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0-12 15: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学目标:
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形成和一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
大体内涵。
二、培育学生用审美的目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类物品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重点难点:
一、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形成的。
二、美术作品的大体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觉美。
教学进程:
教学环节 媒体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 教师手拿一茶壶作思索状,提问:这是不是一件美术作品? 学生作答,留下分歧。 提出问题、留下悬疑、引发探究的兴趣。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 展示古今美好的事物图片和丑陋的事物图片对比。 提问:1.哪些事物你认为是美的? 2.美的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使学生在观念上形成一种对美的认识。
总结:美的观念是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时代的产物。
展示中国的书法艺术和教材中“永”字特写。 1.请同学上黑板写一写“永”字。 2.师生共同分析汉字的重心平稳、左右均衡的结体原则。 学生自动上黑板上书写“永”字,并讨论评价书写的结果。 让学生认识稳定、均衡、对称、交叠、连续、概括等形式法则,在头脑中形成形式美的概念。
展示课本中“彩陶鲵鱼纹瓶”、古代彩陶器、青铜器及其器物上的纹饰特写。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器物的形式美感,提问:器物上的纹饰美吗?它们是怎么来的? 学生观察,并动手画一画器物上的纹饰,回答提问。 画一画能让学生对形式美有更深切的体会,认识到只有把美术的观念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 展示一些实物:书画作品、小雕塑、工艺品、生活实用品(其中有些有着精美的装饰),以及古代实用品、民居的图片 提问: 1。这些物品中哪些是美术作品?请你挑出来。 2.教材中的漆盒、民居院落是美术作品吗?为什么? 3.怎么看待本课开头老师展示的那件茶壶? 上来一个学生挑选后,其它学生还可继续补充。就学生挑选的结果,及有分歧的地方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要善于去发现美,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物品。
总结:美术作品包括了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作品,同时也包括了一些最初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制作的,其功能性逐渐淡化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的作品。一些生活用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它们。
美术鉴赏的意义 提问:前面我们欣赏到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你认为美术鉴赏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对待生活? 学生讨论,各小组写出意见,并作答。 以开放性的教学探讨问题,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小结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术鉴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