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
1.(2021·南京)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 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 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答案】 C
【考点】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是十分之一秒,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合3.6km/h,B不符合题意;
C.人体重约500N,人密度与水相当,可认为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相等,因此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C符合题意;
D.人体重约50kg,完成一次引体向上,上升高度为手臂长,约0.6m,因此做的功约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时间、速度、重力、功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2.(2021·南京)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岸上的亭子 B. 水边的柳树 C. 飞过的白鹭 D. 小明划的船
【答案】 D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小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只能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小明位置不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 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 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 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30cm,像距v=45cm,因u<v,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说法错误;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f<u=30cm<2f,v=45cm>2f,故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15cm<f<22.5cm,故B说法错误;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物距u=45cm,像距v=30cm,因u>v,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说法正确;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时,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增强,故成的像成在光屏的前方,为了找到光屏上的像可以将光屏向左移动或者将蜡烛向右移动,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凸透镜成像中物像移动关系:“物像同向移”。
4.(2021·安徽)如图,小雯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它没有被推动。在上述过程中( )
A. 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B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推沙发时,虽然没有被推动,但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沙发有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沙发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B符合题意;
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沙发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5.(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力F1=8N和F2=3N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F1撤去,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
A. 0N B. 2N C. 3N D. 5N
【答案】 A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当受到水平力F1=8N和F2=3N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F2和静摩擦力f以及水平向右的F2,故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1-F2=8N-3N=5N;
如果将F1撤去,物体受到3N水平向左的力,同时受到3N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所以物体仍然静止,故合力为0N。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当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时,其合外力为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 B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石块a在水杯中处于沉底状态,木块b处于漂浮状态,即 ,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此时排开水的体积①;
将石块a放在木块b上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故;此时排开水的体积②;因为ρ石>ρ水 , 故 , 所以 , 即水面高度将上升。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分析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两次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从而判断水面高度的变化。
7.(2021八下·襄汾期末)日常生活中以下工具①钢丝钳,②镊子,③扳手,④天平,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①钢丝钳、③扳手、⑥瓶盖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②镊子、⑤钓鱼竿,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④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故答案为:A。
【分析】省力杠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2021·南京)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A. 在B点时受力平衡
B. 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 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 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答案】 B
【考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A.B点只受重力,不平衡,A不符合题意;
B.运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所以AD速度可能相同,动能可能相同,B符合题意;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不可能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球在下落和反弹的过程中受到阻力,机械能减小;小球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加。
9.(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M、N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M、N两物体上,使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M和N之间摩擦力为0
B.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
C.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B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对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以N为参照物,物体M相对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物体M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即f=F=10N,故A说法错误;
BCD、M、N相对静止,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对整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两个拉力大小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即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故B说法正确,C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法:首先判断受力物体,以接触面为参照物若物体相对静止,则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运动趋势,若是没有则说明没有受到摩擦力;若是有运动趋势,则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摩擦力;
以接触面为参照物若物体相对运动,则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10.(2021八下·太湖期末)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此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54N
C. 拉力F的功率为4W D. 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120J
【答案】 B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3×0.2m/s=0.6m/s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绳=v绳t=0.6m/s×10s=6m
A不符合题意;
B.由公式 可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3ηF=3×90%×20N=54N
由于物体A匀速运动,所以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等于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4N,B符合题意;
C.因为
所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绳=20N×0.6m/s=12W
C不符合题意;
D.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即克服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有=fs=fv物t=54N×0.2m/s×10s=108J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作的功为总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两者相除即为机械效率,结合机械效率列方程求解拉力和摩擦力即可。
11.(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500N,且AB=1m,AD=0.5m,CD=0.3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是( )
A. 900N B. 750N C. 300N D. 150N
【答案】 C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以B点为支点,F2=1500N,L2=BC=0.2m,根据F1L1=F2L2分析可知,F2L2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所以L1=AB=1m,故撬动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理清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代入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2.(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则ρA:ρB为( )
A. 8:1 B. 8:3 C. 2:1 D. 2:3
【答案】 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A、B为两个实心方体,且边长之比为1:2,故SA:SB=1:4,VA:VB=1:8;A对B的压强为;B对桌面的压强为 , 因为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即PA=PB , , 且SA:SB=1:4,所以 , 解得:
