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2 07:28:37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度上学期河南省高一年级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通“警”,其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右边从攴,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己敲打自己,义为
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
可见,敬的本义,不是对待别人的态度,而是对待自己的要求,是自己端正自己,让自己警醒
起来,《论语·宪问》说“修已以撒”。《周易·卷一·坤卦第二》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麟|敬义立而德不孤”这说的是厚德戟物的博大气象,是君子贤人的深厚本怀。
毋不敬!”这句类似咒语的箴言,来自《礼记·曲礼上第一》,这也是《礼记》开宗明义的第一
句话。敬,首先是敬天、敬地、敬神、敬祖、互敬,但最重要的是自敬。所以,“毋不敬”这句话的第
要义是不要不敬重自己
敬,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与之最相关的,是礼。汉代的郑玄在注解“毋不敬”这三个字的时
候,用了四个字“礼主于敬”。这前三个字和后四个字,共同构成了中国历代礼乐教育的至理名
槃言“散礼”和“礼敬”。有敬才能有礼,礼是为了敬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崇尚”礼乐的社会,也就是说是以礼乐为“理想”的社会,而不一定
鄱就是完关“实现”了礼乐理想的社会。这如同当今社会倡导崇尚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不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复兴了一样。在古人看来,礼和乐,互为补充,
惭如同天和地,互为照应,正是这二者,天经地义地维系着家国天下的平安秩序
在古代社会,敬与不敬,是孝与不孝的问题是诚与不诚的问题,是君子还是小人的问题,但
问題还远不止于此。古人之所以对敬这个问题特别敬重和敬畏,根本的原因在于,敬与不敬,不
只是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而首先是关乎自身究竟是人还是畜生的问题,所以一点也马虎不得。
这才是古代人与现代人对待敬的最大不同。
在《礼记·檀弓上第三》中,子路引用孔子的话说:“吾闻诸夫子……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
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如此强调敬在祭礼中的主导作用,其实具有某种警示世
人的意味。人们不禁要反问:如果不能像孔予所说的这样’如果在参加祭礼的时候缺乏敬畏.
乃至玩世不恭,那会怎么样呢 历史的教训是不能敬者,败以取祸!这也就是说,这可不是
闹着玩的,在祭礼上不敬,比待人接物不敬,更加危险!不只是关乎是人还是富生的道义问题
而且是关乎生或者死的生命问题!
怎样避免失敬之祸,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是一个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面对的
人生课題。怎样才能做到敬 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修己”,孟子给岀的答蒙是“存心”。这两位圣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2021~2022年度上学期河南省高一年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
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后者决定前者”错,参见
有敬才能有礼,礼是为了敬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
因果论证”错,前后不构成因果
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
亍推断的能力。A项,强加因果关系
项,“敬与不敬”不仅仅指的是“孝与不孝、诚与不诚、君
文中说“问题还远不
C项,条件关系不严密。“修己”或“存心”分别是孔子和孟子给出的答案,还有《礼
的答案,这些仅仅
4.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书法、科技、音体美

校本课程”,文中未提及
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
的主要观
基本倾向的能力。A
果关系不严密
然说“参加托管班的近
家庭”“对于众多
家庭来说,暑期
是个好消息”,但并不意味着只是“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学生暑期·看护难'的问题”。B项,“最终使它们消
据。D项,选项所述对高质量托管服务的要求是材料二作者的观点,不是教育部通知的要求
文明办等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各类场
所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其中武侯区托管费用由区财政补贴支持;③多地教育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精
设计课程
亚吉阳区由当地财政承担托管服务所产生的各种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
题区间在材料一由材料一第1段概括出第
点,由材料一第4、5段概括岀第②点,由材料一第6段概括出第③点,由材料
段概括出第④点
题时要注意信息的筛选和整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反衬了老大、老二的不孝”在文中没有涉
肖像描
通通的村民”“结实的身板却被生活抠成干瘪的核桃仁”,写出了他的朴素俭相

好睡不好
被揪成一坨一坨的”“遇到天气突变,抠爷就忍不住拨
为座机电话打长途贵”,后来
儿也不节省,大方得很”;这些细
慈父形象
新闻”到风景,村人对老汉的评价,老伴的评价,都
他的勤劳节俭,他的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
物描写的文字片
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
般组织答案的步骤奴
步,指明小说
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第
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
物形象上,“痴呆的抠爷”竟然还能准时收看天气预报,是
的牵挂,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成功
亲形象
气预报这一细节描写,突
爱是人的一种
术效果上,这样开头,看似突兀,实则可以引起读者
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