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学本教学”设计
课题 世界的人种 课型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审核人
主讲人
课程标准: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1.掌握三大人种的外貌特点和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人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导入 【多媒体展示】播放收集的各种肤色的人种图片。学生认真观看感受,从中寻找差异。问:同学们见过外国人吗?谁愿意说一说,你第一次见过的外国人是啥样儿的?教师根据回答,引入新课,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也走向世界。世界这个大家庭色彩斑斓,人种多样各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板书:世界的人种)【多媒体展示】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情感,引出课题。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安排小组活动】好,为了充分发挥各位同学的聪明才智,比比看看哪些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强,现在按照学习小组(各小组组长负责协调汇总),依据导学单上提出的几个学程问题,先自学后互学,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快最好。最后我们分学程小组展示。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一 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差异(板书)主问题1: 世界上的居民分为哪三大人种?划分人种的依据是什么?三大人种各自有哪些特征?这些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1)读课本和资料,明确要求,独立思考,查找标注,将自主学习结果和想法记录在导学单上。(2)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惑标记,准备请教同组伙伴。第二步:互学提高(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按4、3、2、1号顺序将自己简画的长江干流图组内展示,并说出概况。每人要查找不足、展示长处、互学互评,纠错。2号将互学评价得分统计。 (2)汇总意见。组长汇总,总结方法和学习效果,提醒组内各成员不足和长处。 (3)展学准备。组长根据互学效果做好组员的展学分工,提出展学要求,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交互(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姿态恰当。 (2)各小组认真倾听,中途不得插话,待展示组展示完毕其他组成员可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时:要先说明前小组展示时出现的错误,做评价;再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纠正。每组展示,评价组不超过2个。(3)评价计分:组长记本组成员积分,课代表记展示组和补充者积分。教师在展示和补充评价后做生成性预设点拨,总结评价突出点和不足点。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利用学生对黄色人种的熟悉,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理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就是成功的。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小结归纳: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分析差异造成的原因。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二 三大人种的分布(板书)主问题2. 读图,找出三大人种分布的地区。 思考: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1)读课本和地图资料,明确要求,独立思考,将自主学习结果和想法记录在导学单上。(2)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惑标记,准备请教同组伙伴。第二步:互学提高(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按4、3、2、1号顺序将自己学习成果组内展示互学。每人要查找不足、展示长处、互学互评,纠错。2号将互学评价得分统计。 (2)汇总意见。组长汇总,总结方法和学习效果,提醒组内各成员不足和长处。 (3)展学准备。组长根据互学效果做好组员的展学分工,提出展学要求,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姿态恰当。 (2)各小组认真倾听,中途不得插话,待展示组展示完毕其他组成员可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时:要先说明前小组展示时出现的错误,做评价;再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纠正。每组展示,评价组不超过2个。(3)评价计分:组长记本组成员积分,课代表记展示组和补充者积分。教师在展示和补充评价后做生成性预设点拨,总结评价突出点和不足点。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三种人的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引导学生读图看图的方法和技巧。学习拓展知识能让学生联系实际,知道地理来源于生活,也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小结归纳: 二次备课
(二)达标检测部分第三学程:学习任务三 检测练习,当堂达标 【精选典型例题】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我国主要是________人种。2、以混血人种为主的大陆是 ( ) A、亚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北美大陆3、混血人种是 ( )A、另外的人种 B、该人种血液较浑浊 C、人种间通婚的结果 D、该人种皮肤变色4、印度南部的人种为 ( )①黄种人 ②白种人 ③黑种人 ④混血人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阿拉伯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 ( ) A、白种人,黄种人 B、黄种人、黑种人 C、黑种人、白种人 D、白种人、黑种人4、南亚居民大多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5、因纽特人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6、读右图完成以下要求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人种 A是 ,B是 ,C是 。(2)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有 、 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州;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东部,美洲的原住民和 洋沿岸因纽特人也是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分布最广是 洲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他们是殖民主义者从 洲贩运去的黑人后代。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达标(学法指导设计)(1)读清题意,明确要求,独立思考将自主学习结果和想法记录在导学单上。(2)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惑标记,准备请教同组伙伴。第二步:互学提高(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按4、3、2、1号顺序将自己学习成果组内展示。每人要查找不足、展示长处、互学互评,纠错。2号将互学评价得分统计。 (2)汇总意见。组长汇总,总结方法和学习效果,提醒组内各成员不足和长处。 (3)展学准备。组长根据互学效果做好组员的展学分工,提出展学要求,做好展讲准备。第三步:展学交流(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姿态恰当。 (2)各小组认真倾听,中途不得插话,待展示组展示完毕其他组成员可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时:要先说明前小组展示时出现的错误,做评价;再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纠正。每组展示,评价组不超过2个。(3)评价计分:组长记本组成员积分,课代表记展示组和补充者积分。教师在展示和补充评价后做生成性预设点拨,总结评价突出点和不足点。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联系典型题型,突出考察重点难点和解题方法,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