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2 11:36:4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2.(2021·雅安模拟)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3.(2020八上·北京月考)如图是同一棵杜鹃花的两张照片。请结合图片分析,拍摄乙照片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机适当靠近杜鹃花,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杜鹃花,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杜鹃花,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杜鹃花,镜头略向内缩
4.(2020八下·北镇期末)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5.(2020八上·梅河口期末)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潜望镜
6.(2020八上·莲湖期末)如图甲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映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放映时,胶片应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白色银幕是为了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
7.(2021·枣庄)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8.(2021·自贡模拟)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的做法是(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9.(2020八上·南宁期末)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观察书本上相同的字,看到图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10.(2021·宿迁模拟)小红同学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C.既有等大实像,也有等大虚像
D.观察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观察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二、填空题
11.我们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称为   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称为   像.
12.(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从侧面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比实际的金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看到的是金鱼放大的   像。
13.(2020八上·河池期末)如图所示,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14.(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游客将手机装在自拍杆上进行自拍,自拍杆像伞柄一样可以伸长或缩短,如果希望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   (选“缩短”或“伸长”)。小明手机中有一张楼阁的照片,楼阁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照片中楼阁的倒影部分   ( 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15.(2020八上·九台期末)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   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   透镜。
16.(2019八上·合肥月考)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7.(2019八上·景县月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卫星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8.(2018八上·云龙月考)徐州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19.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
20.(2019八上·南关期末)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
21.像的倒立与正立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区分?
22.缩小的像和像变小含义相同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幻灯机的像是倒立的,幻灯片要倒放,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是缩小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D.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摄像机拍摄时,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成像缩小。
3.【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甲照片中的杜鹃花的像比较大,乙照片中的杜鹃花的像比较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4.【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B.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发光照亮二维码,C不符合题意;
D. 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平行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5.【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A、投影仪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虚像,故B错误。
C、照相机成像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潜望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正立等大虚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投影仪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成像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潜望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正立等大虚像。
6.【答案】D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B不符合题意;
C.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C不符合题意;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让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粗糙的物体让光发生漫反射。
7.【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BC.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时,是把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8.【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所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成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成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时,像距越大,成像越大。因此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使报纸离放大镜近一点,使眼睛离放大镜远一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成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9.【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即两图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⑤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10.【答案】D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A.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呈现在光屏上,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正立、等大的虚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人眼观察到虚像时,也是有光线进入人眼,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实像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可以被光屏承接到;虚像是由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可以被光屏承接到,两者都可以被人眼看到。
11.【答案】实;虚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成的.
故答案为:实;虚.
【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12.【答案】凸透镜;虚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圆形的透明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鱼所在的位置很近,在一倍焦距以内,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分析】虚像是人眼看到的,但不能用光屏接受的像。
13.【答案】凸;倒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头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分析】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4.【答案】伸长;反射;是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若要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伸长,增大了物距,从而减小了像距,使像变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照片中的倒影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分析】物距越大, 凸透镜成像越小;“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5.【答案】放大;凸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指挥员手拿的透镜实际上是放大镜,看地图时成正立、放大的地图实像。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6.【答案】后缩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当把水排掉后,由于光的折射可知,此时所看到的像距变大了,所以要想成清晰的像,要把镜头后缩.
【分析】若凸透镜的厚度减小,焦距变大,折光能力差,成像更远。
17.【答案】缩小;减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无人机在高空拍摄时,感光晶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升高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需要将透镜向感光晶片靠近,减小镜头和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分析】但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18.【答案】凸透镜;倒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被照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
【分析】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19.【答案】远离;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 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 下移动.
故答案为:远离;下.
【分析】使用幻灯机时,当物体靠近镜头,成的像变大.
20.【答案】①③⑤;②④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①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②放大镜成像,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③投影仪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④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⑤照相机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综上分析,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⑤;成正立的像是②④;
故答案为: ①③⑤ ; ②④ .
【分析】明确各种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及成像特点,分析解答此题即可.
21.【答案】解:像的倒立与正立的含义是相对于原来物体而言.
像的倒立与原来物体和方向上下左右,都相反;正立,与原来物体和方向都相同.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分析】所谓“正立”和“倒立”,是相对于原来物体而言.
