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泗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1 18:02:08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泗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不可能具有:( )
A. 相同的电子数 B. 相同的中子数
C. 几乎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相同的质子数
【答案】 B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因此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其中子数一定不同,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同位素的考查,结合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
A. 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B.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薄雾属于胶体,形成的斑驳的黑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而形成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因是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n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文章中体现的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胶体形成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子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
3.(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非金属活泼性:
C. 原子半径: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非金属性X>Y>Z,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 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非金属性X>Y>Z,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核电荷数X>Y>Z,因此原子半径XD.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三种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7、+6和+5,则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据此分析选项。
4.(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L 和1L 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g 和14g 的体积相同;
③28g 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③④⑥ B. ②⑤⑥ C. ⑤⑥ D. ①⑤⑥
【答案】 B
【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解答】①标准状态下, H2O不是气体,不可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①不符合题意;
②1gH2的物质的量 , 14gN2的物质的量 , 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态下,其体积也相同,②符合题意;
③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③不符合题意;
④若该两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气体,则其体积不相等,④不符合题意;
⑤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值,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⑤符合题意;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⑥符合题意;
综上,②⑤⑥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标准状态下H2O不是气体;
②根据公式计算其物质的量,再结合公式V=n×Vm计算其体积;
③未给出气体所处状态,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④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态物质;
⑤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5.(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 、 、 、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3+ , 氧化产物为I2 , 氧化性Fe3+>I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l2 , 氧化产物为I2 , 氧化性Cl2>I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o2O3 , 氧化产物为Cl2 , 氧化性Co2O3>Cl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由于氧化性Fe3+>I2 , 因此FeI3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生成,该反应不可能发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分析选项所给反应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其性质强弱是否符合题干所给性质强弱,若符合则选项正确。
6.(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D
【考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酸性条件下,CO32-能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不可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下,ClO-能与H+形成弱电解质HClO,不可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HCO3-能与H+(或OH-)反应生成CO2(或CO32-),不可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不能大量共存,则可反应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弱电解质、易挥发性物质;或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络合反应。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离子组进行分析。
7.(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按下图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 ,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 ,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的
C.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的 D. 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整个试管
【答案】 B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NO为无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有NO剩余,则试管内液体不会充满整只试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入O2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 反应后NO有剩余。据此分析选项。
8.(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某物质为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在工业循环水中可用作杀菌剂,也可用作钙、镁离子的络合剂,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已知四种常见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别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元素在该物质中为 价
B. W的简单阳离子比乙的简单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C.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可与 粉发生反应
D. Z单质与Y单质反应可产生
【答案】 B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O、P、K,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H2PO3 ,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P的化合价为+3价,A不符合题意;
B.W的简单阳离子为K+ , Z的简单阴离子为P3- , 二者的电子成熟相同,B符合题意;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KOH,Al是一种两性金属,能与KOH溶液反应,C不符合题意;
D.Z单质为P,Y单质为O2 , 二者可反应生成P2O5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Y、Z、W分别位于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为H;由于W的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W为K。Y可形成两个共价键,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Y为O。Z可形成五个共价键,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因此Z为P。据此结合元素周表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选项。
9.(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 A
【考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A.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同时O2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符合题意;
B.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CaBr2是离子化合物,其不含有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H2O2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其中H-O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O-O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非极性共价键是由同种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10.(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Z的体积分数增大
C. D. X的转化率下降
【答案】 B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则Z的体积分数减小,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故a+b<c+d,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因此X的转化率减小,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时,则W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缩体积(压强变大)过程中,平衡逆向移动。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某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正反应吸热
