏水时,应立即进行修理
C.洗澡擦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D.洗脸、刷牙时,及时关闭水龙头
【答案】 A
【解析】节约水资源从生活的大事和小事可以做起,水资源宝贵不应浪费。
【解答】A:冲洗汽车时,应用水管不断冲洗,该做法并不能节约水资源,A符合题意;
B、水龙头漏水时,应立即进行修理,此方法是符合节约用水的原则,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擦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能够节约水资源,C不符合题意;
D、洗脸、刷牙时,及时关闭水龙头,该方法能够保证水资源不被浪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B.全球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水、大气水和冰川水
【答案】 C
【解析】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解答】A、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A不符合题意;
B、全球水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B不符合题意;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符合题意;
D、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 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资源紧缺 D. 家庭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
【答案】 D
【解析】保护水资源,其实就是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减小湖水的面积,故A不合题意;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源,故B不合题意;
C.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资源紧缺,会造成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故C不合题意;
D.家庭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D. 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匀,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被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答案】 D
【解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解答】A、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海洋水的蒸发,土地沙漠化不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故B错误;
C、大气中的水与地面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所以地面上的水不会因为蒸发而越来越少的;故C错误;
D、淡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但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导致淡水资源被大量污染,导致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加少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某河流水质为劣V类,河水异味重,氨氮含量高,大量藻类等浮游植物漂浮河面。为改善水质,下列治理不合理的是( )
A. 给河水充氧,让溶解于水的氧气清除氨氮元素
B. 引入食藻虫,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
C. 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以及上层植物遮光以抑制浮游植物(藻类)的生长繁殖
D. 适量投放鱼、贝、螺等生物,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 A
【解析】改善河道水质的主要方法如下:(1)物理方法物如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2)生态--生物法如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3)生物膜技术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4)水生植物净化法该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的污水净化方法。例如采用浮萍、湿地中的芦苇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围进行净化处理。
【解答】A:清除水中的氨氮元素主要是用氨氮清除剂。故A错误;
B:水生植物净化法该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的污水净化方法。引入食藻虫,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故B正确;
C: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以及上层植物遮光以抑制浮游植物(藻类)的生长繁殖。故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适量投放鱼、贝、螺等生物,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9.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解答】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正确;②正常雨水和土壤接触不是水污染的原因,错误;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水污染,正确;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正确;
故答案:C.
10.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也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大政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 D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与五水共治的理念一致即可。
【解答】A.水中的鱼类等对人类是有益的,因此不能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故B错误;
C.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益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故C错误;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11.2020年秋冬以来,雨水较少,宁波市皎口水库见底,古村遗址重现人间,节约用水,你我同行。下列关于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答案】 A
【解析】根据对水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的知识判断。
【解答】A.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储量很少,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少之又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这样可以大量减小淡水的浪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2.近年来,江北区治水部门对慈城古城护城河(如图所示)进行综合整治,还原护城河风貌,努力把护城河打造成为一条“平安、健康、宜居、富民”的幸福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厂废水经处理后排放
B.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答案】 B
【解析】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判断。
【解答】A.工厂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B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小对水体、土壤的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 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答案】 B
【解析】根据“浙中生态廊道”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特点,结合水污染、酸雨的形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解答】A、 “浙中生态廊道” 保持生态环境,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不符合题意;
B、 “浙中生态廊道”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但与酸雨无关,符合题意;
C、“浙中生态廊道”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不符合题意;
D、“浙中生态廊道”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4.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变臭、水质恶化的过程依次是( )
①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②藻类死亡③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④水中细菌分解有机物⑤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⑥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③⑤②⑥④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⑥②③⑤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解答】由于人类的活动,将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排入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因此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变臭、水质恶化的过程依次是①③②④⑥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 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 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 仙居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答案】 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措施,是否与节约用水有关即可。
【解答】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会引起水体污染,与节约用水无关,故A错误;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
C.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与节约用水无关,故C错误;
D.仙居地区水资源充足,也不能浪费,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 ~ 1000 <500
(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
(2)研究表明 :1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干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可供1个人饮用约________年。
【答案】 (1)重度缺水
(2)82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因此人人都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水资源。
【解答】(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结合表格信息水资源紧缺程度属于重度缺水范围。
(2) 60t×1000kg/t÷2÷365=82年。
故答案为:(1)重度缺水(2)82
17.“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多选)。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随着人们的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百姓家庭。甲同学家用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每次耗水量为9升的普通型洁具。
①以甲同学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
②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沽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甲同学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划算。(每月按30天计算)
【答案】 (1)A,B,C
(2)①60干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解析】(1)污水处理建立在不能污染环境,要节约用水的前提上解答。
(2)求出每天水用的质量再求出每年需要用水的钱,对比两种洁具用水花费的钱即可。
【解答】(1)A、洗脸水、厨房用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洗马桶,可以节约不少的水,A符合题意;B、“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B符合题意;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有助于生活污水的处理,C符合题意。
(2)①15×9=135升,15×5=75升,135-75=60升,60升=0.06m3 , 0.06m3×1.0×103Kg/m3=60千克,因此每天可节约用水60千克。
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
15×9=135升,135升=0.135m3 0.135m3×1.0×103Kg/m3=135千克=0.135吨,0.135×3×360=145.8元,15×5=75升,75升=0.075m3 , 0.075m3×1.0×103Kg/m3=75千克=0.075吨,0.075×3×360=81元,145.8-81=64.8元,
因此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故答案为:(1)ABC(2)①60干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18.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可获得的两条信息 :
(1)________。
(2)________。
【答案】 (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
(2)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在空间上部分不均匀
【解析】条形图越高,说明人均水量越大,条形图越低,说明人均水量越少。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
(2)由图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空间上部分不均匀。
故答案为:(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2)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在空间上部分不均匀
三、实验探究题
19.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B.②图中C.③图中D.④图中
【答案】 (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3)C
【解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解答】(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单选题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4.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冲洗汽车时,应用水管不断冲洗 B.水龙头漏水时,应立即进行修理
C.洗澡擦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D.洗脸、刷牙时,及时关闭水龙头
5.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B.全球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水、大气水和冰川水
6.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我国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 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资源紧缺 D. 家庭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D. 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匀,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被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8.某河流水质为劣V类,河水异味重,氨氮含量高,大量藻类等浮游植物漂浮河面。为改善水质,下列治理不合理的是( )
A. 给河水充氧,让溶解于水的氧气清除氨氮元素
B. 引入食藻虫,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
C. 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以及上层植物遮光以抑制浮游植物(藻类)的生长繁殖
D. 适量投放鱼、贝、螺等生物,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9.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也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大政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11.2020年秋冬以来,雨水较少,宁波市皎口水库见底,古村遗址重现人间,节约用水,你我同行。下列关于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12.近年来,江北区治水部门对慈城古城护城河(如图所示)进行综合整治,还原护城河风貌,努力把护城河打造成为一条“平安、健康、宜居、富民”的幸福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厂废水经处理后排放
B.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13.“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 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14.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变臭、水质恶化的过程依次是( )
①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②藻类死亡③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④水中细菌分解有机物⑤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⑥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③⑤②⑥④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⑥②③⑤④
15.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 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 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 仙居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二、填空题
1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 ~ 1000 <500
(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
(2)研究表明 :1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干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可供1个人饮用约________年。
17.“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多选)。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随着人们的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百姓家庭。甲同学家用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每次耗水量为9升的普通型洁具。
①以甲同学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
②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沽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甲同学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划算。(每月按30天计算)
18.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可获得的两条信息 :
(1)________。
(2)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