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锐角三角函数

文档属性

名称 31.1锐角三角函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8-10 10: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31.1锐角三角函数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1米
10米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在认真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之后,你就明白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具有特殊关系(勾股定理),两个锐角互余,那么直角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是否也有着特殊的关系呢
轮船在A处时,灯塔B位于它的北偏东35°的方向上,轮船向东航行5km到达C处,灯塔在轮船的正北方(图31-1),此时轮船距灯塔多少千米
A
B
C
35°


图31-1

1.画 A’B’C’,使它与 ABC相似.
2.量出A’C’, B’C’的长,并计算BC的长.
事实上,因为 A’B’C’∽ ABC ,所以 ,
从而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 的值,
就能求得BC的长.
我们每个人画出的三角形都和图31-1中的 ABC相似,但对应边的长却可能不相等,那我们得到的比值相等吗?为什么?
观察图31-3中的Rt△AB1C1、Rt△AB2C2和Rt△AB3C3,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Rt△AB1C1∽Rt△AB2C2∽Rt△AB3C3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在Rt△ABC中,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对边和邻边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
B2C2
AC2
B3C3
AC3
图31-3
我们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即
图31-4
  a
正切 30° 45° 60°
tana
图31-6
参照图31-5和31-6填表:
45°
A
B
C
图31-5
30°
A
B
C
60°
1
1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1米
10米

h=10×tan30o+1=
想一想
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
图31-4
这两个比值也都是唯一确定的,记作sin A和cos A,即
sin A=
cos A=
分别叫做∠A的正弦和余弦,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叫做锐角∠A的三角函数.
1、sinA 不是一个角 2、sinA不是 sin与A的乘积
3、 sinA 是一个比值 4、sinA 没有单位
理解定义:
1、你认为∠A的正弦、余弦的定义有什么
区别?
2、你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
sinA与 cosA的取值范围吗?
0<sin A<1,0<cos A<1
练习
1、求出下图所示的Rt△ABC中∠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15
8
sinA=
cosA=
tanA=
2、右图中∠ACB=90° ,CD⊥AB,指出∠A的对边、邻边,如果CD=5,AC=10,则sin∠ACD=? sin ∠DCB= ?
A
B
C
D
3、填表:
a三角函数 30o 45o 60o
sina
cosa
tana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30°+ 3tan30°— tan45°
(2)sin245°+ tan60°sin60°
解:(1)
(2)
(1)在△ABC中,∠B=90 ,BC=3,AC=4,则tanA= cosA=
小结
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探索与学习,你一定有好多的收获,你能把这些知识点加以收集与总结吗?
作业
1、课本P113—习题1~4.
2、阅读P114页“读一读”.
3、预习下一节内容.
4、准备一个科学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