因为 , 且VA:VB=1:8,解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正方体以及边长之比分析底面积之比和体积之比,再分析清楚压力以及受力面积,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
1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 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 直线;折射;虚;凸;凹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在杯子里放了一枚硬币,在A处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向杯中注入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过程发生了偏折,所以能看到硬币折射后形成的虚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近视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
(3)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近视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患者需要佩戴凸透镜。
14.(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 原理;活塞A、B面积如图所示,当10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 N物体。
【答案】 连通器;2500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1)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连通器原理,即在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由图可知,活塞A、B在密闭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故右图中,p1= P2,由压强定义式可得 , 所以活塞B上产生的压力。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为连通器;
(2)根据压强定义公式分析活塞上的压力大小。
15.(2021·安徽)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3.8N/kg,大气压约为760Pa。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 m。
【答案】 0.2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水的高度为
【分析】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试管上空是真空,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等于液体产生的压强。
16.(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越小;减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增大风速,机翼上方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分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7.(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的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0~6s受到的摩擦力是 N,第3s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
【答案】 6;3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乙v-t图像可知,0~6s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在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图乙F-t图像可知F=6N,即f=F=6N,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0~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由图乙F-t图像可知物体在第3s受到的拉力F=9N,物体受到的f=6N,故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F-f=9N-6N=3N。
【分析】(1)分析图像,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8.(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一个装有部分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 ,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 ,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则F1 F2;P1 P2 . (填“>”或“<”或“=”)
【答案】 >;<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1)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压在瓶底;倒立放置时只有瓶盖上方的水柱的重力压在瓶盖上,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F1>F2。
(2)因为瓶对桌面 , 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为S低>S盖 , 所以根据分析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P1<P2。
【分析】 (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正立、倒立时水和水瓶的质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G=mg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2)根据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结合两者的变化即可判断水对底和盖的压力关系.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
19.(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
(1).光线S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A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N的示意图。
【答案】 (1)
(2)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1)SA这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SB这条入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以确定SB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 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垂直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1)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平行过焦点”、“过焦点平行”、“过光心不变”;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就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
20.(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阳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放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 。
(3).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 , A2和B2 , A3和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4).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像。
【答案】 (1)垂直
(2)未点燃;相等
(3)相等
(4)不透过;虚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直面垂直放置,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若是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就有可能会找不到像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蜡烛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3)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 A2和B2, A3和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取走蜡烛B,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应该透过玻璃板观察,应该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线。
21.(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圆柱体下表面刚好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如图甲所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4).小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像。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该未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 由此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 有关。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A.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 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更换成与其体积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答案】 (1)排开液体的体积
(2)c、d
(3)5N
(4)4;0.8×103;液体密度
(5)B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由图 a、b、c 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时,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选用图c、d进行操作;
(3)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即圆柱体的重力G=6N,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故F浮=G-F拉=6N-1N=5N;
(4)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即圆柱体的重力G=6N,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故F浮'=G-F拉=6N-1N=4N;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故 , 所以液体的密度 , 由此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 ,应该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更换成与其体积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分析】(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思想的贯穿;
(2)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排开水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
五、计算题(共2题22题4分23题8分)
22.(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100g的薄壁杯子中盛有0.5kg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将杯子静置于面积为500cm2的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 (1)水对杯底的压强 ,
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先计算压强 , 再计算;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先计算压力 , 再计算压强。
2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建筑工地上,重7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10s.(若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求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
(4).利用此装置,该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货物?
