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比较阅读试题
北冥有鱼(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宋玉对楚王问》: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 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①,国中属②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③,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④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选自《汉书-艺文志》)
[注释] ①《下里》《巴人》:当地的民间俗曲。 ②属:聚集在一起。 ③商、羽、徵:古代五音中的三个。此外还有宫和角。 ④鬐:鱼脊上的骨翅。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画一处)(2分)
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B. 安知臣之所为哉/安求其能千里也
C. 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 客有歌于郢中者/至于负者歌于途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B.甲文中鸟之所以要迁徙到南冥。是因为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C.乙文中宋玉认为《阳春》、《白雪》刻板庞杂,国中只有少数人愿意相和。
D.乙文中的凤和鲲眼界开阔、能力超凡,而鷃和鲵等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5.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一手法的作用。(4分)
1.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首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主/谓”停顿方式进行断句。该句翻译成“怎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远呢”。
2.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这(这样)。B项,怎么、怎能。C项,大风/名词,气息。D项,唱歌。
3.(1)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2)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能把话说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语句讲求“信、达、雅”,对于初中生,只要忠实于原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地直译出来,并且语句通顺明白即可。对于句中重点字,一定要重点翻译,如(1)“徙(迁徙)”“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抟(环绕而上)”“上(向上)”。(2)“愿(希望)”“宽(宽恕)”“毕(完)”。
4. 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宋玉认为《阳春》《白雪》属于高雅之曲。
5.甲文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乙文宋玉采用比喻的论证方式来回答楚襄王所说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的问题,得出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手法的运用。从文中找出使用比喻的相关句子,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注意要联系两文的主旨作答。
【参考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 为什么世人百姓都这么不称誉你呢 ”宋玉回答说:“嗯。是的,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能把话说完。有个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能应和的人也就越少。所以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凤凰向上腾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苍天,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篱笆下面的鷃雀,怎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远呢 鲲鱼早晨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怎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呢 所以不光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士人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有高明的思想和美好的操行,超脱世事而独自相处,一般的世人百姓又怎能知道臣的作为呢 ”
北冥有鱼(二)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志向
C.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去以六月息者也 不以物喜
C.而伯乐不常有 温故而知新
D.其真无马邪 帝感其诚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B.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 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C.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D.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 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大鹏”,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的“千里马”。
B.两文借物抒怀,情感有别。甲文借“大鹏”迁往南海展现了作者的恐惧,乙文以“千里马”遭受屈辱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
C.两文语言精当,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乙文连用“不”字,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D.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鲲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答案
5.B 6.A 7.C 8.B
北冥有鱼(三)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在意思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不独子其子
B.鹏之背 大道之行也
C.南冥者,天池也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亦若是则已矣 是谓大同
10.翻译句子。(4分)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乙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各社会阶层都互相关爱、安居乐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C.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
D.乙文善用整齐的对偶句式,排比的修辞,文章也气势磅礴.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与古诗鉴赏(12分)
9、( D )2分
10、翻译(4分)
①(大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他仍在地下(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11、( C )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