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
2.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3.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有个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1)这就是这个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
(2)他提的问题大家能解决吗?谁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
(3)一起来说。
4.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并说明理由。
5.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总结。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42÷2=
1.引导学生试着通过合作交流,初步解决问题。
2.集体展示交流。
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用口算得出结果的,也有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结果的。让学生充分展示。)
3.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4.有用其它的方法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说边写出过程:
2 1
2〕4 2
4
2
2
0
5.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6.借助小棒,直观展现42÷2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算理。
(板书出除法竖式的除号、被 除数、除数,边讲解边完成竖式)我们分小棒的时候,第一次分的是4梱,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2,商是2,就是每份中的2梱,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2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40根,从总数中减去40。那么还剩下2根,2除以2的商是1,这个1写在个位上,和42个位上的2对齐。再减去分(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师生共同完成竖式,理顺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过程。)
7.小结: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二)教学例2 :52÷2
1.谈话: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棵树”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试一试,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1)师生共同摆小棒。
(2)课件演示。并让学生试着叙述演算过程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任务”)
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4.指导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后再讨论交流。
5.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来突出“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的情况,使学生初步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去的2根。正好分完。(展示过程可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完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刚才学习的很认真,经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学会了笔算除法。现在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帮小兔拔萝卜。我们把题算对了,就可以帮小兔拔出萝卜。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P20 做一做 1 学生完成后反馈。师提问:在做这些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森林医生”:为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请同学们帮帮小树苗治治病。
3.游戏:採葵花
四、知识拓展----智慧屋
五、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21 (棵)
2 1
2〕 4 2
4
2
2
0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种21棵树。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52÷2=26(棵)
2 6
2〕5 2
4
1 2
1 2
0
答:四年级平均每班种26棵树。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