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2 05: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欧洲太阳黑子研究中心推测,2020年为太阳黑子低谷期。太阳黑子不活跃,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影响。图1为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在太阳活动的低谷期,(  )
A.地球的气温会逐渐升高 B.极地附近的极光减少
C.我国东部旱涝灾害减少 D.无线电通信信号中断
2.据图推测,再过5~6年,我国东部(  )
①降水明显增加 ②降水明显减少 ③涝灾发生次数增多 ④旱灾发生次数增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2示意某区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3~5题。
图2
3.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及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河漫滩,流水侵蚀 B.冲积扇,流水侵蚀
C.冲积扇,流水堆积 D.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
4.甲、乙两地相比(  )
A.甲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浅 B.甲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
C.乙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深 D.乙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
5.图示区域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涝 B.地震 C.崩塌 D.滑坡、泥石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欧班列开行频次的增加,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图3为TCL波兰工厂的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6~8题。
图3
6.TCL企业在欧洲设立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市场响应能力 B.节省产品运输成本
C.获得低成本劳动力 D.利用当地先进技术
7.2016年以前TCL波兰工厂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产品类型单一 ②产品库存不足 ③仓储成本较高 ④产品质量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TCL波兰工厂能够增加多条组装生产线,主要得益于(  )
①市场需求扩大 ②厂区面积大幅扩大
③生产技术迅速提高 ④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4中相邻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据此完成9~11题。
图4
9.①地比④地(  )
A.地方时晚2小时 B.区时早2小时
C.地方时早22小时 D.区时晚22小时
10.当一艘轮船由西向东经过③地时(  )
A.日期减一天,区时不变 B.日期加一天,区时不变
C.日期减一天,区时加l小时 D.日期不变,区时不变
11.若某时刻①地地方时为2月5日23时,则2小时后(  )
A.①地地方时为2月5日24时 B.②地地方时为2月6日12时
C.③地地方时为2月6日2时 D.④地地方时为2月4日3时
图5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图5
12.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在甲、乙、丙、丁四处位置中,一年中长沙市昼长相近的是(  )
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
图6示意2021年元旦这天甲、乙、丙、丁四地的夜长状况。据此完成14~16题。
14.四地中位置最偏北的是(  )
图6
A.甲 B.乙 C.丙 D.丁
15.乙地该日(  )
A.日出东南方 B.昼夜平分
C.线速度为0 D.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16.该日之前的3个月内(  )
A.甲地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B.乙地昼长变化幅度最大
C.丙地夜长变化幅度最小 D.丁地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和陆地不同的物理性质。图7示意24时海岸附近气温,图8示意海陆分布。
 
图7      图8
(1)在图8中绘出B到A(17时~次日10时)时段近地面海洋和陆地的等压面。(2分)
(2)描述A到B时段海洋和陆地的等压面变化特点。(6分)
(3)依据图示原理,推测我国沿海地区在一天中的风向变化。(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中国农科院从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富碳农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该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已在国内全面展开。图9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图9
(1)指出“富碳农业”相比传统农业的区位条件变化。(4分)
(2)简析我国积极推广“富碳农业”的原因。(4分)
(3)说出我国发展“富碳农业”的积极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0中MSN表示晨昏线,虚线圈为极圈,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图10
(1)SN是___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说出其判断依据。(6分)
(2)指出此时的北京时间,并计算出全球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所占的比例。(4分)
(3)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和此后三个月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家住长沙的李先生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一楼的商品房,入住后发现该楼房中卧室3只在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才有阳光照入。图11为该楼房平面图。
图11
(1)指出在卧室3有阳光照入的这段时期内,该地日出日落的方位。(4分)
(2)在暑假期间为了减少阳光照射,判断卧室1与卧室2需拉窗帘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理由。(4分)
(3)简述在正午阳光照入房屋内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值之后的一个月内,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6分)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 6.A 7.B 8.D 9.C 10.D 11.C 12.B 13.D 14.C 15.A或B 16.A
17.(1)绘图如下:(2分)
(2)A时刻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之后至14时陆地等压面逐渐向近地面弯曲,海洋等压面逐渐向高空弯曲;14时至B时段,等压面弯曲度逐渐变小,B时刻等压面再次与海平面平行。(6分)
(3)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吹海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吹陆风。(4分)
18.(1)科技投入增加;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提高;受市场因素影响程度变大;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变小。(4分)
(2)我国是碳排放大国,碳减排的压力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压力大;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环境危机。(答出两点,4分)
(3)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保障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答出两点,4分)
19.(1)昏线(2分)依据:OQ线为零时经线,则图中MSN线右侧为黑夜,左侧为白昼,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SN线为从白昼向黑夜过渡的线,即昏线。(4分)
(2)北京时间:12:00。  比例:2/3。(4分)
(3)坐标:(23°26′N,120°E)。(2分)变化情况: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2分)
20.(1)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4分)
(2)差异:卧室1拉窗帘时间短于卧室2.(2分)理由:卧室1和卧室2窗户均朝南,暑假期间当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后,卧室1因有西侧阳台遮挡阳光,所以拉窗帘时长要短于卧室2。(2分)
(3)阳光照入房屋内面积最小的日期为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海口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后一个月内先变大后变小。(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