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
一、单选题
1.(2021·咸宁)下列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肾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B不符合题意。
C.肾单位有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C符合题意。
D.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2021·荆门)2021年5月22日,是让我国人民感到悲痛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袁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及成果推广,他和他的团队解决了全世界1/4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关于水稻培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水稻性状的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B.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会遗传给下一代
C.杂交水稻在荆门通常只收获1季,而在海南能收获2-3季,主要原因与气候有关
D.我们把水稻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经太空漫游后播种,有可能获得新的性状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控制水稻性状的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A不符合题意。
B.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因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是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C.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所以杂交水稻在荆门通常只收获1季,而在海南能收获2-3季,主要原因与气候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我们把水稻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可能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有可能获得新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021·青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自己拔出的一个萝卜长在地下部分表皮颜色为白色,长在地上部分表皮颜色为浅绿色。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萝卜的性状只与环境有关
B.萝卜的性状只与基因有关
C.这个萝卜一定发生了变异
D.萝卜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的根长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萝卜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4.(2021·青海)马烟虫的体细胞中有两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 )
A.2条 B.2对 C.1条 D.1对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马烟虫的体细胞中有两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2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5.(2021·鄂州)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6.(2021·通辽)如图一为人的性别决定图解,图二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所有乙精子的染色体类型都为22条+Y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为明显
C.正常人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均为46条
D.儿子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一可知乙与卵细胞结合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Y,所以乙精子的染色体类型都为22条+Y,A不符合题意。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正常人的体细胞中,③染色体的数量为46条,生殖细胞中为23条染色体,C符合题意。
D.儿子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一条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7.(2021·吉林)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
A.10条 B.20条 C.10对 D.20对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经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父亲(精子),另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
8.(2021·张家界)如图所示,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产生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
C.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在同样环境下种植,根均为白色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产生题干所述差异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故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有光、无光)共同作用的结果,C符合题意。
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该试管苗的基因组成和原萝卜相同,故在同样环境下种植,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
9.(2021·邵阳)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包含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符合题意。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原题。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0.(2021·邵阳)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的A型血与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C.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
D.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故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人的A型血与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所以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11.(2021·邵阳)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小芳同学画的正常人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可表示女性的体细胞 B.乙细胞可表示男性的体细胞
C.丙细胞一定是卵细胞 D.丁细胞只能在男性体内产生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女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X,甲细胞可表示女性的体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男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乙细胞可表示男性的体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可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C符合题意。
D .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丁细胞只能在男性体内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2.(2021·黄石)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或矮茎 B.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C.人类的卷发或黑发 D.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BD、豌豆的高茎或矮茎、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而“人类的卷发或黑发”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13.(2021·黄石)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三者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条,20条,46条 B.12条,10条,23条
C.24条,20条,23条 D.12条,10条,46条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2条、10条、23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14.(2021·黄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分子和基因 B.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蛋白质分子 D.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5.(2021·齐齐哈尔)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A)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a)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父亲,另一个a来自母亲,而父母都是双眼皮,因此,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他们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2021·海南)已知豌豆的花腋生(A)对花顶生(a)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下图表示某豌豆植株体细胞中4号染色体及其携带的两对基因,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株性状表现为花腋生、高茎
B.该植株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的生殖细胞
