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出土于殷墟的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B项是后母戊鼎,B项正确;ACD项不是最大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2.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历史文物共同反映了( )
荥阳出土的5000千年前的丝织品残片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玉刀 妇好鸮尊
A.河南文化、悠久灿烂 B.文明起源、皆出中原
C.中外文明、交流频繁 D.丝织工艺、世界领先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三幅图片反映的文明成就均出自河南,且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故体现了河南文化悠久灿烂。A项正确;B选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历史真实,排除B项;三幅图片均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D选项的结论只符合第一幅图片,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面表格中的文字(括号内文字除外)属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这些文字是 ( )
( ) ( ) ( )
( ) ( )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和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A项正确;小篆是秦统一后实行的,B项错误;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C项错误;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A项。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古代神话传说都发生于河南 B.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文明成就 D.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所反映的都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如炎帝、二里头文明、甲骨文等,这些都在河南,反映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故D项正确;甲骨文并不是神话,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奴隶主贵族生活奢侈,故排除B项;轩辕故里与原始社会有关,与早期国家的产生和文明成就不符,故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与题干“巨鼎”相符,故A项正确;青铜立人像和青铜神树属于“三星堆”文化的代表,是商周时期成都平原上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与题干“出土于我国河南”不符,排除BC项;商代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与题干“巨鼎”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甲骨文中的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 )
A.所有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夏朝开始
C.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汉字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甲骨文中的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致意思,甲骨文中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是因为我们现在一部分文字都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与原来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文字沿袭下来。说明汉字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7.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服务于王室、贵族,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因此青铜器在此时是政治权利的象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故选择B。
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代的珍贵史料。因此,甲骨文不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故选D项;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表述正确,排除ABC项。
9.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①正确;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等,②排除;司母戊鼎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不是四羊方尊,③排除;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④正确。故选A。
10.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后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所以C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西周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在题干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1.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选项“图一司母戊鼎、图二甲骨文、图三殷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可知“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的表述是错误的,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不错的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①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②王陵区的存在;③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④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有了宫城,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出土于安阳的殷墟,且青铜器上有文字,商周时期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商周时期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在古代,人们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之外,还被用作( )
A.乐器 B.盛水器皿 C.装饰品 D.食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 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钟鸣鼎食”的意思是在高雅的音乐声中,用鼎煮食物来吃。因此,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食器,故D正确;ABC三项的内容综上可知,均不正确;故选D。
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D正确;A与题干无关,排除;B只是客观现象,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
15.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从“追颂祖先功德”“记述个人业绩”“希冀子孙保用”看,周人重视周人的历史传承,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所说铭文有字数、语句的变化,未见字体的变化,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D排除。故选择B。
二、非选择题
1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仔细观察后,你能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2)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殷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对研究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3)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想一想这件青铜器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1)半坡居民;彩陶制作水平较高;能用原始符号表达;具有一定的原始审美观。
(2)甲骨文;商朝。
(3)司母戊鼎;说明商朝国力的强盛;商朝青铜冶炼技术的精湛。
(4)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
【解析】(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可知,是半坡居民制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属于有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彩陶制作水平较高,能用原始符号表达,具有一定的原始审美观等。
(2)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以及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3)根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司母戊鼎图。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根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告诉我们,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在文字产生前,人们经常用结绳的方法来帮助记事,约定成俗。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材料二 半坡出土的彩陶盆,盆边上刻画着表示某种特定含义的白色符号。这些符号虽然不能称为文字,但它具有汉字的笔画形状,其中有些已接近甲骨文。我们的文字就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1)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它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2)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曾用哪两种方式来记事?
(3)结合现实说明汉字产生的重要性。
【答案】(1)甲骨文。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使我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2)结绳记事和刻画记事。
(3)汉字不仅是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解析】(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最古老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第二问: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字形结构,是汉字形成、发展重要阶段。此外,甲骨文的出现标志我国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曾用结绳记事和刻画记事法来记事。
(3)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汉字延续到今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记录和鉴证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是联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2.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历史文物共同反映了( )
荥阳出土的5000千年前的丝织品残片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玉刀 妇好鸮尊
A.河南文化、悠久灿烂 B.文明起源、皆出中原
C.中外文明、交流频繁 D.丝织工艺、世界领先
3.下面表格中的文字(括号内文字除外)属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这些文字是 ( )
( ) ( ) ( )
( ) ( )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古代神话传说都发生于河南 B.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文明成就 D.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5.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6.“甲骨文中的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 )
A.所有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夏朝开始
C.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汉字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
7.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
9.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0.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11.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12.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①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②王陵区的存在;③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④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13.在古代,人们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之外,还被用作( )
A.乐器 B.盛水器皿 C.装饰品 D.食器
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15.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二、非选择题
1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仔细观察后,你能获得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2)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殷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对研究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3)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想一想这件青铜器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在文字产生前,人们经常用结绳的方法来帮助记事,约定成俗。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材料二 半坡出土的彩陶盆,盆边上刻画着表示某种特定含义的白色符号。这些符号虽然不能称为文字,但它具有汉字的笔画形状,其中有些已接近甲骨文。我们的文字就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1)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它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2)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曾用哪两种方式来记事?
(3)结合现实说明汉字产生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