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选修3-2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5节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选修3-2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5节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2 08: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
交变电流
目标定位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和导通作用.
2.知道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以及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的电容器、电感器的作用.
学案5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如图1甲、乙所示,把灯泡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一、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知识探究
问题设计
图1
(1)分析电容器能通交流的原因.
答案 把交流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极板上聚集,在电路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荷从极板上流出,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交流“通过”了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2)若把图乙中的电容器去掉,变成图丙所示电路,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 灯泡变得比乙中亮,说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3)在图乙中,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和电源频率,灯泡亮度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 电容变大时,灯泡变亮;频率增大时,灯泡变亮.
要点提炼
1.容抗: 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越 ,交流电的频率越 ,容抗越小.
3.注意:电容器能通交变电流,并不是电荷真的穿过了电容器.
4.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 流,隔 流;通 频,阻 频.
电容器






二、电感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如图2所示,把带铁芯的线圈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问题设计
图2
(1)对比两种情况下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答案 甲图中灯泡比乙图中灯泡更亮,说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乙图中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或调换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的亮度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不论是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还是调换频率更高的交流电源,灯泡均变得更暗,说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大.
要点提炼
1.感抗: 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越 ,交流电的频率越 ,感抗越大.
3.注意:电感器的感抗是由 的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引起的,与制成线圈导体的电阻无关.
电感器


变化
4.扼流圈是利用 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制成的电感线圈.
(1)高频扼流圈
高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很小,只对高频交变电流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对直流电流的阻碍作用更小.它具有“通 流,通 频,阻 频”的作用.
(2)低频扼流圈
低频扼流圈的自感系数很大,既使交流的频率较低,它产生的感抗也很大.它具有“通 流,阻 流”的作用.





电感
三、电阻、感抗、容抗的作用及区别
1.容抗的大小除了与电容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容抗越 .(填“大”或“小”)
2.感抗的大小除了与电感线圈自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感抗越 .(填“大”或“小”)
3.电阻无论对直流还是交流,阻碍作用相同,只取决于电阻本身.


典例精析
一、对容抗的理解
例1 如图3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图3
解析 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容抗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小,所以灯泡变亮,故A正确;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大,所以灯泡变暗,故B错误;
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变小,灯泡变暗,故C正确;
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大,灯泡变暗,故D正确.
答案 ACD
例2 如图4所示的实验电路中,若直流电压和交变电压的有效值相等,S为双刀双掷开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二、对感抗的理解
图4
A.当S掷向a、b时灯较亮,掷向c、d时灯较暗
B.当S掷向a、b时灯较暗,掷向c、d时灯较亮
C.S掷向c、d,把电感线圈中的铁芯抽出时灯变亮
D.S掷向c、d,电源电压不变,而使频率减小时,灯变暗
解析 线圈对恒定电流无感抗,对交变电流有感抗,当交流电频率减小时,感抗变小,灯变亮,并且是有铁芯时感抗更大,故铁芯抽出时灯变亮,故A、C正确.
答案 AC
例3 如图5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1、L2、L3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 V、50 Hz的交流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到60 Hz,则发生的现象是(  )
A.三灯亮度不变
B.三灯均变亮
C.L1亮度不变、L2变亮、L3变暗
D.L1亮度不变、L2变暗、L3变亮
图5
三、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
解析 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线圈的感抗变大,电容器的容抗变小,因此L3变亮,L2变暗.又因为电阻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起相同的作用,故L1亮度不变,所以选D.
答案 D
例4 在收音机线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需要把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送到再下一级,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电路,其中a、b应选择的元件是 (  )
A.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B.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C.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D.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图6
四、电感器、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解析 电容器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这样的电容器电容较小,所以a处放电容较小的电容器,电感线圈在该电路中要求起到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b处接一个高频扼流圈,D对.
答案 D
课堂要点小结
电容器和电感器在,
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1
2
3
自我检测
1.(对容抗的理解)如图7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大时 (  )
A.电容器电容增大 B.电容器电容减小
C.灯变暗 D.灯变亮
图7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外加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无关,选项A、B错误.
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大时,电容器充、放电的速度加快,电容器的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灯变亮,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
2
3
1
2
3

图8
1
2
3
灯泡的电阻R是一定的,电流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I2R)减小,灯泡变暗,选项C正确,D错误;
1
2
3
电压表与电感线圈并联,其示数为线圈两端的电压UL,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R,则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U=UL+UR,因UR=IR,故电流I减小时,UR减小,因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保持不变,故UL=U-UR增大,选项B正确.
答案 BC
1
2
3
3. (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如图9所示,三个灯泡相同,而且足够耐压,电源内阻忽略(两电源的电动势相同).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三个灯亮度相同,那么S接B时(  )
A.三个灯亮度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图9
1
2
3
解析 开关S接A时,甲、乙、丙三个支路均有交流电通过,开关S接B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电容器C“隔直流、通交流”;
电感线圈L“阻交流、通直流”;
R对交流电、直流电有相同的阻抗.可判断S接B时电路中I丙=0,
I甲不变,I乙增大;
又因为灯泡亮度与功率(P=I2R)成正比,所以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