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
一、单选题
1.根据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下列方法不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的是( ) 。
A. 大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B. 优先抢救贵重物品、保护生命财产
C. 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
D. 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2.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而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B.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C. 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
3.下列产生泥石流因素中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
A. 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B. 暴雨或是持续性的降水
C. 陡峭的地形 D. 山坡表层堆积有大量松散的土和石块
4.泥石流发生的地区,具有的气候特点是( )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低温少雨 C. 全年温和湿润 D. 降水的的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
5.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滑坡—台风—雷暴 B. 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 地震—山崩—泥石流 D. 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6.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高温少雨 C.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7.如果你是一位桥梁设计师,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不是很宽的河道上建一座公路桥,万一发生泥石流时,要求尽量使泥石流能顺利通过桥洞,又要保证桥梁尽可能不被冲毁,则下列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建在河道拐弯处,单孔大跨度 B. 建在河流直道处,单孔大跨度
C. 建在河道拐弯处,多桥墩小跨度 D. 建在河流直道处,多桥墩小跨度
8.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们,也应为预防泥石流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下列行为有违此要求的是( )
A. 打草稿时纸张双面利用 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 将废报纸投入有 标记的垃圾桶
9.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中部内陆地区 C. 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10..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 降水集中,多暴雨
11.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 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 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 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12.容易暴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A. 陡峭的沟谷山区 B. 平原地区 C.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用松散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坡面上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 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影响这一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有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14.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三、解答题
15.读“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集中在第一级阶梯上,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四省区最为明显。
(2)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A.地形平坦,多为平原
B.多暴雨,降水量较多
C.地质基础不稳定,多断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地表结构
(3)关于泥石流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等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四、实验探究题
16..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措施。
【解答】大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都能够减少泥石流的发生,但是优先抢救贵重物品、保护生命财产会拖延远离泥石流灾区的时间,因此不能减少泥石流的危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应急要点:一、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二、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三、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四、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解答】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说法正确,A错误;
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说法正确,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说法错误,应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C正确;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分析】泥石流的成因:1、地形地貌,陡峭的可以集水集物的 地形;2、短期内有大量突然性的降水;3、上游堆积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解答】A、植物的根 对土壤有固定作用,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植物急速减少。大量松散的泥土的产生 会加快 泥石流的形成。A符合题意
B、暴雨或是持续的降水,不是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因素,B不符合题意
C、陡峭的地形,不是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因素,C不符合题意
D、山坡表层堆积有大量松散的土和石块,可能是由 土壤和石块的风化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分析】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地貌条件和水源条件。其气候成因是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此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如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矿山开采中的滥挖、滥采和不合理弃渣以及山区修建公路、铁路时非科学地就地取料。
【解答】泥石流发生的地区由于大部分位于山区,且一般表层有松散堆积物,如遇暴雨或持续性降水,会容易被水流冲刷走,形成泥石流。
故答案为:D.
5.【答案】 C
【解析】【分析】地震容易导致岩石松动,进而导致山崩和泥石流。
【解答】具有相关联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成因上的关联性,地震,泥石流和滑坡是成因上有联系的灾害系统,因为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山体断裂,岩石破碎,风化严重,暴雨集中的地带,地震会加重山体断裂,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6.【答案】 D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谷沟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的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的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故答案为:D
7.【答案】 B
【解析】【分析】在泥石流多发区,由于该区域坡度较陡,降水较多,而且山体碎屑物质较多,加上过度的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山体裸露,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泥石流时,由于流速较快,遇到桥梁阻挡,或桥孔跨度较小的话,极易堵住桥洞甚至冲垮桥梁。
【解答】因为如果桥梁建在拐弯处,多桥墩小跨度,一旦发生泥石流,就会堵住桥洞,甚至造成冲垮桥的现象. 所以,应该选B,建在河流直道处,单孔大跨度.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 B
【解析】【分析】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注意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解答】解:A、打草稿时纸张双面利用,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行为恰当;
D、将废报纸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解答】我国西南部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加上降雨量相对较多而且集中,雨水侵蚀增加了滑坡的下滑力,同时雨水会腐蚀岩石,在压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缝,形成不稳定的区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
故答案为:B
10.【答案】 D
【解析】【分析】从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山区地形陡峭;地表多松散碎屑物;降水集中,多暴雨。所以在泥石流多发的地区,降水的季节分布一般比较集中且多暴雨。
故选:D
11.【答案】 A
【解析】【分析】点拨:泥石流虽然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山区,但它形成的巨大洪流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解答】泥石流也可以发生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主要是根据地形的特点,所以A错误。
12.【答案】 A
【解析】【分析】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解答】在陡峭的沟谷山区地带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1)沉积有泥沙
(2)泥石流;具有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和暴雨袭击
(3)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泥石流发生的特点。
【解答】(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2)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泥石流的现象。甶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 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故答案为:(1)沉积有泥沙(2)泥石流;具有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和暴雨袭击(3)少
14.【答案】 (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①②④
(4)水流减少
(5)植树造林
【解析】【分析】人类不要乱开矿采石,不要乱砍乱伐,因为这些都是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应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解答】(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由于水的倒入导致泥土疏松,又因为重力的原因,所以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④强降水,地表松散碎屑物多;②为人为原因。
(4) 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减少,因为植物需要水分,水分可以被植物吸收。
(5)由此可见,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故答案为:(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3)①②④(4)水流减少(2)植树造林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四川;云南;甘肃;西藏
(2)B
(3)A
【解析】【分析】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中西部的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原因。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应向沿着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解答】(1)从 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周边地区,涉及四川、云南、甘肃、西藏等省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由平原向山区过渡的地带,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等。
(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故B正确。
(3)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对居民点、对公路、铁路、对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等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四川、云南、甘肃、西藏;(2)B;(3)A。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点拨:本题运用图文分析思想。该地区滑坡、泥石流频发且集中在夏季,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推测可知,该地区具有陡峭的地形、地表松散碎屑物多,以及夏季降水集中的特点。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护坡工程等措施有利于固定地表的松散碎屑物,有利于改变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解答】(1)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每年7月该地,滑坡,泥石流频发。而泥石流频发的条件为::①山区(特别是陡峭 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 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 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 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暴雨或 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故本题选C。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 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 和疏导泥石流;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都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 低危害程度。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