C.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D.该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会出现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豌豆植株体细胞中4号染色体携带的两对基因分别是:Aa和Dd,均表现为显性性状:花腋生、高茎,A不符合题意。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生殖细胞,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既可以形成基因组成为:Ad和aD的生殖细胞, B符合题意。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亲代的基因型为:AaDd×AaDd,产生的生殖细胞有:AD Ad aD ad四种类型,所以杂交后可以产生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7.(2021·百色)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B.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
C.②表示染色体,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③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①是DNA,②是染色体,③是细胞核。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①表示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不符合题意。
C.②表示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
D.③表示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8.(2021·阜新)下列关于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遗传物质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DN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有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病毒及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B不符合题意。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包含DN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2021·阜新)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就一定相同
B.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就一定相同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环境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茎基因组成就有DD与Dd.,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大家熟悉的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差异的,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0.(2021·大同)如图所示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成单存在
C.③的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片段,④的数目和③分子的数目相等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
B、体细胞中的②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③DNA也成对存在,B不符合题意;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因此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是不相等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二、判断题
21.(2021·大同)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所以控制生物各种性状的是基因,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1·湘西)某地的萝卜叶片有全缘和羽状两种,科研人员研究了该地萝卜叶形的遗传现象,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
亲代 子代
实验一 全缘叶×羽状叶 全缘叶,羽状叶
实验二 全缘叶×全缘叶 全缘叶,羽状叶
(1)萝卜的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 。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3)若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分别用B和b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实验一”中全缘叶的基因组成是 。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状叶个体的数量所占比例为 。
(5)科研人员将本地萝卜的种子搭载“神舟一号”飞船漫游太空后播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一号萝卜。与原本地品种相比,太空萝卜的成熟期提前了30天,且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这些差异属于生物的 现象。
【答案】(1)相对性状
(2)全缘叶
(3)Bb
(4)25%(1/4)
(5)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萝卜的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实验二“全缘叶×全缘叶→全缘叶、羽状叶”可知,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状叶是隐性性状。
(3)若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分别用B和b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全缘叶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羽状叶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实验一中子代是羽状裂叶的基因是bb,分别由亲代全缘叶与羽状裂叶各提供一个基因bb,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全缘叶)和bb(羽状叶)。亲代的bb(羽状叶)会遗传给所有的子代一个b基因,所以,子代全缘叶的基因组成是B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中所有全缘叶的基因组成都是:Bb。
(4)根据实验二“全缘叶×全缘叶→全缘叶、羽状叶”可知,全缘叶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羽状叶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羽状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b基因来自亲代,故全缘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Bb、Bb,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状叶个体的数量所占比例为25%(1/4)。
(5)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即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与原本地品种相比,太空萝卜的成熟期提前了60天,且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这些差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3.(2021·淄博)某自花传粉植物果实的多室和少室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的部分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2)根据图中 组杂交实验图解,可推断隐性性状是 。
(3)若基因的显、隐性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
(4)让丙组子代中少室的个体进行自交(自花传粉),推测理论上后代出现多室的几率是 。
【答案】(1)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2)乙;多室
(3)Bb
(4)25%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图中乙组亲代都是少室,后代出现了多室,表明少室是显性性状,多室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的遗传过程可以判断,多室为隐性性状。
(3)甲组中,少室(BB)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一定是B,多室(bb)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4)丙组遗传图2,可得子代中少室的基因为Bb,让丙种的子代少室自交(自花传粉),则遗传过程如图3,即后代出现多室(bb)的概率为25%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四、综合题
24.(2021·赤峰)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研究工作成功的关键。美国生物学与遗传学家摩尔根毕生都在对果蝇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成为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下图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学实验,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 组成(与性别有关)。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一中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 (用图中①或②表示)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图二是长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3)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答案】(1)性染色体;①
(2)残翅
(3)HH或Hh
(4)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所以,图一所示,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有关)。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一中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①(基因组成是XY)
(2)(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从图甲中看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有残翅的,表明长翅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则残翅的基因型是hh,因此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一定是h,所以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下:
由上图可知: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5.(2021·本溪)在下图的遗传图解中,“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一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图中精子②的基因组成为 ,③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3)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a;双眼皮
