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4、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5、下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化学式为NH3
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7、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②表示阳离子
C.③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电子
D.由④可知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8、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9、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某小组同学记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金属汞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符号是Mo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 D.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12、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性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该同学归纳不正确的是( )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②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③工业上制氧气时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使两者分离;
④托盘天平可精确到 0.1g;
⑤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13、富硒茶,加铁酱油中的“硒”和“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二、填空题。
14、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糖溶于水后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 .
15、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1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C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下表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一条排列规律是:_________
17、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②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③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是 。
1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19、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则钙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三、实验题。
20、王刚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1所示)。
(1)蓝墨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探究二: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3)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按 的顺序先后变成
色。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5)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这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2021—2022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D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3、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C
4、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答案】A
5、下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化学式为NH3
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
【答案】B、
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7、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②表示阳离子
C.③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电子
D.由④可知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答案】C
8、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答案】B、
9、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某小组同学记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金属汞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答案】B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符号是Mo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 D.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答案】B、
12、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性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该同学归纳不正确的是( )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②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③工业上制氧气时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使两者分离;
④托盘天平可精确到 0.1g;
⑤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答案】B
13、富硒茶,加铁酱油中的“硒”和“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二、填空题。
14、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糖溶于水后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 .
【答案】C; 电解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15、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答案】1.328×10-25
1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C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下表列出了一些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一条排列规律是:_________
【答案】AB 质子数相同 B 8 Cl- MgCl2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或同一周期,由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
17、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②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③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是 。
【解答】①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②水分子; ③氧元素。
1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答案】(1)分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6)质子和电子 (7)质子和中子
19、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则钙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答案】40.08 失去2 四
三、实验题。
20、王刚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溶液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1所示)。
(1)蓝墨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探究二: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3)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按 的顺序先后变成
色。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5)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这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答案】(1)混合物 (2)①② (3)C、B、A;红
(4)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5)浓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