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1(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1(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2 06: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1(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描述中,参考系选取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水 B.“地球公转”的参考系是地球
C.“钟表的时针转动”的参考系是表盘 D.“太阳东升西落”的参考系是太阳
2.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山的运动
B.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C.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
3.在“探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被打点的纸带上有一段如图所示,0、1、2、3、4为连续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  )
A.实验时,纸带的右端与重物相连
B.实验中应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C.2点的瞬时速度只可用0、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
D.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比0、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2点的瞬时速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位置变化越快,速度越大
B.高铁速度很快,任何时刻都不能看做质点
C.检测新冠病毒是否变异时可以把病毒看成质点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5.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观察的
D.无论取什么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都是一样的
6.运动员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蹦床弹到距地面5 m高处,蹦床离地面1 m,坐标原点定在蹦床处,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开始下落点、地面、弹到的最高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 m,0,5 m B.3 m,-1 m,4 m
C.0,4 m,-1 m D.4 m,-1 m,5 m
7.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 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
B.超声波的速度v声=
C.物体的平均速度
D.物体的平均速度
8.下列情况中,可将画线的物体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的位置变化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运动情况
9.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B.某人用15s跑完100m
C.李明同学每天早上6:00起床
D.由北京开往上海的某次列车于19:28从北京站开出
10.一列长100m的火车加速通过长1000m的桥梁,列车刚上桥时的速度为10m/s,完全离开桥梁时的速度为1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火车过桥运动时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
B.火车上的乘客看见路轨后退的参考系是火车
C.火车刚上桥时的速度10m/s为瞬时速度
D.火车完全离开桥梁时的速度12m/s为平均速度
1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增大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12.关于“理想化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B.“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C.“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D.“质点” 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简化”,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实际存在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40分)
13.试在右图所示的时间轴上表示出下列时刻和时间间隔
(1)第3s末;
(2)第5s内;
(3)第2s初;
(4)前2s内;
(5)第2s末到第6s初
14.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求该质点
(1)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2)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
15.一个物体以3m/s向东运动2s,接着以2m/s的速度向北运动4s:
(1)求物体的位移大小;
(2)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3)物体的平均速率。
16.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质点在0~8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2)求出质点在0~8s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3)求出质点在0~4s、4~8s内的速度。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地面,A错误;
B.“地球公转”的参考系是太阳,B错误;
C.“钟表的时针转动”的参考系是表盘,C正确;
D.“太阳东升西落”的参考系是地球,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行驶的船为参考系来描述山的运动,A错误;
B.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B错误;
C.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时才可以看作质点,C错误;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肢体动作对成绩有影响,故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纸带从左到右点间距逐渐增加,可知实验时,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选项A错误;
B.实验中要计算某计数点的速度,只需要测出与该点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即可,选项B错误;
CD.2点的瞬时速度可用0、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也可用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但是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比0、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2点的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物体位置变化越快,速度越大,A正确;
B.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结果有无影响,与物体速度无关,B错误;
C.检测新冠病毒是否变异时,要仔细研究病毒的大小、形状等,则不能将病毒看做质点,C错误;
D.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考系,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A.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不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B正确;
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列车为参考系来观察的,C错误;
D.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坐标原点定在蹦床处,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蹦床离地面1 m,运动员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在坐标原点的上方3m处,则开始下落点的位置坐标是3m;地面距离坐标原点是1m,在坐标原点的下方,所以地面的位置坐标是 1m;运动员被蹦床弹到距离地面5m高处,此时运动员在坐标原点的上方4m处,所以运动员弹到最高点的位置坐标是4m,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D
【详解】
AB.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故AB错误;
CD.由题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
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ACD
【详解】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的位置变化时,小孩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小孩看作质点,故A正确;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时,手榴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手榴弹看作质点,故C正确;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运动情况时,卫星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可以将卫星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ACD。
9.CD
【详解】
A.“五百年”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
B.某人用15s跑完100m,“15s”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
C.李明同学每天早上6:00起床,“6:00”指的是时刻,选项C正确;
D.由北京开往上海的某次列车于19:28从北京站开出,“19:28”指的是时刻,选项D正确。
故选CD。
10.BC
【详解】
A.研究火车过桥运动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选项A错误;
B.火车上的乘客看见路轨后退的参考系是火车,选项B正确;
C.火车刚上桥时的速度10m/s为瞬时速度,选项C正确;
D.火车完全离开桥梁时的速度12m/s为瞬时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BC。
11.AD
【详解】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A正确;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但速度不一定是负值,B错误;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C错误;
D.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D正确;
故选AD。
12.ABC
【详解】
A BC.“理想化模型”的四个特点
(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得以简化或为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3)“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故的一种近似反映。
(4)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ABC正确;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D错误。
故选ABC。
13.略
【解析】
【详解】
(1)第3s末;
(2)第5s内;
(3)第2s初;
(4)前2s内;
(5)第2s末到第6s初
14.(1);(2)
【详解】
(1)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当t=2s时
负号说明此时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当t=0时
当t=2s时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说明平均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5.(1)10m;(2);(3)
【详解】
(1)物体向东运动的位移
物体向北运动的位移
物体位移大小为
(2)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3)物体的路程
则物体的平均速率
16.(1)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6秒末回到出发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2),;(3),向东,,向西
【详解】
(1)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东
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
6秒末回到出发点
做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向西
(2)0~8s时间内的位移
质点在0~4s时间内位移为
质点在4~8s时间内位移为
则质点在0~8s时间内的路程为
(3)质点在0~4s内的速度为
向东
4~8s内的速度
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