B. , , ,正反应吸热
C. , , ,正反应放热
D. , , ,正反应放热
【答案】 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在压强相同时,T2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温度T2>T1;在温度较高时,B%较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在温度相同时,p2压强下,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压强p2>p1;在压强较大时,B%较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变小,因此m+n<r。
综上所述,T1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结合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1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酸性 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B. 1 该有机物能与 发生反应,消耗4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 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 A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二者的反应原理不同,A符合题意;
B.一个苯环能与3个H2发生加成反应,一个C=C能与一个H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mol该有机物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发生加聚反应,C不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可形成苯的二取代物,苯的二取代物有邻、间、对三种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H2发生加成的官能团为苯环、C=C;
C、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
D、结合苯的二取代产物结构尽心分析;
13.(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有机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稀髙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不易溶于水
【答案】 C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烯烃
【解析】【解答】A.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
B.苯为平面型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烯烃为平面型结构,与C=C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结构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C符合题意;
D.芳香烃难溶于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含有C=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结合苯、烯烃的结构分析原子共平面;
C.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
D.芳香烃难溶于水;
14.(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如图为一原电池示意图,在原电池两极之间设有隔膜,阴离子可以自由通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B. 电子由 极通过导线流向 极
C. 一段时间后, 溶液浓度增大, 溶液浓度减小
D. 与 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答案】 B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两极之间的隔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因此Zn2+无法通过隔膜,A不符合题意;
B.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之间移动,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B不符合题意;
C.一段时间后,负极反应Zn-2e-=Zn2+ , 溶液中ZnSO4浓度增大;正极反应Cu2++2e-=Cu,溶液中CuSO4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溶液中Cu2+和Zn2+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B、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之间移动;
C、结合电极反应分析;
D、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分析;
15.(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电子式:
C. 的电子式: D. 的电子式:
【答案】 B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OH-的电子式为 , A不符合题意;
B.CO2中含有C=O,因此CO2的电子式为, B符合题意;
C.Na2S的电子式为 , C不符合题意;
D.NH4Cl的电子式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电子式书写的考查,结合常见物质或离子电子式的结构进行分析即可。
16.(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B. 可以用铜导线替代图中的盐桥
C. 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是
D. 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锌电极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答案】 A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于金属性Zn>Cu,因此Zn作负极,Cu作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SO4溶液,A符合题意;
B.用铜导线替换图中的盐桥,则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B不符合题意;
C.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uSO4溶液中的Cu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去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不符合题意;
D.取出盐桥后,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电极反应不会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B、用铜导线无法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C、结合电极反应分析;
D、取出盐桥后,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17.(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 与 高温烧结可制取 ,已知反应:
; 。则 的 等于:( )
A. B.
C. D.
【答案】 B
【考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291kJ/mol-(-314kJ/mol)]=×(+22kJ/mol)=+11kJ/mol,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盖斯定律的考查,结合所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18.(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 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 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 的燃烧热 为
B. 1 分解生成 放出73 的热量
C. 反应 的 为
D. 足量炭粉与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D
【考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A.体现碳的燃烧热,则碳的燃烧产物应为CO2 , 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能量变化可知,Cu2O转化为CuO的过程为放热反应,则CuO分解生成Cu2O为吸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能量变化可知,反应2Cu2O(s)+O2(g)=4CuO(s)的反应热ΔH=348kJ/mol-640kJ/mol=-292kJ/mol,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2O(s)+O2(g)=4CuO(s) ΔH=-292kJ/mol,C不符合题意;
D.1molC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9.2kJ×12=110.4kJ,因此C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0.8kJ/mol。由盖斯定律可得反应C(s)+2CuO(s)=Cu2O(s)+CO(g)的反应热ΔH=×[-220.8kJ/mol-(-292kJ/mol)]=+35.6kJ/mol,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ΔH=+35.6kJ/mo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B、根据图示能量变化叫计算反应热;
C、根据图示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从而得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根据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一定条件下, ,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像判断:
(1).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的是 (填“A”“C”“D”或“E”,下同),新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减小压强,达到新平衡的是 , A的转化率
(3).减小C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
(4).增加A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 , 此时B的转化率: , A的转化率:
(5).使用催化剂,达到新平衡的是 , C的质量分数 。
【答案】 (1)B;减小
(2)C;减小
(3)E
(4)A;增大;减小
(5)D;不变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升高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B图象符合;平衡逆向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C的体积分数减小。
(2)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由于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因此减小压强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C图象符合;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转化率减小。
(3)减小C的量,生成物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不变,E图象符合。
(4)增加A的量,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A图象符合;达到新的平衡后,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5)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D图象符合;由于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C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分析】此题是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影响的考查,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20.(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烃A是合成食品包装袋的原料,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C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乙烯;
