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2 17:5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砀山中学2020级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 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 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 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 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 胡老师以情景剧的方式描述了某项制度下的现象:披甲执剑的骑士,深沟高垒的城墙,饮酒高歌的贵族,坐拥地租的领主。该制度是
A. 雅典城邦政治 B. 西周封邦建国 C. 西欧封建制度 D. 近代君主专制
3.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 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一省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表,凸显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 郡→县
汉朝 州→郡(国)→县
唐朝 道→州→县
宋朝 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 省→府→州→县
清朝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 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稳下动”的特征
B.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C. 地方行政机构皆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
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5.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美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
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原则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革命的彻底性
C. 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6.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A B. B C. C D. D
7. 下列政治制度的确立,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秦朝开设置郡县的先例
C. 形成事务性分权
D. 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出现
8. 下表为封驳制度的发展情况变化表,据此可知
朝代 记述
汉 由丞相“封还诏书,因奏封事”
唐 由门下省掌管,对有失宜诏敕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
宋 复唐旧制
明 罢门下省长官,诏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给事中驳正(掌印长官都给事中为正七品)
清 给事中与御史职掌合并,此制遂废
A. 封驳制度是历代皇帝标榜“明君圣主”的手段
B. 封驳制度的变化体现了皇权逐步受到制约
C. 掌管封驳权力的职官位高权重
D. 封驳制度对避免政令失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9. 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是
A. 坚持广泛民主性的原则 B. 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民意
C. 废除或限制君主的权力 D.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
11.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如表所示。这些成就表明
类别 制造业 货物贸易 商品消费 外资流入 外汇储备 整体经济实力
世界 排名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二 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第二大经济体
A.“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B.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C.“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作用日渐凸显 D.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现代化
12.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
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
“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德、英、法、美 B. 英、美、德、法
C. 法、美、德、英 D. 英、美、法、德
13.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图1到图2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图1 图2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14.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是: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 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 周人伐殷时,只是六七万人口的西鄙小族,去古未远,在涉及国政根本方面君主皆与国人共商: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由此可见,
A. 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遗存 B.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C. 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强化 D. 家国同构的局面已经确立
16. 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②处的历史事件是
A. 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B. 宋太祖设中书门下
C.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17.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D.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18. 下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时间 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差额(亿美元)
2011年 1160 600 560
2012年 1117 772 345
2013年 1176 902 274
2014年 1196 1029 167
2015年 1263 1180 83
截至2016年11月 1138 1617 -479
A.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B.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大趋势
C.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D. 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19.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②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④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 治协商机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A. 梭伦改革: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
B.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
C. 孝文帝改革:租调制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D.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
21. 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开始时间 代议机关名称
1934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7年5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
1938年11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1945年10月 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C. 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D.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22.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 (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B.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
C. (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 (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3.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 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B. 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逐步完善
24. 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后期,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联邦共和制;18世纪末,在封建势力强大的欧洲,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主要反映了
A. 世界形成了欧美两个政治中心 B. 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C. 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D. 欧洲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发祥地
25. 比较英美两国政体,表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应是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① 英王
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举 ②
国家元首任期 ③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④
国家权力中心 ⑤ 议会
A. ①总统 ②选举 ③任期制 ④首相 ⑤总统
B. ①总统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首相 ⑤总统
C. ①首相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首相 ⑤国会
D. ①总统 ②世袭 ③终身制 ④首相 ⑤国会
26. 下列诗词与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一一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①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龙生龙,凤生凤
A. 察举制;世袭制;科举制;军功制
B.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世袭制
C.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袭制;军功制
D. 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军功制
27. 根据出土文物《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上述材料反映了秦
A.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C. 推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D.保障了政令及时传达
28.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第Ⅱ卷(非选择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5分)。
材料一
(西周)在分封制条件下,天子和各级诸侯、卿大夫在各自辖区内各自为政,即所谓“分土而治”。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和最高统治者,但对诸侯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一种类似盟约的关系。
材料二
(秦汉)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有品级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统治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它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官吏直接受权于皇帝,整个统治机构具有等级隶属、职责明确、分工细密等特点。官僚制依靠各种诏书律令的颁布,行政文书的运转而发挥其功能。
——摘自王明德 《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即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军阀割据在这段时期内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五
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习近平2014年在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从西周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6分)
(2)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 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6分)
(3)依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3分)列举新时期“依法治国、民主法律化”的历史大事。(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并指出新时代中国在政治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4分)
30.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9分)。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件……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的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摘编自顾准《顾准文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共发生关门事件18次,最短的一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预算“难产”而关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6分)
31.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中国历代一级政区设置的演变
一级政区设置 一级政区所辖政区
秦 郡 县、道
两汉前期 郡、封国 县、道、邑、侯国
两汉后期 州 郡、封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封国
隋、唐前期 州(郡)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州、府
宋 路(分为“四监司”,各有分工,相互牵制监督) 府、州、军、监
元 行省 路、府、州
明 布政使司(省) 府、州
清 省 府
——摘编自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
根据材料中古代中国一级政区设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砀山中学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D D A A D A B D B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B C D B B D B C B B B C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9.(1)变化:从“天下共主”的分土而治体制变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6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2)“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现象:军阀割据。(6分)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历史大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出其中三点即得6分)
(4)历史趋势: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从人治走向法治。(2分)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
30. (1)基本特征;主权在民;轮流执政;公民内部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得3分)
(2)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样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实行两党制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6分)
31.
观点: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
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宋代“路”、“四监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古代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说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所以,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共7个要点写出5点即得10分)
(
高二历史 第
1
页 (共
3
页)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