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1、初读文本,了解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2、精读重点语句,赏析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
3、结合历史背景,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代意义。
学习目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了解作者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文体知识
开幕词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体知识
开幕词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 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文体知识
开幕词
写作要点
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 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文体知识
开幕词
1949年初,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党和人民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经营后断然拒绝签订北京和谈形成的《国内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动渡江战役,24日解放南京。此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进军全国,到9月份已经解放全国大部。在这个背景下,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广大爱国人士的共同呼声。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
历史背景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一、 初读课文,完成下面任务
(1)速读文章,把握整体结构。
(2)圈点勾画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
结构层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1-2)
二、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3-4)
三、立足当下,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作出规划(5-8)
会议议程
民族独立与发展
革命心态
发展策略
四、展望未来,描绘出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9-11)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国防建设
五、纪念与祝贺(12-16)
二、再读——析感情
1.文中有很多句段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请圈点勾划,旁批作注,指明情感;并能够把握情感,诵读展示。
二、再读——析感情
2.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
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②使用判断句。
③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三、拓读——明事理
问题探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 这个伟大时代具体表现在哪里?
三、拓读——明事理
观点一:是推翻了旧制度,即将建立新制度。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民团结一起,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旧制度被推翻,人民即将当家作主,意味着伟大时代的开始。
三、拓读——明事理
观点二:是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在中国历史上将出现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创举。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
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
③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
⑤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
⑥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创举,标志着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时代的开始。
三、拓读——明事理
观点三:是我们即将在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建设起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济必须富强起来,文化必须繁荣起来,国防必须强大起来。因此,经济的富强、文化的繁荣、国防的强大。是伟大时代开始的标志。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课堂小结
四、当堂达标
重温华民族正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快速前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正逐步实现。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感受到了自豪自信,当然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更应该有忧患意识,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感,联系你的所学所知所感谈谈自己的认识,写成 200字左右的文字。
示例一: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明早已随时光流逝,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了昔日的光芒。唯有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
示例二: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守护文明,传承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我们的发展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坚持“和而不同”的和平崛起道路。我们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让它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指导我们的生活,使其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涵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最佳支撑。
示例三:斗鱼女主播在直播中调侃 “ 南京大屠杀 ”;“ 精日 ” 网友口出狂言称 “ 安倍是我爹 ”;两男子身穿日本军服在抗战遗址拍照 …… 时不时出现的 “ 精日 ” 言论、行为,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引发公众的强烈愤慨。部分 “ 精日 ” 分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民族底线,拿民族伤痕开玩笑的行径,引起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们纷纷呼吁,对 “ 精日 ” 行径应该从立法层面进行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