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达标测试卷(基础A卷)(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达标测试卷(基础A卷)(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2 10: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达标测试卷
(基础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2.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
B.卫星芯片的制造
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
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3.课本中有一幅图片,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二字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
C.人们已掌握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4.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获得结论
5.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明亮 D.吹灭蜡烛后有一缕白烟冒出
6.下列操作不正确是( )
A. B. C. D.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全硼富勒烯团簇()有分子结构像中国红灯笼(如图)。属于 (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盐
9.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 二氧化碳
11.2021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开展30周年,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C.海水是纯净物 D.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2.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D.水为气态、液态时,分子在不断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不动
1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15.联合国把2019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16.如图是某饮料瓶上标签的部分说明,这里的“钙、镁、钠”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7.4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氦属于金属元素 B.氦的元素符号是He
C.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3g D.氦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定是溶液
B. 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 两种液体纯净物充分混合后一定能得到溶液
D.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1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B.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D.采用降温方法一定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0.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
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
④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
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45分。
21.(15分)如图中的①、②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D是一种元素的原子,则x=________。
(3)A是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2.(15分)如图所示,甲、乙是常用的净化水的过程图或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①自来水厂净化水时,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2)图乙是一个自制的简易净水器。A、B两层需要放置细沙或活性炭,根据净化材料特性,A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____(填“细沙”或“活性炭”)。
23.(15分)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______、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填“10mL”“50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
②用热水溶解
③加入更多的水
④用玻璃棒搅拌
三、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24.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7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漫步月面只是在月球表面行走,采集月壤只是月壤的位置发生改变,展示国旗只是在月球上将国旗展示出来,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点火返航的过程中燃料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卫星芯片的制造、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均涉及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C。
3.答案:D
解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因为太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看到了原子,还实现了原子的移动和排列,但排列出的“原子”二字用肉眼仍看不到,需要放大若干倍才能看到,A、B、C不符合题意;原子不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D符合题意。
4.答案:C
5.答案:A
解析: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现象是指实验过程中用感觉器官等能感受到的,实验结论则是对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加以分析、推理得到的观点、论断等。如A中“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稍倾斜,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B错误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竖直悬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C错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错误。
8.答案:A
解析:由全硼富勒烯团簇的化学式可知,全硼富勒烯团簇中只含有硼元素,属于单质。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D
解析: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A错误;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否则会造成污染,B错误;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错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D正确。
12.答案:B
解析:该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可起过滤作用,活性炭起吸附作用,不能将硬水软化,得到的水不是纯净水,只有B正确。
13.答案:B
解析:A、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话说法不科学,虽然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而且是特别多的,但是绝大部分是海水、冰川等不好直接利用的,真正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故错误;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反应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错误;
D、水分子是微观粒子,它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在气态、液态、固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能观察到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正确;由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助燃,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证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由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由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可以推算出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A、B、C的说法虽然正确,但都不是可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氦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氦的元素符号是He,B正确;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单位不是“g”,C错误;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已经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D错误。
18.答案:D
19.答案:C
解析:由于选项没有指明温度,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A错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可能采用増加溶质的方法,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正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采用降温方法不一定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错误。
20.答案:D
解析: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示数可知,当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时,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示数,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如果仅用20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将20g砝码放在左盘;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21.答案:(1)原子的质子数
(2)8
(3)活泼
(4)Cl、
解析:(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8=2+8+x,x=8。
(3)A是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可知氟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其粒子符号分别是Cl、。
22.答案:(1)①D;②煮沸
(2)活性炭
解析:(1)①自来水厂净化水时,没有使用蒸馏这种净水方法。②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2)题干中所给的小卵石、细沙都起过滤作用,过滤所用材料的颗粒大小应由大到小,先用小卵石过滤掉颗粒比较大的杂质,再用细沙过滤掉颗粒比较小的杂质,所以B层应该放入细沙,最后A层放置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23.答案:(1)称量
(2)砝码和药品位置放反了(或仰视读数);偏小
(3)50mL;胶头滴管
(4)①②④
解析:(1)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该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称量硝酸钾,会造成所称硝酸钾质量偏小,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该同学用量筒量取水仰视读数,溶剂质量偏大,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需要水的质量为,量筒选用量程相近的,即50mL,量取过程中,还需要胶头滴管;
(4)根据生活经验,影响硝酸钾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硝酸钾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大硝酸钾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硝酸钾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
24.答案:(1)50%
(2)40%
解析:(1)由图像知A点时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剂的质量为50g,故此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100g-50g=50g,溶质质量分数。
(2)由图像知B点时溶液的质量为130g,溶剂的质量为50g,此时溶质质量=130g-50g=80g,再加入70g水,此时溶液的质量变为130g+70g=200g,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