(2)
(3)羧基;氧化反应
(4)2CH3CHO+O2→2CH3COOH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 因此A的化学名称为乙烯;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2)反应②是CH3CH2OH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H2O。
(3)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其所含的官能团为羧基;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因此其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4)反应③是乙醛的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

【分析】烃A是合成食品包装袋的原料,因此A为CH2=CH2;A与H2O反应生成B,因此B为CH3CH2OH;B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因此C为CH3CHO;C与O2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因此D为CH3COOH。A与O2在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E,因此E为环氧乙烷;E与H2O进一步反应生成F(C2H6O2),因此F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D与F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C6H10O4),因此G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2OOCCH3。
2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
(1).二氧化硫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 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①子的流动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 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a极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②当生成1 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 (1)从A到B;
(2)负;6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该原电池装置中,A电极上S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负极;B电极发生上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正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因此电子的移动方向为“从A到B”
②负极上,S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SO42- , 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H2O=SO42-+4H+。
(2)①a电极上NH3转化为N2 , 过程中氮元素由-3价变为0价,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
②a电极上NH3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N2 , 其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当生成1molN2时,转移6mol电子。

【分析】(1)①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②SO2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SO42- , 据此写出电极反应式。
(2)①结合a电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②根据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计算转移电子数。
2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氢气的摩尔燃烧焓是
(2).已知: 。写出丙烷(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实验测得 和 的混合气体共3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791.6 ,则混合气体中 和 的体积比是 。
(4).当反应②中转移10 电子时,燃烧的丙烷( )的质量是 g,生成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答案】 (1)285.8
(2)
(3)
(4)22;33.6
【考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反应①可知,每燃烧2molH2放出的热量为571.6kJ,故燃烧1molH2 , 放出的热量为285.8kJ,因此H2的摩尔燃烧焓为285.8kJ/mol。
(2)丙烷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燃烧热ΔH=(-2044.0kJ/mol)-4×44kJ/mol=-2220.0kJ/mol。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0kJ/mol。
(3)设H2的物质的量为x mol,C3H8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可得 , 解得 , 因此H2和C3H8的体积比为2:1。
(4)反应②中转移电子数与C3H8、CO2的关系式为C3H8~3CO2~20e- , 因此当转移10mol电子时,燃烧的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质量m=n×M=0.5mol×44g/mol=22g;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1.5mol×22.4L/mol=33.6L。

【分析】(1)摩尔燃烧焓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器反应热,从而得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3)根据H2和C3H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根据丙烷燃烧过程中转移电子数进行计算。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泗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不可能具有:( )
A. 相同的电子数 B. 相同的中子数
C. 几乎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相同的质子数
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
A. 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B.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3.(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非金属活泼性:
C. 原子半径: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L 和1L 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g 和14g 的体积相同;
③28g 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③④⑥ B. ②⑤⑥ C. ⑤⑥ D. ①⑤⑥
5.(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 、 、 、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6.(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7.(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按下图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 ,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 ,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的
C.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的 D. 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整个试管
8.(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某物质为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在工业循环水中可用作杀菌剂,也可用作钙、镁离子的络合剂,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已知四种常见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别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元素在该物质中为 价
B. W的简单阳离子比乙的简单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C.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可与 粉发生反应
D. Z单质与Y单质反应可产生
9.(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10.(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Z的体积分数增大
C. D. X的转化率下降
1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某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正反应吸热
B. , , ,正反应吸热
C. , , ,正反应放热
D. , , ,正反应放热
1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酸性 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B. 1 该有机物能与 发生反应,消耗4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 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13.(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有机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稀髙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不易溶于水
14.(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如图为一原电池示意图,在原电池两极之间设有隔膜,阴离子可以自由通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B. 电子由 极通过导线流向 极
C. 一段时间后, 溶液浓度增大, 溶液浓度减小
D. 与 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15.(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电子式:
C. 的电子式: D. 的电子式:
16.(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B. 可以用铜导线替代图中的盐桥
C. 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是
D. 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锌电极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17.(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 与 高温烧结可制取 ,已知反应:
; 。则 的 等于:( )
