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4:22:14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单选题
1.(2021·广州)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 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 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2.(2021·重庆)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 是可再生能源 D.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3.(2021·平谷模拟)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4.(2021·中原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囱的方法
B. 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C.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 鼓励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能有效遏制雾霾天气
5.(2020·阜新)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 )
A. 煤焦油 B. 汽油 C. 柴油 D. 液化石油气
6.(2019九上·石首月考)石油被誉为“工业上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
B.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C. 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露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
D.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石油属于混合物
7.(2020九上·福田期末)天然气、石油、煤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化石燃料。下列有关煤的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煤饼做成蜂窝煤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 烧煤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CO
C. 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 煤在干馏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
二、综合题
8.(2021·抚顺)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9.(2021·北京)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0.(2021·江西)2021 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x
①氘和氚属于_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__。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________。(任写一种)
11.(2021·湘潭)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
(1)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__。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12.(2021·衡阳)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___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________。
(4)一定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______。
A.l:1:6
B.1:2:6
C.1:3:6
D.1:4:6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说法不符合题意;
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说法符合题意;
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而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据此解答。
2.【答案】 C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石油能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液体,不符合题意;
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D、“烟”是石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3.【答案】 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A。
【分析】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4.【答案】 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将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应该合理开采,故B不符合题意
C.减少塑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公交出行和步行,可以有效较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减少污染的措施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现状分析
C、根据白色污染的来源分析
D、根据减少汽车尾气的措施分析
5.【答案】 A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解析】【解答】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石油的分馏产品,进行分析。
6.【答案】 C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同时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不符合题意;
B、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和少量硫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C、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浪费,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混合物,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节制开采资源的好处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中类不变分析
C、根据石油燃烧污染大气分析
D、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7.【答案】 B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 将煤饼做成蜂窝煤燃烧时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烧煤(含有少量硫元素)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SO2气体,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 , 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显酸性,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在干馏(真空中高温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增加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就会充分,进行分析。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煤的干馏成分,进行分析。
二、综合题
8.【答案】 (1)石油;不可再生;调大;CH4+2O2 CO2+2H2O
(2)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
【分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

9.【答案】 (1)石油
(2)B,C
(3)MgO+CO2=MgCO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肼不含碳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故答案为:BC。
(3)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故填:MgO+CO2=MgCO3。
【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含有碳元素的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3)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

10.【答案】 (1)同种;1;易燃性(可燃性)
(2)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①氘和氚质子数均为1,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上表中x=1。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燃性(可燃性)。
(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
【分析】(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燃性(可燃性)。
(2)根据新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

11.【答案】 (1)温室效应
(2)不可再生
(3)太阳能
(4)C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4)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使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故A不正确;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也可以起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故B不正确;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根据化石燃料的来源进行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分析
12.【答案】 (1)不可再生
(2)煤
(3)氢能(合理即可)
(4)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图可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煤产生二氧化硫的含量高,故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3)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4)设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x:y:z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y):2z=1:4,(x+y):z=1:2。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两种物质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分析
(4)根据微粒个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单选题
1.(2021·广州)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 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 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 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答案】 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说法不符合题意;
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说法符合题意;
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而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据此解答。
2.(2021·重庆)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 是可再生能源 D.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答案】 C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石油能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液体,不符合题意;
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D、“烟”是石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3.(2021·平谷模拟)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答案】 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A。
【分析】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4.(2021·中原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应采取加高烟囱的方法
B. 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C.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 鼓励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能有效遏制雾霾天气
【答案】 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将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应该合理开采,故B不符合题意
C.减少塑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公交出行和步行,可以有效较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减少污染的措施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现状分析
C、根据白色污染的来源分析
D、根据减少汽车尾气的措施分析
5.(2020·阜新)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 )
A. 煤焦油 B. 汽油 C. 柴油 D. 液化石油气
【答案】 A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解析】【解答】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石油的分馏产品,进行分析。
6.(2019九上·石首月考)石油被誉为“工业上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
B.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C. 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露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
D.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石油属于混合物
【答案】 C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同时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节制开采海底石油,不符合题意;
B、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和少量硫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C、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浪费,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混合物,将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节制开采资源的好处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中类不变分析
C、根据石油燃烧污染大气分析
D、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7.(2020九上·福田期末)天然气、石油、煤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化石燃料。下列有关煤的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煤饼做成蜂窝煤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 烧煤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CO
C. 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 煤在干馏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
【答案】 B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 将煤饼做成蜂窝煤燃烧时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烧煤(含有少量硫元素)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SO2气体,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 , 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显酸性,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煤在干馏(真空中高温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增加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就会充分,进行分析。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煤的干馏成分,进行分析。
二、综合题
8.(2021·抚顺)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 (1)石油;不可再生;调大;CH4+2O2 CO2+2H2O
(2)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
【分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

9.(2021·北京)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石油
(2)B,C
(3)MgO+CO2=MgCO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正确。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肼不含碳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故答案为:BC。
(3)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故填:MgO+CO2=MgCO3。
【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含有碳元素的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3)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

10.(2021·江西)2021 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
(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x
①氘和氚属于_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________。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________。(任写一种)
【答案】 (1)同种;1;易燃性(可燃性)
(2)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①氘和氚质子数均为1,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上表中x=1。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燃性(可燃性)。
(2)“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核能外清洁能源还有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任写一种)。
【分析】(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燃性(可燃性)。
(2)根据新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

11.(2021·湘潭)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
(1)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__。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 (1)温室效应
(2)不可再生
(3)太阳能
(4)C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4)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使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故A不正确;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也可以起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故B不正确;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根据化石燃料的来源进行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分析
12.(2021·衡阳)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___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举例一种新能源________。
(4)一定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可能为______。
A.l:1:6
B.1:2:6
C.1:3:6
D.1:4:6
【答案】 (1)不可再生
(2)煤
(3)氢能(合理即可)
(4)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图可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煤产生二氧化硫的含量高,故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3)人们正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4)设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x:y:z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y):2z=1:4,(x+y):z=1:2。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两种物质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分析
(4)根据微粒个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