(3)5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一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分析题干可知,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图中精子②的基因组成为a,③基因组成是Aa,性状为双眼皮。
(3)通过(2)分析可知,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6.(2021·荆门)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最近国家又允许生育三胎了。小华和小明父母积极响应,都各自为自己的家庭再添新丁。意外之喜的是,小华的父母生了一对龙凤胎,而小明的父母则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遗传学上,我们把人类的直发与卷发称之为一对 。
(2)小华和父母均是直发,他的龙凤胎妹妹是卷发,由此判断,卷发为 ,请你推测龙凤胎弟弟的头发为 (直发/卷发/都有可能)。
(3)小明和父亲是单眼皮,母亲是双眼皮,在不知双眼皮是否为显性性状时,小明母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相关基因用A、a表示)。小明的双胞胎妹妹中,其中一个是双眼皮,另外一个也是双眼皮的概率为 。
【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性状);都有可能
(3)Aa或aa;1(或10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直发和卷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 a来表示,其中A表示的显性基因,a表示的隐形基因,根据其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谱如下:
龙凤胎弟弟的头发直发卷发均有可能。
(3)假如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小明和父亲是单眼皮,基因组成均为aa。小明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母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假如双眼皮为隐性性状,则母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一定是aa。由题干可知:小明的父母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其中一个是双眼皮,另外一个也是双眼皮的概率为10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21·株洲)新冠肺炎”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密切配合,我国目前防疫形势良好,但外来输入病例的存在让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如何尽快地普及疫苗的接种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五种新冠疫苗对比表
疫苗类型 研发/制造 接种次数 有效性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北京) 2针 79.34%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武汉) 2针 72.51%
灭活疫苗 北京科兴中维 2针 91.25%
腺病毒载体疫苗 陈薇院士团队 1针 74.8%
重组蛋白疫苗 智飞生物 3针 97%
(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 ,可刺激人体内的 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从上表可知,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4)5月21日至6月4日24时,广州累计报告73例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 ,理由是 。
【答案】(1)变异
(2)抗原;淋巴;特异性
(3)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否;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从上表可知,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这样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从表中数据可知,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8.(2021·江津)如图为羊的毛色遗传图解,其中子一代全是白毛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却在子二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若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亲代黑毛羊的基因组成是 ,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组成是 。
(3)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子二代却出现了黑毛羊,从理论上分析子二代中出现黑毛羊的概率是 。
(4)羊的生殖过程与人类似,羊的 是亲代与子一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答案】(1)性状;变异
(2)bb;Bb、Bb
(3)25%
(4)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故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却在子二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根据羊的毛色遗传规律(子一代:白毛×白毛→子二代:黑毛、白毛),可推知白毛是显性性状(BB或Bb),黑毛是隐性性状(bb)。隐性性状一旦表现,必定是纯合子(用bb表示)。因而由隐性纯合子能推知其亲代或后代体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b)。所以,亲代黑毛羊基因组成为bb,子一代白毛羊基因组成为Bb、Bb。
(3)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基因组成为Bb、Bb,遗传图解如下:
由上图可知,从理论上分析子二代中出现黑毛羊的概率是25%。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所以,羊的生殖过程与人类似,羊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亲代与子一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9.(2021·营口)小刚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自己家庭成员眼睑的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 性状。据图信息判断, 为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4)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 (填写字母)
(5)小刚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 。
【答案】(1)变异
(2)相对;双眼皮
(3)Aa
(4)D、E
(5)3/8(37.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根据这个家庭中眼睑的性状遗传规律(亲代:双眼皮父亲×双眼皮母亲→子代:单眼皮小刚),可推知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3)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故单眼皮小刚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a基因来自双亲,故双眼皮双亲都含有a基因,因此母亲和父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
(4)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中。所以, 父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形成的精子类型为A或a,故答案为:D、E。
(5)母亲和父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下: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小刚的父母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孩子是女孩的概率=75%×50%=37.5%(3/8)。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2021·娄底)家兔养殖投资小、周期短、收效快且节粮环保,成为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的良好项目。对家兔的相关基因及遗传背景分析,可为选育优质高产品系提供依据。黑眼兔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二中,亲本黑眼兔的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
A、a表示)。
(2)图
1 为家兔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图谱。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图1所示为 (“雌兔”或“雄兔”)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
(3)亲代的基因通过 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请将图2中的染色体变化补充完整, 。
【答案】(1)Aa
(2)雌兔
(3)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实验一中,亲代是黑眼和红眼,而子代全是黑眼,说明子代中控制红眼的基因被掩盖了,则可判断黑眼是显性性状,控制黑眼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红眼是隐性性状,控制红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实验二中子代红眼的基因是aa,其中一个a来自黑眼,一个a来自红眼,所以亲代黑眼兔的基因组成是Aa,红眼兔的基因组成是aa。
(2)据图1可知,该兔最后一对染色体即性染色体是XX,即雌性,所以图1所示为雌兔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
(3)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图2中子代的Aa,其中A来自父亲,a来自母亲。如图所示: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1.(2021·贵州)下图表示人类性别遗传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 染色体决定的。
(2)细胞①内的染色体组成是 ,细胞③内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分析上图可知,通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 ;新生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 。
(4)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想生个男孩的概率是 。
【答案】(1)性
(2)22+Y;22+X
(3)1:1;父亲的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4)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故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故男性能够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结合分析可知:细胞①内的染色体组成是22+Y,细胞③内的染色体组成是22+X。
