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速读文本,梳理文章思路。
3、研读文本,鉴赏人物的形象特点。
学习任务群一
作者简介 背景解读
学习任务一 作者简介
杨成武(1914—2004),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作品:《杨成武军事文选》《忆长征》《杨成武回忆录》等。
聂荣臻(1899—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作品:《聂荣臻回忆录》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是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本文选自《聂荣臻回忆录》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的八路军是作战的主力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声令下,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陉车站,8月21日黎明,矿区的日军全部被消灭。在这次战斗中,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夫妇去世,留下了一对女儿,被八路军从硝烟中救了出来。
背景解读
学习任务群二
速读文本 梳理思路
长征胜利万岁
到达吴起镇
吴起镇战斗
长征胜利的意义
大战中的插曲
综述,引出故事
战火中送回孤女
“插曲”成佳话
大战中的插曲
战火中照顾孤女
孤女谢恩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任务群三
精读文本 把握形象
鉴赏革命者的形象特点
这两篇文章都刻画了战争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有士兵,有将军;有群像,有个人形象。学习时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形象特点,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
(1)平易近人。见到自己的下级亲切问候。
(2)关心同志。要求给宣传队、机关的同志做衣服。
1.从本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邓小平?文章是如何展现其形象特点的?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五角度”
1.从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赏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4.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5.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1)许多作品所涉及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体现了聂荣臻元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要求:自主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2分钟
注意规范作答
1、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尽管两个小女孩是日本人,但是聂荣臻元帅考虑到孩子是无辜的,在炮火中救助了她们。
2、慈爱、和善可亲,至仁至义。聂荣臻元帅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留给她们路上吃。送走孩子后,时常担心惦念她们。
3、富有敏锐的政治觉悟和博大胸襟。聂荣臻元帅眼光高远,认识到这是军心问题,对儿童和被俘士兵决不伤害,这是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的一个良好契机。
4、富有文采,学识渊博。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官兵的信,措辞严谨,文采斐然,尽显侠骨柔肠和民族大义。
阅读《长征胜利万岁》一文,思考:红军官兵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当堂达标:
1坚强乐观,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经历了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战士们沸腾欢呼,兴奋激动;在个军于部会议上,作者听了毛主席的讲话,更加明确了革命目标,对胜利充满信心。
2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在昊起镇战斗中,尽管战士们极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奋不顾身投入战斗,并且取得了胜利。
3亲民爱民,也深受自姓爱戴。工农红军打掉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民团,老百姓欢天喜地慰问红军,可以看出红军的威信。
4遵守军纪,服从指挥。尽管经历了艰难的长征,红军官兵还是列队进入吴起镇;在战斗中,听从统一指挥,歼灭敌军。
学习任务群四
研读文本 探究主旨
答案 ①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②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③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了数百个苏维埃政府。④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⑤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一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如何理解毛主席“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和在当时的意义。
①毛主席对长征的总结和评价,使文章从上文写红军指战员对长征胜利的激动和兴奋,上升到对长征胜利的理性认识层面,是文章内容的深入与推进,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同时,以长征的史无前列、长征的伟大和长征精神,为节选部分的标题“长征胜利万岁”做了一个必要有力的注脚“长征胜利万岁”绝不仅仅是一种激情之下的举动表达,而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这一壮举的高度赞扬,是对长征胜利的一种源于理想信念的热情欢呼。
②毛主席这句话使红军指战员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激发了红军指战员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这句话告诉红军指战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开创的是一次史无前列的伟大事业,这是一个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事业,是一个必定走向胜利的事业。在当时红军长征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得情况下,有利于及时打消有可能在一些人心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使红军指战员认识到共产党和红军力量的伟大,认识到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看到革命的光明前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革命胜利的信心。
3.“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试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答案 ①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其中却蕴含了我党我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而这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良好基础。②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触动了不少日本旧军人的灵魂,促使他们反思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同时,美穗子这件事,使日本人民很受感动,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这个小小的“插曲”恰恰是这一愿望的见证者、承载者,很好地充当了友好、和平的信使,自然就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4、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④为后文作铺垫。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关联。
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威;
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结合文本,两篇回忆录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写作特点】
《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一方面能够国绕本章节的核心内容“长征胜利”组织材料,另一方面,作者遵循注重实录的原则,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大胆取舍,保证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性。比如,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的同志到达吴起镇这一事件,虽然也能够很好地表现红军长征胜利,但由于作者所在的红四团是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先于主力部队到达,对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情形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于是就一笔带过。同样,对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盘踞在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作者因为没有亲历,也只是一笔带过。
①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大战中得插曲》中文章仅交代了“拯救”的梗概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相处的若干细节,如“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而将两个小女孩在指挥所生活的几天里的许多事情省略掉,从而使故事有梗概,有细节,又不至于显得过于烦琐,节省了篇幅,也为文中的议论留下了空间。
①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大战中的插曲》中所叙述的“八路军拯救两个日本小女孩”事件,与“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背景百团大战相比,是一件“小事”。本文以这件“小事”,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坚守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神,反映了中日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等宏大主题。
②用小题材来反映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