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4:31:42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重庆)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坚持绿色出行 B. 野外焚烧垃圾 C. 教科书循环使用 D.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答案】 B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垃圾不可漏天焚烧,会污染环境。
2.(2021·大庆模拟)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5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液氢和液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燃料加注时需严禁烟火
C. 液氢和液氧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D. 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 C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此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加注时若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说法不符合题意;
C、液氧具有助燃性,不能作为燃料,说法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B、根据燃烧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
C、根据液氧具有助燃性,不能作为燃料分析;
D、根据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3.(2021·苏州模拟)2020年3月,为加快氢能产业在苏州的发展,苏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局联合制定《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氢能燃料电池被视为车用锂电池的替代产品,下列关于氢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安全性好 B. 原料来源广泛 C. 清洁无污染 D. 热值高
【答案】 A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热值高,氢气可通过水电解得到,原料来源广泛,但是安全性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4.(2021·成华模拟)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稳定性 B. 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C. 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D.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答案】 C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墨做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C、焦炭冶炼金属,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碳单质具有稳定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焦炭具有还原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碳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来进行分析解答;
5.(2021·龙岗模拟)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和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B. 转化观:CO和CO2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能量观:燃烧属于剧烈氧化,放热;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吸热
D. 结构观: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 C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是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但是属于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转化关系分析
C、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分析
D、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分析
6.(2020九上·西丰期末)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B.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答案】 B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C60是只有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进行分析
7.(2021·哈尔滨)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D.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空气中氧气供给人类呼吸,氮气经固氮后做化工原料,空气在生产活动中有广泛的用途,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说法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并没有广泛使用,我们仍然要担心淡水资源短缺,说法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空气的作用分析;
B、根据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分析;
C、根据海水淡化成本高分析;
D、根据废旧电池的回收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8.(2021·海淀模拟)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 煤 B. 氢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 B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氢能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B。
【分析】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据此分析。
二、填空题
9.(2020九上·乐陵期中)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序号 A B C
实验装置
问题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 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_有关。
【答案】 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将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浓度
【考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用将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即使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10.(2021·房山模拟)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⑴在上述装置中,持续缓慢通入一定量干燥的CO2气体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d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CO2具有 性质。
⑵停止通CO2气体,在b处用酒精灯加热 化学方程式
【答案】 a中的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b中的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变红的紫色石蕊小花又变为紫色;;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产碳酸,碳酸为弱酸,显酸性,使得b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而a中的石蕊小花为干燥的,二氧化碳难以生成碳酸,因此其不会变色;
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③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④、之前生产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显酸性的物质被分解,体系不再显酸性,从而变红的紫色石蕊小花又变为紫色;
⑤、酸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1.(2021·铜仁)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 , 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1)长颈漏斗
(2);A
(3);BFEC;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A来制取。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其发生装置可选择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则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即选择装置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应该先制取二氧化碳,接着除杂,然后干燥,最后收集,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BFEC;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
(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
(3)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4)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2.(2021·青海)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O2与水反应有碳酸生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实验现象是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方程式为: ;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能使石蕊变色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色。
【分析】(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显酸性。

13.(2021·陆良模拟)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将该装置的长颈漏斗替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4)如下图所示,是验证二氧化碳进行的性质,实验中观察到瓶外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通过该实验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正
(3)可控制反应速度的快慢;C
(4)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会燃烧;b处纸条不变色,c处纸条变红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从集气瓶中逸出;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将该装置的长颈漏斗替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度的快慢;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可选C装置;
(4)瓶外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会燃烧;通过实验现象b处纸条不变色,c处纸条变红,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及酸的性质分析

四、综合题
14.(2021·启东模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一般用羊毛来制作毛笔的笔头,某种羊毛经过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物质的化学式为H2NCH2COOH,其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制作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
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朱砂墨的制作工艺中需用到硫化汞(HgS),硫化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宣纸的制作工艺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______。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于水。歙砚(砚台的一种)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试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________。(包括操作、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答案】 (1)7:12
(2)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HgS+O2 Hg+SO2
(3)B
(4)难溶;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H2NCH2COOH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2×2)=7:12。

(2)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②硫化汞(HgS)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HgS+O2 Hg+SO2。
(3)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是分离固液的操作,相当于B过滤。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难溶于水。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方案为: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硫化汞和氧气加热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分析
(3)根据固液分离的操作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

15.(2020九上·高阳期中)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填空。
(1)有人告诉你在屋里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你要告诉他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在水中________,所以水不能吸收煤气。
(2)能用氮气作为食品保鲜填充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一氧化碳;难溶解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3)引流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在水中难溶解,所以水不能吸收煤气,在屋里放一盆水不可以“预防煤气中毒”。
(2)能用氮气作为食品保鲜填充气的主要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3)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
16.(2021·大连模拟)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_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得到________等产品。
(2)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________。使煤充分燃烧的一种具体方法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__。
【答案】 (1)碳、氢;汽油、煤油、柴油等(合理即可)
(2)污染空气/污染环境;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合理即可)
(3)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1)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污染环境。使煤充分燃烧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吹入充足的空气等)。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分析】了解石油的组成和利用,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优点,熟悉常见新能源。