(3)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所以,结合题图可知:通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新生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想生个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2.(2021·南海)综合应用
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下图是某并指家庭的家系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性别由 决定。生物的性状由 控制,后者位于细胞的控制中心 中。
(2)据图判断,并指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 ,该基因组成出现的概率是 。
(3)若个体4和个体5的孩子为并指,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
【答案】(1)性染色体;环境和基因;细胞核
(2)显性;aa;25%
(3)Aa;不可遗传
(4)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是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是男性。可见,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由I代父母都是并指,而II代3为正常,子代个体 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正常不并指,因此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故并指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杂合体Aa。个体3正常性状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故其基因组成为aa。据此可知,亲代I中的1和2基因型都是Aa ,其遗传图解如下,
(3) 亲代Ⅱ4是并指男性,个体5是正常女性基因型为aa,则其孩子必定从母亲获得一个a,孩子为并指症,必定含有A,故其基因型为Aa。通过手术分离并指,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故这种手术分离变为正常指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33.(2021·北京)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 。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 为隐性性状。西瓜的开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2)用 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 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 的影响。
【答案】(1)相对性状;易裂;Aa
(2)显微镜;少
(3)环境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可知,抗裂为显性性状,易裂为隐性性状。若A基因控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则亲代抗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易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分别来自双亲,故子一代抗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
(2)用显微镜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少,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控制。所以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4.(2021·太原)豌豆的性状遗传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多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尔的两个不同的豌豆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说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一对基因,“自交”可理解为子一代个体之间的交配)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 是显性性状。
(2)图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请你据此写出以下个体的基因组成:
亲代高茎 亲代矮茎 子一代
(3)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 ,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是 、 。
(4)在下面的圆圈中画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并标明相关基因:
(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 。
【答案】(1)DNA;高茎
(2)DD;dd;Dd
(3)3∶1;DD;Dd(后两空可换位)
(4)
(5)变异;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AN片段。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的,所以子一代都是高茎,而子二代出现矮茎,所以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
(2)通过(1)分析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子代一全部为高茎,所以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亲代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3)图一中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3:1,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DD、Dd。
(4)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其体细胞内D、d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如下图:
(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豌豆的黄色与绿色,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因为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5.(2021·通辽)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为研究水稻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的遗传规律,他的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正常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正常株型,共192株。
乙组: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共173株。
丙组:动态株型与动态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共184株。
(1)根据 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2)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中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 ,甲组子代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
(3)用甲组亲本中的正常株型与乙组子代的动态株型进行杂交,后代出现动态株型的可能性为 。
【答案】(1)乙;动态株型
(2)DD;d
(3)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分析乙组可知,亲代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说明控制正常株型的基因在子代中没有表现,被显性基因掩盖了,因此控制动态株型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动态株型是显性性状,控制正常株型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正常株型是隐性性状。
(2)由于乙组的子代全为动态株型,说明亲代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纯合子,否则后代会出现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两种性状。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中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子代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因为正常株型是隐性性状,所以甲组子代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又因为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所以甲组子代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
(3)甲组亲本中的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乙组子代的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它们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后代可能会出现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其基因组成分别为Dd和dd,它们出现的概率相同,都为50%,所以后代出现动态株型的可能性为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6.(2021·邵阳)下图是某家族眼睑形状——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情况,图中①~⑧为各个体的代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代中⑤表现为双眼皮,⑥表现为单眼皮。这种子代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 。
(2)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双眼皮一定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你的依据为____(单选)。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⑦ D.⑥×⑦→⑧
(3)⑤表现为双眼皮,但她可能携带隐性基因r。从理论上推算,她携带隐性基因r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
(4)⑧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于第一代的 (填代号)。
(5)现有①的2个血小板、②的3个卵细胞、⑦的4个神经细胞、⑧的5个口腔上皮细胞,这些细胞中至少含有 个R基因。
【答案】(1)变异
(2)B
(3)2/3
(4)①
(5)9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子代中⑤表现为双眼皮,⑥表现为单眼皮,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第一代①和②都为双眼皮,结果生的⑥是单眼皮,这种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所以可以判断出双眼皮一定是显性性状,故答案为:B。
