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化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纯净物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的
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C.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与“超临界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5.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 )
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
C.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D.单质是气体,化合物是固体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淡水资源丰富,用之不尽
B.往蒸馏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无泡沫
C.自来水添加明矾后可获得纯净水
D.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7.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变大
8.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棉花糖形式存在(如图),这类“气凝胶冰”是已知密度最低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凝胶冰”属于混合物
B.形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将停止运动
C.“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气凝胶冰”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MnO2 C.KNO3 D.H2CO3
10.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水泥、镁 B.食盐、干冰
C.硫酸亚铁、金刚石 D.空气、H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1.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我们周围的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我们每天喝的水是由 和
组成的,说出节约用水的2种方法 、 .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某地下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 (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经过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4)如图图标(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13.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1中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如图2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化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纯净物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的
【分析】元素通常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由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所属物质的类别.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分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物质分类的知识.
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C.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生活污水含有有害物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不能得到纯净的水,错误;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正确;
C、生活污水含有有害物质,生活污水需要集中处理然后排放,错误;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生活污水含有有害物质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得知识进行.
3.C
4.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分析】根据物质只含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可能性考虑。
【解答】解:A、纯净物中不一定只含一种元素,例如水中含有两种元素,故A错;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也可能含有多种元素,故B错;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不会含有多种元素,故C正确;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根据它们的概念上的区别进行判断。
5.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 )
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
C.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D.单质是气体,化合物是固体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单质和化合物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故A错误;
B、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单质至少含有一种元素,故B正确;
C、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故C错误;
D、单质中也有固体,化合物中也有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6.D
7.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变大
【分析】A、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就是纯水;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就是纯水,例如自来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但是其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人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8.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棉花糖形式存在(如图),这类“气凝胶冰”是已知密度最低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凝胶冰”属于混合物
B.形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将停止运动
C.“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气凝胶冰”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其性质来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气凝胶冰”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C.“气凝胶冰”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并不是新物质,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所以“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D.“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各方面的知识。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MnO2 C.KNO3 D.H2CO3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MnO2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KNO3是由钾、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H2CO3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不能灵活运用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水泥、镁 B.食盐、干冰
C.硫酸亚铁、金刚石 D.空气、H2
【分析】从纯净物和单质的概念分析。
【解答】解:纯净物的概念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水泥、食盐、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硫酸亚铁属于纯净物;单质的概念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刚石只含有碳元素,所以它是单质;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1.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我们周围的物质都是由 元素 组成的,我们每天喝的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说出节约用水的2种方法 淘米水浇花 、 使用节水龙头 .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节约水资源的措施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生活实际节约水资源的措施:淘米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或“关闭长流水”
故答案为: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淘米水浇花; 使用节水龙头.
【点评】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及生活中的节水的措施的应用,保护水资源.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某地下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 硬水 (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经过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蒸馏 ;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填字母代号,下同);
A.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4)如图图标(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
【分析】(1)根据硬水概念进行分析;
(2)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据此分析。
(3)A.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分析;
B.根据节约用水原则分析;
C.根据水是纯净物分析;
D、根据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分析。
(4)根据“国家节水标志”选择。
【解答】解:(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硬水,
故填:硬水;
(2)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填:蒸馏;
(3)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正确;
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节约用水,故正确;
C.水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错误;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C。
(4)如图图标(图)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答案为:(1)硬水;(2)蒸馏;(3)C;(4)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软水、硬水的概念以及水的组成和节水图标等即可顺利解答。
13.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1中海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Na+ (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如图2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H2 ,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 正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氯化钠的结构来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相关知识来分析;
(3)根据水三态变化过程来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来分析。
【解答】解:(1)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填:混合物;Na+;
(2)右图试管A中气体体积较多,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试管B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故填:H2;正;
(3)A、水分子不断运动,该观点符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故A正确;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水蒸发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错误;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当物质被分割小到分子时,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C;
(4)A.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
B.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
C.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D.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就考查的内容来看不算难,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和问题都多,解答时一定要仔细,尤其是离子的符号、化学式要严格按照规定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