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图中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纺织,会煮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观察下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的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3.如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列历史故事与大禹有关的是(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舜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下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下侧材料说明,华夏民族的形成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A.错综复杂 B.杂居交汇 C.多元一体 D.扩张征服
6.《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表明在传说的神农氏时代,中国已经( )
①能够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 ②会制造生产工具 ③出现原始农业生产 ④发明弓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下面流程图标题的是( )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禅让制的实行 C.华夏族的形成 D.各部族的统一
8.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9.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舜的故事:孝感动天 大禹治水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10.“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对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初祖)的是
A.尧、舜、禹 B.炎帝和黄帝 C.仓颉和伶伦 D.隶首和嫘祖
1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2.如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种植水稻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13.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14.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A.传说是不可信 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D.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
15.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选举制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下列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1)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职权?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你认为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第一个推行该制度的人物是谁?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图中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纺织,会煮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慢慢形成华夏族,①符合题意;传说中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②③符合题意;炎帝发明纺织,会煮盐,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
2.观察下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的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答案】C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与长江流域,便于生存,孕育了中华远古文明,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并不是无规律的分布,且适应性不强,主要集中生活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C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3.如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列历史故事与大禹有关的是(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舜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禹领导人民治理水患,造福人类,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A项正确;品德高尚,让位给舜是尧的事迹,排除B项;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是黄帝的成就,排除C项;发明耒耜,教民农耕是炎帝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下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答案】C
【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而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C项正确;ABD项不是“炎黄子孙”说法的主要来源,排除ABD项。故选C。
5.下侧材料说明,华夏民族的形成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A.错综复杂 B.杂居交汇 C.多元一体 D.扩张征服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后,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华夏族主体。这说明华夏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故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多元一体,C项正确;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6.《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表明在传说的神农氏时代,中国已经( )
①能够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 ②会制造生产工具 ③出现原始农业生产 ④发明弓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知,神农就开始教民农作,原因是人口多而食物不足,表明在传说的神农氏时代,中国已经能够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会制造生产工具,出现原始农业生产,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发明弓箭,与材料无关。馊排除。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下面流程图标题的是( )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禅让制的实行 C.华夏族的形成 D.各部族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结成联盟后,尧、舜、禹时期,采用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所以说流程图显示了禅让制的形成。B项正确;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排除A项;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排除C项;各部族的统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
8.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可得出这些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体现出的核心是农耕文明,A项正确;从材料中农业生产中不能反映平等,排除B项;神话传说只是载体,不是核心,排除C;材料反映农耕,不是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排除D。
9.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舜的故事:孝感动天 大禹治水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两则故事中兼有的内容都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品质,图一体现的是孝的品质,图二体现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集体主义精神。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原始农业的兴起,故A不符合题意;只有第二幅图才能体现与洪水作斗争的,图一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袭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对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初祖)的是
A.尧、舜、禹 B.炎帝和黄帝 C.仓颉和伶伦 D.隶首和嫘祖
【答案】B
【解析】概括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项B符合题意;尧舜禹是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仓颉也称苍颉,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嫘祖是黄帝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隶首是黄帝史官,始作算数。嫘祖是黄帝的元妃,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是:大约四五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者许多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故D符合题意;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仅是历史事件,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在材料中未涉及,仅是一个事实,不是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说法片面,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如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种植水稻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传说中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因此大禹陵的修建是为了纪念大禹治理水患,造福人类。B正确;ACD项与其无关,排除。
13.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C
【解析】根据“黄帝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可知,这次战役是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阪泉之战是黄帝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C正确;涿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A错误;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B错误;巨鹿之战是项羽消灭秦军主力的战争。D错误。综上故选C。
14.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A.传说是不可信 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C.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 D.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考古发现印证了远古传说中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这一历史事实,结合所学可知,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真实,可与考古发掘互相印证,C符合题意;考古发掘证实远古传说中的某些历史资料是可信的,A不符合题意;传说毕竟是口耳相传的内容,不能和历史事实对等,B不符合题意;对于远古传说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应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5.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选举制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舜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在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开始于夏朝启,排除;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选举制是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排除。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下列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1)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职权?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你认为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地点:黄河流域。职权:部落联盟首领。
(2)制度:“禅让制”。特点:民主推荐。
(3)启示: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是部落联盟首领。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尧”、“舜”是部落联盟首领;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可知,尧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的舜,反映了古代的“禅让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禅让制是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其特点是民主推荐;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尧舜禹时代,联系禅让制的特点解答此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第一个推行该制度的人物是谁?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案】(1)黄帝。
(2)涿鹿之战。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禅让制。尧。
(4)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黄河流域;都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都有高尚的品德,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后人的敬仰。
【解析】(1)根据“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并结合所学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平定蚩尤乱指的是涿鹿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炎黄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这场战争使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根据“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禅让制。第一个推行该制度的是尧。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轩辕、尧和舜等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都生活在黄河流域;都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而且都有高尚的品德,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后人的敬仰。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