(3)由①×②→⑥,可推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则⑥的基因组成是rr,①和②的基因组成都为Rr,①和②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⑤表现为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可能是RR或Rr,所以她携带隐性基因r的概率是2/3。
(4)⑧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源于父亲⑥,另一条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⑦。母亲的这条X染色体有可能来源于其父亲③,也可能来源于其母亲④。父亲的这条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其母亲②,其父亲①给的是性染色体Y,所以⑧体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于第一代的①。
(5)血小板无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所以不含R基因;②的基因组成是Rr,其卵细胞所含的基因可能是R或r;由④是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rr,可推出⑦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Rr,所以其4个神经细胞都含有R基因;由⑥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rr,可推出⑧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Rr,所以其5个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R基因,所以这些细胞中至少含有9个R基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7.(2021·襄阳)小明同学对自己家庭成员有无耳垂,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有耳垂为 性状。若用A和a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小明的基因组成是 。
(3)小明邻居是一对新婚夫妻,都有耳垂,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计划生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非双胞胎)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
(4)在体细胞中,基因是 存在的,并且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
(5)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答案】(1)变异
(2)显性;aa
(3)
(4)成对;DNA
(5)22条+X或22条+Y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故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可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所以,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 无耳垂小明的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故小明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3)小明邻居是一对新婚夫妻,都有耳垂,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他们计划生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非双胞胎)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都是AA或都是Aa或都是aa= 。
(4)细胞核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所以,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8.(2021·海南)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 控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 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4)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答案】(1)基因
(2)无性
(3)雌性;hh
(4)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荧光丁猪的细胞核来自黑色雄性乙猪,所以基因与乙猪相同,性别为雄性,颜色黑色,则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雌性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白色小猪则为隐性性状,由hh控制。
(4)由实验示意图可知: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39.(2021·百色)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想要鉴定它是纯种还是杂种(就毛色而言,基因组成为BB或bb的是纯种,基因组成为Bb的是杂种),拟设计以下配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的季节里完成这项配种的鉴定,最好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 (选填“多”或“一”)匹 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满足需要的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种;二是杂交后代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杂种。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与白色母马交配,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 。
【答案】(1)多;白色
(2)全为栗色;既有栗色也有白色
(3)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由于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而鉴定栗色公马的基因型需要较多的后代,因此应该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2)栗色公马与白色母马(bb)交配,若后代都表现为栗色(Bb),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可能为BB,纯种;
栗色公马与白色母马(bb)交配,若后代既有栗色(Bb),也有白色(bb),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可能为Bb,杂种。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BB)与白色母马(bb)交配,后代一定为Bb,表现为栗色,即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2021·烟台)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年来临,习主席提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愤图强,奋勇前进。”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
(1)
牛的生殖发育具有 的特征。
(2)
在黄牛养殖基地,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牛都是有角的,有角和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 。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上述小牛及其双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1965年,王应睐率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治疗 的作用。人体中的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4)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这属于 生殖。“康康”和“双双”与A几乎完全相同,说明 。
(5)
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细菌感染。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体内,使奶牛的乳房变成“批量生产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被称为 。
【答案】(1)胎生、哺乳
(2)相对性状;bb、Bb、Bb
(3)糖尿病;胰岛
(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5)生物反应器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牛的有角和无角。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角,那么新出现的性状——无角就是隐性性状,有角就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有角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角的基因组成是bb,分别来自于亲代,那么亲代有角的基因组成就是Bb。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因此可以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4)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示意图可知,“康康”和“双双”是由B牛提供的无核卵细胞和A牛提供的细胞核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因此“康康”和“双双”的长相几乎与A牛一模一样。
(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这些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能够抑制人胃肠道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因此把此过程称为生物反应器。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4)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1 / 12021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1)
一、单选题
1.(2021·咸宁)下列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2.(2021·荆门)2021年5月22日,是让我国人民感到悲痛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袁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及成果推广,他和他的团队解决了全世界1/4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关于水稻培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水稻性状的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B.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会遗传给下一代
C.杂交水稻在荆门通常只收获1季,而在海南能收获2-3季,主要原因与气候有关
D.我们把水稻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经太空漫游后播种,有可能获得新的性状
