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复习:专题2 氧气的制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复习:专题2 氧气的制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16:43: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华师大版) 独家期中专题复习:专题2 氧气的制取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反应物中没有氧元素,产物中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 )
A.加快 B.减慢 C.改变 D.不变
【答案】C
【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加快,也可以减慢。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在收集氧气前要装满水,然后倒置在水槽中
C.本实验不需要加热
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倒置于桌面上
【答案】D
【解析】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倒置于桌面上,氧气容易逸散到空气中。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应用和理解。氯酸钾分解时,没有使用催化剂只是反应速率慢,但加热时反应仍能发生;只要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是一定值,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2020八下·温州期末)在利用一定质量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纵坐标可能表示( )
A.水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双氧水的质量 D.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案】D
【解析】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双氧水的质量不断减小,而生成物水和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大,故A、B、D错误;
二氧化锰在实验中是催化剂,它的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
6.(2019八下·台州期末)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d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D
【解析】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氧气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故A错误;
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通入,故B错误;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表明该气体是氧气,故C错误;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d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故D正确。故选D。
7.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在收集氧气前要装满水后倒置在水槽中
C.本实验不需要加热
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倒置于桌面上
【答案】D
【解析】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倒置于桌面上,氧气很容易跑到空气中。
8.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按照密度判断是采用向上还是向下排气法;根据溶解性和能否与水反应判断可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9.如图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答案】B
【解析】若一开始有气泡就收集,会将装置中的空气收集进去,从而影响最终收集到氧气的纯度。
10.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④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氧气都需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用加热。过氧化氢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氯酸钾使用固固加热型装置。二者都是分解反应。
11.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答案】C
【解析】【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由于氧气逸散,所以反应后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由于残余固体的质量为cg中包含着二氧化锰,所以在计算质量的减少量时,必须是氯酸钾的质量加上二氧化锰的质量再减去残余固体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克,故选C。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1)催化剂虽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改变最终生成产物的质量;
(2)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氯酸钾的质量相等,无论是否加入催化剂,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A错误;
B.氯酸钾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因此不会开始加热就生成氧气,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可以加快了反应的速度,但最终a与b产生氧气的量相同,故C正确;
D.反应还没有开始,肯定不会产生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方法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________。
(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________不同。
【答案】(1)氮气(2)沸点
【解析】【分析】(1)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而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当液态空气的温度达到-196℃时,液氮会迅速汽化变成气体,而氧气还是液态,这样就将二者分离开来。
【解答】(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氮气。
(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沸点不同。
14.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 __(填序号);
①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
(2)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__ __、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答案】②;过滤;
【解析】(1)若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可能会影响药品及整个实验最终的成效;(2)对固液物质的分离往往采取过滤方法。
15.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 .
【答案】(1)A浓硫酸
(2)硝酸银溶液
【解析】(1)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因为气体要通过溶液,所以应从A管进入;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硝酸银溶液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制取装置可选用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
【答案】(1)AC(或AD);BC(或BD);(2)AE
【解析】(1)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属于固体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
(2)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所以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有酒精灯的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7.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 __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_ __。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 __。
【答案】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BC;
【解析】由表格中观察出变量是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研究的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过滤操作中只需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__,A装置中的集气装置b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的气体。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备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MnO2起________作用,加快了H2O2的分解。
【答案】(1)长颈漏斗,大;(2)2H2O22H2O+O2↑;催化
【解析】(1)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a为长颈漏斗;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大;
(2)过氧化氢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催化.
三、解答题
19.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____________
【答案】4.8g剩余物质:KCl、MnO2,m(KCl)=7.45g,m(MnO2)=2.75g
【解析】(1)由题意知,固体减少量即为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故填:4.8g
(2)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所以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4.8g-7.45g=2.75g答:反应后生成氧气4.8g,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75g。故填:剩余物质:KCl、MnO2,m(KCl)=7.45g,m(MnO2)=2.75g
20.某同学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催化剂
(2)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产生的氧气的质量=20g+0.5g-19.7g=0.8g
2H2O22H2O+O2↑
6832
20g·x0.8g
68∶(20g·x)=32∶0.8g
x=8.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
(3)_35.3
设需该溶液的质量为yg
yg·8.5%=100g×3%
y=35.3
【解析】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要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先明确已知条件,该物质必须是纯净的而且是完全反应的物质,若找不到上述要求的物质,则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增加或减少的质量,上述题目中减少的物质就是氧气,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溶液配制题的计算需抓住不变量,即溶质不变,然后列式计算。
21.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1)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现有500克质量分数为3.4%的双氧水。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_______克?
【答案】不用加热、操作简易8g
【解析】(1)方法一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制取氧气,方法二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常温下制取氧气,故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不用加热、操作简易。
(2)设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答: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8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华师大版) 独家期中专题复习:专题2 氧气的制取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 )
A.加快 B.减慢 C.改变 D.不变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在收集氧气前要装满水,然后倒置在水槽中
C.本实验不需要加热
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倒置于桌面上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5.(2020八下·温州期末)在利用一定质量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纵坐标可能表示( )
A.水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双氧水的质量 D.二氧化锰的质量
6.(2019八下·台州期末)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d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7.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在收集氧气前要装满水后倒置在水槽中
C.本实验不需要加热
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倒置于桌面上
8.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9.如图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10.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④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方法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________。
(2)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两者的________不同。
14.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 __(填序号);
①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
(2)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__ __、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15.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 .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制取装置可选用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
17.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 __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_ __。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 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仪器a名称是_________,A装置中的集气装置b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的气体。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备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MnO2起________作用,加快了H2O2的分解。
三、解答题
19.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____________
20.某同学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1.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1)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现有500克质量分数为3.4%的双氧水。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_______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