【答案】 (1)
(2) , ;
(3)
(4)由变形得:;
工人重力G人=m人g=70kg×10N/kg=700N,
若是人要站在地面上拉绳子,则绳子端最大的拉力Fmax=G人=700N,
由变形得:。
【考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理清滑轮组提起重物过程中有用功、总功,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再代入功率、机械效率计算即可。计算人提起的最重的货物时利用分析即可。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
1.(2021·南京)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 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 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2.(2021·南京)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岸上的亭子 B. 水边的柳树 C. 飞过的白鹭 D. 小明划的船
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 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 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2021·安徽)如图,小雯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它没有被推动。在上述过程中( )
A. 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力F1=8N和F2=3N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F1撤去,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
A. 0N B. 2N C. 3N D. 5N
6.(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2021八下·襄汾期末)日常生活中以下工具①钢丝钳,②镊子,③扳手,④天平,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8.(2021·南京)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A. 在B点时受力平衡
B. 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 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 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9.(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M、N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M、N两物体上,使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M和N之间摩擦力为0
B.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
C.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10.(2021八下·太湖期末)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此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54N
C. 拉力F的功率为4W D. 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120J
11.(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500N,且AB=1m,AD=0.5m,CD=0.3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是( )
A. 900N B. 750N C. 300N D. 150N
12.(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则ρA:ρB为( )
A. 8:1 B. 8:3 C. 2:1 D. 2:3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
1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 透镜进行矫正。
14.(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 原理;活塞A、B面积如图所示,当10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 N物体。
15.(2021·安徽)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3.8N/kg,大气压约为760Pa。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 m。
16.(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的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0~6s受到的摩擦力是 N,第3s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
18.(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一个装有部分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 ,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 ,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则F1 F2;P1 P2 . (填“>”或“<”或“=”)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
19.(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
(1).光线S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A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N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
20.(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阳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放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 。
(3).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 , A2和B2 , A3和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
(4).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像。
21.(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圆柱体下表面刚好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如图甲所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4).小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图像。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该未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 由此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 有关。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A.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 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更换成与其体积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五、计算题(共2题22题4分23题8分)
22.(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100g的薄壁杯子中盛有0.5kg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将杯子静置于面积为500cm2的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23.(2021九上·肇源开学考)建筑工地上,重7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10s.(若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求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
(4).利用此装置,该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货物?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
1.【答案】 C
【考点】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是十分之一秒,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合3.6km/h,B不符合题意;
C.人体重约500N,人密度与水相当,可认为悬浮在水中,浮力与重力相等,因此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C符合题意;
D.人体重约50kg,完成一次引体向上,上升高度为手臂长,约0.6m,因此做的功约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时间、速度、重力、功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2.【答案】 D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小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只能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小明位置不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3.【答案】 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30cm,像距v=45cm,因u<v,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说法错误;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f<u=30cm<2f,v=45cm>2f,故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15cm<f<22.5cm,故B说法错误;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物距u=45cm,像距v=30cm,因u>v,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说法正确;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时,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增强,故成的像成在光屏的前方,为了找到光屏上的像可以将光屏向左移动或者将蜡烛向右移动,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凸透镜成像中物像移动关系:“物像同向移”。
4.【答案】 B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推沙发时,虽然没有被推动,但沙发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沙发有摩擦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沙发没有被推动,处于平衡状态,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B符合题意;
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沙发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5.【答案】 A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当受到水平力F1=8N和F2=3N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F2和静摩擦力f以及水平向右的F2,故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1-F2=8N-3N=5N;
如果将F1撤去,物体受到3N水平向左的力,同时受到3N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所以物体仍然静止,故合力为0N。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当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时,其合外力为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答案】 B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石块a在水杯中处于沉底状态,木块b处于漂浮状态,即 ,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此时排开水的体积①;
将石块a放在木块b上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故;此时排开水的体积②;因为ρ石>ρ水 , 故 , 所以 , 即水面高度将上升。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分析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两次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从而判断水面高度的变化。
7.【答案】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①钢丝钳、③扳手、⑥瓶盖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②镊子、⑤钓鱼竿,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④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故答案为:A。