3.(2021·青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自己拔出的一个萝卜长在地下部分表皮颜色为白色,长在地上部分表皮颜色为浅绿色。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萝卜的性状只与环境有关
B.萝卜的性状只与基因有关
C.这个萝卜一定发生了变异
D.萝卜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
4.(2021·青海)马烟虫的体细胞中有两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 )
A.2条 B.2对 C.1条 D.1对
5.(2021·鄂州)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6.(2021·通辽)如图一为人的性别决定图解,图二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所有乙精子的染色体类型都为22条+Y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为明显
C.正常人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均为46条
D.儿子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7.(2021·吉林)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
A.10条 B.20条 C.10对 D.20对
8.(2021·张家界)如图所示,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产生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
C.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在同样环境下种植,根均为白色
9.(2021·邵阳)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包含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2021·邵阳)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的A型血与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C.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
D.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
11.(2021·邵阳)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小芳同学画的正常人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可表示女性的体细胞 B.乙细胞可表示男性的体细胞
C.丙细胞一定是卵细胞 D.丁细胞只能在男性体内产生
12.(2021·黄石)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或矮茎 B.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C.人类的卷发或黑发 D.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
13.(2021·黄石)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三者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4条,20条,46条 B.12条,10条,23条
C.24条,20条,23条 D.12条,10条,46条
14.(2021·黄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分子和基因 B.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蛋白质分子 D.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15.(2021·齐齐哈尔)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16.(2021·海南)已知豌豆的花腋生(A)对花顶生(a)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下图表示某豌豆植株体细胞中4号染色体及其携带的两对基因,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株性状表现为花腋生、高茎
B.该植株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的生殖细胞
C.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D.该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会出现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
17.(2021·百色)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B.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
C.②表示染色体,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③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8.(2021·阜新)下列关于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遗传物质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DN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19.(2021·阜新)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就一定相同
B.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就一定相同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环境的影响
20.(2021·大同)如图所示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成单存在
C.③的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片段,④的数目和③分子的数目相等
二、判断题
21.(2021·大同)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1·湘西)某地的萝卜叶片有全缘和羽状两种,科研人员研究了该地萝卜叶形的遗传现象,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
亲代 子代
实验一 全缘叶×羽状叶 全缘叶,羽状叶
实验二 全缘叶×全缘叶 全缘叶,羽状叶
(1)萝卜的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 。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3)若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分别用B和b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实验一”中全缘叶的基因组成是 。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状叶个体的数量所占比例为 。
(5)科研人员将本地萝卜的种子搭载“神舟一号”飞船漫游太空后播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一号萝卜。与原本地品种相比,太空萝卜的成熟期提前了30天,且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这些差异属于生物的 现象。
23.(2021·淄博)某自花传粉植物果实的多室和少室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的部分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2)根据图中 组杂交实验图解,可推断隐性性状是 。
(3)若基因的显、隐性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
(4)让丙组子代中少室的个体进行自交(自花传粉),推测理论上后代出现多室的几率是 。
四、综合题
24.(2021·赤峰)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研究工作成功的关键。美国生物学与遗传学家摩尔根毕生都在对果蝇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了染色体遗传理论,成为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下图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学实验,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 组成(与性别有关)。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一中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 (用图中①或②表示)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图二是长翅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3)若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5.(2021·本溪)在下图的遗传图解中,“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一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图中精子②的基因组成为 ,③的性状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3)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26.(2021·荆门)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最近国家又允许生育三胎了。小华和小明父母积极响应,都各自为自己的家庭再添新丁。意外之喜的是,小华的父母生了一对龙凤胎,而小明的父母则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遗传学上,我们把人类的直发与卷发称之为一对 。
(2)小华和父母均是直发,他的龙凤胎妹妹是卷发,由此判断,卷发为 ,请你推测龙凤胎弟弟的头发为 (直发/卷发/都有可能)。
(3)小明和父亲是单眼皮,母亲是双眼皮,在不知双眼皮是否为显性性状时,小明母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相关基因用A、a表示)。小明的双胞胎妹妹中,其中一个是双眼皮,另外一个也是双眼皮的概率为 。
27.(2021·株洲)新冠肺炎”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密切配合,我国目前防疫形势良好,但外来输入病例的存在让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如何尽快地普及疫苗的接种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五种新冠疫苗对比表
疫苗类型 研发/制造 接种次数 有效性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北京) 2针 79.34%
灭活疫苗 国药中生(武汉) 2针 72.51%
灭活疫苗 北京科兴中维 2针 91.25%
腺病毒载体疫苗 陈薇院士团队 1针 74.8%
重组蛋白疫苗 智飞生物 3针 97%
(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 ,可刺激人体内的 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从上表可知,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4)5月21日至6月4日24时,广州累计报告73例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 ,理由是 。