A. B.
C. D.
18.(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 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 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 的燃烧热 为
B. 1 分解生成 放出73 的热量
C. 反应 的 为
D. 足量炭粉与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一定条件下, ,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像判断:
(1).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的是 (填“A”“C”“D”或“E”,下同),新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减小压强,达到新平衡的是 , A的转化率
(3).减小C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
(4).增加A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 , 此时B的转化率: , A的转化率:
(5).使用催化剂,达到新平衡的是 , C的质量分数 。
20.(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烃A是合成食品包装袋的原料,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C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1.(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
(1).二氧化硫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 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①子的流动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 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a极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②当生成1 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2.(2021高二上·泗县开学考)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氢气的摩尔燃烧焓是
(2).已知: 。写出丙烷(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实验测得 和 的混合气体共3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791.6 ,则混合气体中 和 的体积比是 。
(4).当反应②中转移10 电子时,燃烧的丙烷( )的质量是 g,生成的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答案】 B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因此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其中子数一定不同,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同位素的考查,结合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2.【答案】 C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薄雾属于胶体,形成的斑驳的黑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而形成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因是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n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文章中体现的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胶体形成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原子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
3.【答案】 A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非金属性X>Y>Z,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 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非金属性X>Y>Z,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核电荷数X>Y>Z,因此原子半径XD.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三种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7、+6和+5,则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据此分析选项。
4.【答案】 B
【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解答】①标准状态下, H2O不是气体,不可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①不符合题意;
②1gH2的物质的量 , 14gN2的物质的量 , 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态下,其体积也相同,②符合题意;
③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③不符合题意;
④若该两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气体,则其体积不相等,④不符合题意;
⑤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值,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⑤符合题意;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⑥符合题意;
综上,②⑤⑥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标准状态下H2O不是气体;
②根据公式计算其物质的量,再结合公式V=n×Vm计算其体积;
③未给出气体所处状态,无法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④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态物质;
⑤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5.【答案】 D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3+ , 氧化产物为I2 , 氧化性Fe3+>I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l2 , 氧化产物为I2 , 氧化性Cl2>I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o2O3 , 氧化产物为Cl2 , 氧化性Co2O3>Cl2 , 氧化性强弱与题干所给相同,该反应可以发生,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由于氧化性Fe3+>I2 , 因此FeI3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生成,该反应不可能发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分析选项所给反应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其性质强弱是否符合题干所给性质强弱,若符合则选项正确。
6.【答案】 D
【考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酸性条件下,CO32-能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不可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下,ClO-能与H+形成弱电解质HClO,不可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HCO3-能与H+(或OH-)反应生成CO2(或CO32-),不可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相互间不能大量共存,则可反应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弱电解质、易挥发性物质;或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络合反应。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离子组进行分析。
7.【答案】 B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NO为无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NO,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有NO剩余,则试管内液体不会充满整只试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入O2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 反应后NO有剩余。据此分析选项。
8.【答案】 B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O、P、K,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H2PO3 ,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P的化合价为+3价,A不符合题意;
B.W的简单阳离子为K+ , Z的简单阴离子为P3- , 二者的电子成熟相同,B符合题意;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KOH,Al是一种两性金属,能与KOH溶液反应,C不符合题意;
D.Z单质为P,Y单质为O2 , 二者可反应生成P2O5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Y、Z、W分别位于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为H;由于W的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W为K。Y可形成两个共价键,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Y为O。Z可形成五个共价键,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因此Z为P。据此结合元素周表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选项。
9.【答案】 A
【考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A.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同时O2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符合题意;
B.NaO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CaBr2是离子化合物,其不含有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H2O2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其中H-O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O-O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非极性共价键是由同种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10.【答案】 B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则Z的体积分数减小,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故a+b<c+d,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因此X的转化率减小,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时,则W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缩体积(压强变大)过程中,平衡逆向移动。据此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1.【答案】 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在压强相同时,T2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温度T2>T1;在温度较高时,B%较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在温度相同时,p2压强下,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压强p2>p1;在压强较大时,B%较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变小,因此m+n<r。
综上所述,T1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结合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12.【答案】 A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A.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二者的反应原理不同,A符合题意;