【分析】省力杠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答案】 B
【考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A.B点只受重力,不平衡,A不符合题意;
B.运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所以AD速度可能相同,动能可能相同,B符合题意;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不可能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球在下落和反弹的过程中受到阻力,机械能减小;小球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加。
9.【答案】 B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对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以N为参照物,物体M相对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物体M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即f=F=10N,故A说法错误;
BCD、M、N相对静止,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对整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两个拉力大小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即地面对N的摩擦力为0,故B说法正确,C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法:首先判断受力物体,以接触面为参照物若物体相对静止,则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运动趋势,若是没有则说明没有受到摩擦力;若是有运动趋势,则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摩擦力;
以接触面为参照物若物体相对运动,则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10.【答案】 B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3×0.2m/s=0.6m/s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绳=v绳t=0.6m/s×10s=6m
A不符合题意;
B.由公式 可得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3ηF=3×90%×20N=54N
由于物体A匀速运动,所以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等于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4N,B符合题意;
C.因为
所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绳=20N×0.6m/s=12W
C不符合题意;
D.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即克服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有=fs=fv物t=54N×0.2m/s×10s=108J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作的功为总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两者相除即为机械效率,结合机械效率列方程求解拉力和摩擦力即可。
11.【答案】 C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以B点为支点,F2=1500N,L2=BC=0.2m,根据F1L1=F2L2分析可知,F2L2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所以L1=AB=1m,故撬动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理清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代入杠杆平衡条件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2.【答案】 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A、B为两个实心方体,且边长之比为1:2,故SA:SB=1:4,VA:VB=1:8;A对B的压强为;B对桌面的压强为 , 因为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即PA=PB , , 且SA:SB=1:4,所以 , 解得:
因为 , 且VA:VB=1:8,解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正方体以及边长之比分析底面积之比和体积之比,再分析清楚压力以及受力面积,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
13.【答案】 直线;折射;虚;凸;凹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在杯子里放了一枚硬币,在A处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向杯中注入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过程发生了偏折,所以能看到硬币折射后形成的虚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近视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
(3)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近视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患者需要佩戴凸透镜。
14.【答案】 连通器;2500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1)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连通器原理,即在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2)由图可知,活塞A、B在密闭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故右图中,p1= P2,由压强定义式可得 , 所以活塞B上产生的压力。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为连通器;
(2)根据压强定义公式分析活塞上的压力大小。
15.【答案】 0.2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水的高度为
【分析】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试管上空是真空,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等于液体产生的压强。
16.【答案】 越小;减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增大风速,机翼上方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分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7.【答案】 6;3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乙v-t图像可知,0~6s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在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图乙F-t图像可知F=6N,即f=F=6N,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0~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由图乙F-t图像可知物体在第3s受到的拉力F=9N,物体受到的f=6N,故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F-f=9N-6N=3N。
【分析】(1)分析图像,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8.【答案】 >;<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1)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压在瓶底;倒立放置时只有瓶盖上方的水柱的重力压在瓶盖上,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F1>F2。
(2)因为瓶对桌面 , 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为S低>S盖 , 所以根据分析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P1<P2。
【分析】 (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正立、倒立时水和水瓶的质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G=mg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2)根据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结合两者的变化即可判断水对底和盖的压力关系.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
19.【答案】 (1)
(2)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1)SA这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SB这条入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以确定SB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 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垂直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1)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平行过焦点”、“过焦点平行”、“过光心不变”;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就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0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
20.【答案】 (1)垂直
(2)未点燃;相等
(3)相等
(4)不透过;虚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直面垂直放置,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若是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就有可能会找不到像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蜡烛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3)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 A2和B2, A3和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取走蜡烛B,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应该透过玻璃板观察,应该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线。
21.【答案】 (1)排开液体的体积
(2)c、d
(3)5N
(4)4;0.8×103;液体密度
(5)B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由图 a、b、c 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时,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选用图c、d进行操作;
(3)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即圆柱体的重力G=6N,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故F浮=G-F拉=6N-1N=5N;
(4)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即圆柱体的重力G=6N,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故F浮'=G-F拉=6N-1N=4N;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故 , 所以液体的密度 , 由此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5)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 ,应该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更换成与其体积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分析】(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思想的贯穿;
(2)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排开水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
五、计算题(共2题22题4分23题8分)
22.【答案】 (1)水对杯底的压强 ,
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先计算压强 , 再计算;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计算步骤:先计算压力 , 再计算压强。
23.【答案】 (1)
(2) , ;
(3)
(4)由变形得:;
工人重力G人=m人g=70kg×10N/kg=700N,
若是人要站在地面上拉绳子,则绳子端最大的拉力Fmax=G人=700N,
由变形得:。
【考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理清滑轮组提起重物过程中有用功、总功,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再代入功率、机械效率计算即可。计算人提起的最重的货物时利用分析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