28.(2021·江津)如图为羊的毛色遗传图解,其中子一代全是白毛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却在子二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若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亲代黑毛羊的基因组成是 ,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组成是 。
(3)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子二代却出现了黑毛羊,从理论上分析子二代中出现黑毛羊的概率是 。
(4)羊的生殖过程与人类似,羊的 是亲代与子一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29.(2021·营口)小刚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自己家庭成员眼睑的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 性状。据图信息判断, 为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4)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 (填写字母)
(5)小刚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 。
30.(2021·娄底)家兔养殖投资小、周期短、收效快且节粮环保,成为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的良好项目。对家兔的相关基因及遗传背景分析,可为选育优质高产品系提供依据。黑眼兔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二中,亲本黑眼兔的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
A、a表示)。
(2)图
1 为家兔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图谱。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图1所示为 (“雌兔”或“雄兔”)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
(3)亲代的基因通过 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请将图2中的染色体变化补充完整, 。
31.(2021·贵州)下图表示人类性别遗传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 染色体决定的。
(2)细胞①内的染色体组成是 ,细胞③内的染色体组成是 。
(3)分析上图可知,通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 ;新生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 。
(4)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想生个男孩的概率是 。
32.(2021·南海)综合应用
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下图是某并指家庭的家系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性别由 决定。生物的性状由 控制,后者位于细胞的控制中心 中。
(2)据图判断,并指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 ,该基因组成出现的概率是 。
(3)若个体4和个体5的孩子为并指,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
33.(2021·北京)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 。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 为隐性性状。西瓜的开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2)用 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 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 的影响。
34.(2021·太原)豌豆的性状遗传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多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尔的两个不同的豌豆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说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一对基因,“自交”可理解为子一代个体之间的交配)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 是显性性状。
(2)图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请你据此写出以下个体的基因组成:
亲代高茎 亲代矮茎 子一代
(3)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 ,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是 、 。
(4)在下面的圆圈中画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并标明相关基因:
(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 。
35.(2021·通辽)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为研究水稻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的遗传规律,他的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正常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正常株型,共192株。
乙组: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共173株。
丙组:动态株型与动态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共184株。
(1)根据 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2)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中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 ,甲组子代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
(3)用甲组亲本中的正常株型与乙组子代的动态株型进行杂交,后代出现动态株型的可能性为 。
36.(2021·邵阳)下图是某家族眼睑形状——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情况,图中①~⑧为各个体的代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代中⑤表现为双眼皮,⑥表现为单眼皮。这种子代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 。
(2)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双眼皮一定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你的依据为____(单选)。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⑦ D.⑥×⑦→⑧
(3)⑤表现为双眼皮,但她可能携带隐性基因r。从理论上推算,她携带隐性基因r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
(4)⑧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于第一代的 (填代号)。
(5)现有①的2个血小板、②的3个卵细胞、⑦的4个神经细胞、⑧的5个口腔上皮细胞,这些细胞中至少含有 个R基因。
37.(2021·襄阳)小明同学对自己家庭成员有无耳垂,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有耳垂为 性状。若用A和a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小明的基因组成是 。
(3)小明邻居是一对新婚夫妻,都有耳垂,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计划生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非双胞胎)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
(4)在体细胞中,基因是 存在的,并且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
(5)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38.(2021·海南)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 控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 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4)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39.(2021·百色)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想要鉴定它是纯种还是杂种(就毛色而言,基因组成为BB或bb的是纯种,基因组成为Bb的是杂种),拟设计以下配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的季节里完成这项配种的鉴定,最好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 (选填“多”或“一”)匹 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满足需要的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种;二是杂交后代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杂种。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与白色母马交配,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 。
40.(2021·烟台)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年来临,习主席提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愤图强,奋勇前进。”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
(1)
牛的生殖发育具有 的特征。
(2)
在黄牛养殖基地,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牛都是有角的,有角和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 。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上述小牛及其双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1965年,王应睐率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治疗 的作用。人体中的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4)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这属于 生殖。“康康”和“双双”与A几乎完全相同,说明 。
(5)
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细菌感染。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体内,使奶牛的乳房变成“批量生产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被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肾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B不符合题意。