22.【答案】答:缩小的像缩小的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中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而像变小是相对原来的像而言的,例如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说缩小的像和像变小含义是不相同的.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缩小的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而像变小是相对原来的像而言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幻灯机的像是倒立的,幻灯片要倒放,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是缩小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21·雅安模拟)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的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D.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摄像机拍摄时,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外,成像缩小。
3.(2020八上·北京月考)如图是同一棵杜鹃花的两张照片。请结合图片分析,拍摄乙照片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机适当靠近杜鹃花,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杜鹃花,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杜鹃花,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杜鹃花,镜头略向内缩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甲照片中的杜鹃花的像比较大,乙照片中的杜鹃花的像比较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
4.(2020八下·北镇期末)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B.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B不符合题意;C. 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发光照亮二维码,C不符合题意;
D. 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平行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5.(2020八上·梅河口期末)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潜望镜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A、投影仪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虚像,故B错误。
C、照相机成像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潜望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正立等大虚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投影仪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原理成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成像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潜望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正立等大虚像。
6.(2020八上·莲湖期末)如图甲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映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放映时,胶片应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白色银幕是为了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
【答案】D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B不符合题意;
C.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C不符合题意;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让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粗糙的物体让光发生漫反射。
7.(2021·枣庄)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镜片就是一个凸透镜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BC.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时,是把物体放在了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C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D.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8.(2021·自贡模拟)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的做法是(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所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成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成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时,像距越大,成像越大。因此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使报纸离放大镜近一点,使眼睛离放大镜远一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成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9.(2020八上·南宁期末)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观察书本上相同的字,看到图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
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即两图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⑤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10.(2021·宿迁模拟)小红同学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C.既有等大实像,也有等大虚像
D.观察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观察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答案】D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A.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呈现在光屏上,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正立、等大的虚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人眼观察到虚像时,也是有光线进入人眼,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实像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可以被光屏承接到;虚像是由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可以被光屏承接到,两者都可以被人眼看到。
二、填空题
11.我们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称为   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称为   像.
【答案】实;虚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成的.
故答案为:实;虚.
【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12.(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从侧面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比实际的金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看到的是金鱼放大的   像。
【答案】凸透镜;虚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圆形的透明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鱼所在的位置很近,在一倍焦距以内,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分析】虚像是人眼看到的,但不能用光屏接受的像。
13.(2020八上·河池期末)如图所示,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答案】凸;倒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头利用的是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分析】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4.(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游客将手机装在自拍杆上进行自拍,自拍杆像伞柄一样可以伸长或缩短,如果希望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   (选“缩短”或“伸长”)。小明手机中有一张楼阁的照片,楼阁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照片中楼阁的倒影部分   ( 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答案】伸长;反射;是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若要照片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则应该将自拍杆伸长,增大了物距,从而减小了像距,使像变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照片中的倒影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分析】物距越大, 凸透镜成像越小;“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5.(2020八上·九台期末)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   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   透镜。
【答案】放大;凸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指挥员手拿的透镜实际上是放大镜,看地图时成正立、放大的地图实像。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6.(2019八上·合肥月考)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答案】后缩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当把水排掉后,由于光的折射可知,此时所看到的像距变大了,所以要想成清晰的像,要把镜头后缩.
【分析】若凸透镜的厚度减小,焦距变大,折光能力差,成像更远。
17.(2019八上·景县月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卫星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答案】缩小;减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无人机在高空拍摄时,感光晶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升高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需要将透镜向感光晶片靠近,减小镜头和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分析】但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18.(2018八上·云龙月考)徐州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倒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被照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
【分析】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19.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远离;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 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 下移动.
故答案为:远离;下.
【分析】使用幻灯机时,当物体靠近镜头,成的像变大.
20.(2019八上·南关期末)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③⑤;②④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①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②放大镜成像,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③投影仪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④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⑤照相机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综上分析,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⑤;成正立的像是②④;
故答案为: ①③⑤ ; ②④ .
【分析】明确各种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及成像特点,分析解答此题即可.
三、解答题
21.像的倒立与正立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区分?
【答案】解:像的倒立与正立的含义是相对于原来物体而言.
像的倒立与原来物体和方向上下左右,都相反;正立,与原来物体和方向都相同.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分析】所谓“正立”和“倒立”,是相对于原来物体而言.
22.缩小的像和像变小含义相同吗?
【答案】答:缩小的像缩小的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中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而像变小是相对原来的像而言的,例如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说缩小的像和像变小含义是不相同的.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缩小的像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而像变小是相对原来的像而言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