B.一个苯环能与3个H2发生加成反应,一个C=C能与一个H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mol该有机物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发生加聚反应,C不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可形成苯的二取代物,苯的二取代物有邻、间、对三种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H2发生加成的官能团为苯环、C=C;
C、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
D、结合苯的二取代产物结构尽心分析;
13.【答案】 C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芳香烃,烯烃
【解析】【解答】A.分子结构中含有C=C,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
B.苯为平面型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烯烃为平面型结构,与C=C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结构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C符合题意;
D.芳香烃难溶于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含有C=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结合苯、烯烃的结构分析原子共平面;
C.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
D.芳香烃难溶于水;
14.【答案】 B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两极之间的隔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因此Zn2+无法通过隔膜,A不符合题意;
B.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之间移动,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B不符合题意;
C.一段时间后,负极反应Zn-2e-=Zn2+ , 溶液中ZnSO4浓度增大;正极反应Cu2++2e-=Cu,溶液中CuSO4浓度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溶液中Cu2+和Zn2+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B、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之间移动;
C、结合电极反应分析;
D、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分析;
15.【答案】 B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OH-的电子式为 , A不符合题意;
B.CO2中含有C=O,因此CO2的电子式为, B符合题意;
C.Na2S的电子式为 , C不符合题意;
D.NH4Cl的电子式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电子式书写的考查,结合常见物质或离子电子式的结构进行分析即可。
16.【答案】 A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于金属性Zn>Cu,因此Zn作负极,Cu作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SO4溶液,A符合题意;
B.用铜导线替换图中的盐桥,则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B不符合题意;
C.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uSO4溶液中的Cu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去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不符合题意;
D.取出盐桥后,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电极反应不会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B、用铜导线无法电解质溶液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C、结合电极反应分析;
D、取出盐桥后,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17.【答案】 B
【考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291kJ/mol-(-314kJ/mol)]=×(+22kJ/mol)=+11kJ/mol,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盖斯定律的考查,结合所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18.【答案】 D
【考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A.体现碳的燃烧热,则碳的燃烧产物应为CO2 , 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能量变化可知,Cu2O转化为CuO的过程为放热反应,则CuO分解生成Cu2O为吸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能量变化可知,反应2Cu2O(s)+O2(g)=4CuO(s)的反应热ΔH=348kJ/mol-640kJ/mol=-292kJ/mol,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u2O(s)+O2(g)=4CuO(s) ΔH=-292kJ/mol,C不符合题意;
D.1molC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9.2kJ×12=110.4kJ,因此C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0.8kJ/mol。由盖斯定律可得反应C(s)+2CuO(s)=Cu2O(s)+CO(g)的反应热ΔH=×[-220.8kJ/mol-(-292kJ/mol)]=+35.6kJ/mol,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ΔH=+35.6kJ/mo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B、根据图示能量变化叫计算反应热;
C、根据图示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从而得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根据碳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答案】 (1)B;减小
(2)C;减小
(3)E
(4)A;增大;减小
(5)D;不变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升高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B图象符合;平衡逆向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C的体积分数减小。
(2)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由于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因此减小压强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C图象符合;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转化率减小。
(3)减小C的量,生成物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不变,E图象符合。
(4)增加A的量,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A图象符合;达到新的平衡后,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5)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D图象符合;由于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C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分析】此题是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影响的考查,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20.【答案】 (1)乙烯;
(2)
(3)羧基;氧化反应
(4)2CH3CHO+O2→2CH3COOH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 因此A的化学名称为乙烯;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2)反应②是CH3CH2OH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H2O。
(3)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其所含的官能团为羧基;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因此其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4)反应③是乙醛的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

【分析】烃A是合成食品包装袋的原料,因此A为CH2=CH2;A与H2O反应生成B,因此B为CH3CH2OH;B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因此C为CH3CHO;C与O2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因此D为CH3COOH。A与O2在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E,因此E为环氧乙烷;E与H2O进一步反应生成F(C2H6O2),因此F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D与F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C6H10O4),因此G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2OOCCH3。
21.【答案】 (1)从A到B;
(2)负;6
【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该原电池装置中,A电极上S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负极;B电极发生上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正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因此电子的移动方向为“从A到B”
②负极上,S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SO42- , 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H2O=SO42-+4H+。
(2)①a电极上NH3转化为N2 , 过程中氮元素由-3价变为0价,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
②a电极上NH3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N2 , 其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当生成1molN2时,转移6mol电子。

【分析】(1)①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②SO2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SO42- , 据此写出电极反应式。
(2)①结合a电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②根据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计算转移电子数。
22.【答案】 (1)285.8
(2)
(3)
(4)22;33.6
【考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反应①可知,每燃烧2molH2放出的热量为571.6kJ,故燃烧1molH2 , 放出的热量为285.8kJ,因此H2的摩尔燃烧焓为285.8kJ/mol。
(2)丙烷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燃烧热ΔH=(-2044.0kJ/mol)-4×44kJ/mol=-2220.0kJ/mol。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0kJ/mol。
(3)设H2的物质的量为x mol,C3H8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可得 , 解得 , 因此H2和C3H8的体积比为2:1。
(4)反应②中转移电子数与C3H8、CO2的关系式为C3H8~3CO2~20e- , 因此当转移10mol电子时,燃烧的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质量m=n×M=0.5mol×44g/mol=22g;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其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n×Vm=1.5mol×22.4L/mol=33.6L。

【分析】(1)摩尔燃烧焓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器反应热,从而得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3)根据H2和C3H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根据丙烷燃烧过程中转移电子数进行计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