17.(2019九上·市中区月考)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1)石油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石油经过蒸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灯,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
(3)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等元素,100t含硫4%的煤完全燃烧,会向空气中排放________t二氧化硫。
【答案】 (1)混合物;物理
(2)
(3)8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石油的分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把各种成份加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2)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3)设生成SO2气体的质量为x
x=8t故答案为:(1)混合物,物理;(2) (3)8。
【分析】(1)根据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物而成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硫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硫的质量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重庆)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坚持绿色出行 B. 野外焚烧垃圾 C. 教科书循环使用 D.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2.(2021·大庆模拟)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5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液氢和液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燃料加注时需严禁烟火
C. 液氢和液氧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D. 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3.(2021·苏州模拟)2020年3月,为加快氢能产业在苏州的发展,苏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局联合制定《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氢能燃料电池被视为车用锂电池的替代产品,下列关于氢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安全性好 B. 原料来源广泛 C. 清洁无污染 D. 热值高
4.(2021·成华模拟)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稳定性 B. 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C. 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D.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5.(2021·龙岗模拟)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和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B. 转化观:CO和CO2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能量观:燃烧属于剧烈氧化,放热;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吸热
D. 结构观: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2020九上·西丰期末)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B.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7.(2021·哈尔滨)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D.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2021·海淀模拟)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 煤 B. 氢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二、填空题
9.(2020九上·乐陵期中)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序号 A B C
实验装置
问题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 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_有关。
10.(2021·房山模拟)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⑴在上述装置中,持续缓慢通入一定量干燥的CO2气体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d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CO2具有 性质。
⑵停止通CO2气体,在b处用酒精灯加热 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
11.(2021·铜仁)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 , 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
12.(2021·青海)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
13.(2021·陆良模拟)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将该装置的长颈漏斗替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4)如下图所示,是验证二氧化碳进行的性质,实验中观察到瓶外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通过该实验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14.(2021·启东模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一般用羊毛来制作毛笔的笔头,某种羊毛经过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物质的化学式为H2NCH2COOH,其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制作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
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朱砂墨的制作工艺中需用到硫化汞(HgS),硫化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宣纸的制作工艺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______。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于水。歙砚(砚台的一种)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试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________。(包括操作、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15.(2020九上·高阳期中)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填空。
(1)有人告诉你在屋里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你要告诉他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在水中________,所以水不能吸收煤气。
(2)能用氮气作为食品保鲜填充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6.(2021·大连模拟)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_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得到________等产品。
(2)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________。使煤充分燃烧的一种具体方法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__。
17.(2019九上·市中区月考)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1)石油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石油经过蒸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灯,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
(3)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等元素,100t含硫4%的煤完全燃烧,会向空气中排放________t二氧化硫。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垃圾不可漏天焚烧,会污染环境。
2.【答案】 C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此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加注时若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说法不符合题意;
C、液氧具有助燃性,不能作为燃料,说法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B、根据燃烧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
C、根据液氧具有助燃性,不能作为燃料分析;
D、根据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3.【答案】 A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热值高,氢气可通过水电解得到,原料来源广泛,但是安全性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4.【答案】 C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墨做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C、焦炭冶炼金属,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碳单质具有稳定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焦炭具有还原性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碳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来进行分析解答;
5.【答案】 C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是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但是属于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转化关系分析
C、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分析
D、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分析
6.【答案】 B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C60是只有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进行分析
7.【答案】 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空气中氧气供给人类呼吸,氮气经固氮后做化工原料,空气在生产活动中有广泛的用途,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说法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并没有广泛使用,我们仍然要担心淡水资源短缺,说法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空气的作用分析;
B、根据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分析;
C、根据海水淡化成本高分析;
D、根据废旧电池的回收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8.【答案】 B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氢能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B。
【分析】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据此分析。
二、填空题
9.【答案】 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将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浓度
【考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A、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用将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即使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C、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10.【答案】 a中的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b中的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变红的紫色石蕊小花又变为紫色;;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产碳酸,碳酸为弱酸,显酸性,使得b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而a中的石蕊小花为干燥的,二氧化碳难以生成碳酸,因此其不会变色;
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③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④、之前生产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显酸性的物质被分解,体系不再显酸性,从而变红的紫色石蕊小花又变为紫色;
⑤、酸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1.【答案】 (1)长颈漏斗
(2);A
(3);BFEC;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A来制取。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其发生装置可选择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则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即选择装置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应该先制取二氧化碳,接着除杂,然后干燥,最后收集,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BFEC;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
(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
(3)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4)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2.【答案】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O2与水反应有碳酸生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实验现象是蜡烛从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方程式为: ;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能使石蕊变色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色。
【分析】(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显酸性。

13.【答案】 (1)酒精灯
(2);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正
(3)可控制反应速度的快慢;C
(4)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会燃烧;b处纸条不变色,c处纸条变红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破裂;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从集气瓶中逸出;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将该装置的长颈漏斗替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度的快慢;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可选C装置;
(4)瓶外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会燃烧;通过实验现象b处纸条不变色,c处纸条变红,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及酸的性质分析

四、综合题
14.【答案】 (1)7:12
(2)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HgS+O2 Hg+SO2
(3)B
(4)难溶;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H2NCH2COOH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2×2)=7:12。

(2)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②硫化汞(HgS)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HgS+O2 Hg+SO2。
(3)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是分离固液的操作,相当于B过滤。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难溶于水。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方案为: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硫化汞和氧气加热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分析
(3)根据固液分离的操作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

15.【答案】 (1)一氧化碳;难溶解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3)引流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在水中难溶解,所以水不能吸收煤气,在屋里放一盆水不可以“预防煤气中毒”。
(2)能用氮气作为食品保鲜填充气的主要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3)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
16.【答案】 (1)碳、氢;汽油、煤油、柴油等(合理即可)
(2)污染空气/污染环境;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合理即可)
(3)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1)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污染环境。使煤充分燃烧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吹入充足的空气等)。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分析】了解石油的组成和利用,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优点,熟悉常见新能源。

17.【答案】 (1)混合物;物理
(2)
(3)8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石油的分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把各种成份加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2)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3)设生成SO2气体的质量为x
x=8t故答案为:(1)混合物,物理;(2) (3)8。
【分析】(1)根据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物而成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硫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硫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