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小说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名利和回报的精神,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格魅力。
难点: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自主突破】
1.字音
慷慨( ) 薰衣草( ) 干涸( ) 废墟( ) 坍塌( ) 戳( )
山毛榉( ) 帐篷( ) 酬劳( ) 呼啸( ) 刨根问底( )
2.词义
【干涸】____________________ 【坍塌】___________________
【造就】___________________ 【硬朗】___________________
【溜达】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刨根问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4.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层次内容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1913年)
再访牧羊人(时隔6年,1919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完成问题。
文章以什么为顺序?叙述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牧羊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他是一个 的人”说说你的看法,并且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首尾呼应。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gù) 坍塌(tān) 酬劳 无边无迹
B.戳破(chuō) 滚烫(tāng) 溜达稀稀拉拉
C.流淌(tǎng) 微薄(bó) 琢磨刨根问底
D.废墟(xū) 水渠(qú) 呼啸东到西歪
2.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战争并没有_______(扰乱 干扰)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
(2)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_______(游荡 转悠)了一整天。
(3)以前那种_______(猛烈 剧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声音。
(4)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_______(舒服 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方面我实在沉默寡言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
B.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散发着盎然生机。
C.我们平时应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D.春日,和风拂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B.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当代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应投身于同心筑梦的伟大奋斗和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②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③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④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⑤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很幸福、舒适。
⑥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
A.④⑤①⑥③② B.④⑤①③⑥②
C.④⑤①③②⑥ D.⑤④①③⑥②
6.按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并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例句]树木——苍苍的树木,还在和花草闲聊,请不要将他们分离好吗?
(1)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至“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部分,回答问题。
7.根据以上语段描述的内容,简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写法或内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牧羊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字音
慷慨(kāng kǎi) 薰衣草(xūn) 干涸(hé) 废墟(xū) 坍塌(tān) 戳(chuō)
山毛榉(jǔ) 帐篷(péng) 酬劳(chóu) 呼啸(xiào) 刨根问底(páo)
2.词义
【干涸】干枯,没有水。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硬朗】(老人)身体健壮。
【溜达】散步,闲走。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3.文章写“我”三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法指导:勾画文章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事件,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1913年,初遇牧羊人,画面一:废弃的村庄,河流干涸;
1919年(过了一年,军队里待了五年)再访牧羊人,画面二:大片树林,溪水重现;
1945年,最后一次相见,画面三:充满活力的乡村,人们过着幸福生活。
4.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层次内容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1913年) 放羊、为“我”打水、挑橡子、种橡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机:荒野无际、泉眼干涸、房屋倒塌,环境恶劣。
再访牧羊人(时隔6年,1919年) 身体更矫健,减少羊群数量,改养蜜蜂,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寡言。 萌发生机:橡树、山毛榉树、白桦树蔚然成林,河床开始有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自己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改观,生机盎然:建起干净的农舍、泉水源源不断、人们过着幸福生活
【合作探究】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赞扬了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明确:牧羊人是一个沉默寡言、充满自信、爱干净、外表整洁、一丝不苟、意志果断、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慷慨无私的人。
依据:“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他显得自信、平和”“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几句话表现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3.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4.明确: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得结构更严谨。
5.示例一:我们应该学习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分力量。
示例二: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爱惜每一块草坪,爱护公共财物,每年种下一棵树,美化家乡环境。
示例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比如“垃圾分类”、“节约水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筷子、塑料袋等”……提倡绿色环保理念,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课后练习】
1.C 2.(1)扰乱 (2)转悠 (3)猛烈 (4)舒适
3.A 4.D 5.B
6.(1)荡漾的河水,还在和小鱼游玩,请不要破坏他们的友谊好吗? (2)缤纷的花朵,还在和蝴蝶嬉戏,请静静地倾听他们的笑声好吗?
7.从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的回答与态度可知,他是一个单纯而勤劳的人。他在遭遇失子丧妻的不幸后,独自一人从山下的农场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牧羊植树,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始终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
8.(1)运用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牧羊人种橡子时的仔细认真,表达了“我”对他的赞美之情。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出白桦树茁壮生长的状态。
9.“这”指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
10.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启示人们: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拥有美丽富饶的家园。只要愿意,敢于实践、坚持不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创造奇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