C.肾单位有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C符合题意。
D.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控制水稻性状的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A不符合题意。
B.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因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是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
C.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所以杂交水稻在荆门通常只收获1季,而在海南能收获2-3季,主要原因与气候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我们把水稻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可能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有可能获得新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的根长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萝卜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4.【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马烟虫的体细胞中有两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2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5.【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6.【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一可知乙与卵细胞结合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Y,所以乙精子的染色体类型都为22条+Y,A不符合题意。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每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正常人的体细胞中,③染色体的数量为46条,生殖细胞中为23条染色体,C符合题意。
D.儿子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一条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经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父亲(精子),另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
8.【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产生题干所述差异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故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有光、无光)共同作用的结果,C符合题意。
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该试管苗的基因组成和原萝卜相同,故在同样环境下种植,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符合题意。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原题。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0.【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故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人的A型血与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所以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11.【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女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X,甲细胞可表示女性的体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男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乙细胞可表示男性的体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可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C符合题意。
D .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丁细胞只能在男性体内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2.【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BD、豌豆的高茎或矮茎、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C、而“人类的卷发或黑发”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13.【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2条、10条、23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14.【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5.【答案】A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A)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a)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父亲,另一个a来自母亲,而父母都是双眼皮,因此,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他们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豌豆植株体细胞中4号染色体携带的两对基因分别是:Aa和Dd,均表现为显性性状:花腋生、高茎,A不符合题意。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生殖细胞,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既可以形成基因组成为:Ad和aD的生殖细胞, B符合题意。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C不符合题意。
D.亲代的基因型为:AaDd×AaDd,产生的生殖细胞有:AD Ad aD ad四种类型,所以杂交后可以产生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7.【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①是DNA,②是染色体,③是细胞核。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①表示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不符合题意。
C.②表示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
D.③表示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8.【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有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病毒及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B不符合题意。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包含DN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茎基因组成就有DD与Dd.,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大家熟悉的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差异的,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0.【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
B、体细胞中的②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③DNA也成对存在,B不符合题意;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
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因此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是不相等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所以控制生物各种性状的是基因,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2.【答案】(1)相对性状
(2)全缘叶
(3)Bb
(4)25%(1/4)
(5)变异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萝卜的全缘叶和羽状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实验二“全缘叶×全缘叶→全缘叶、羽状叶”可知,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状叶是隐性性状。
(3)若叶形受一对基因控制(分别用B和b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全缘叶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羽状叶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实验一中子代是羽状裂叶的基因是bb,分别由亲代全缘叶与羽状裂叶各提供一个基因bb,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全缘叶)和bb(羽状叶)。亲代的bb(羽状叶)会遗传给所有的子代一个b基因,所以,子代全缘叶的基因组成是B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中所有全缘叶的基因组成都是:Bb。
(4)根据实验二“全缘叶×全缘叶→全缘叶、羽状叶”可知,全缘叶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羽状叶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羽状叶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b基因来自亲代,故全缘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Bb、Bb,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状叶个体的数量所占比例为25%(1/4)。
(5)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即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与原本地品种相比,太空萝卜的成熟期提前了60天,且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这些差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3.【答案】(1)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2)乙;多室
(3)Bb
(4)25%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图中乙组亲代都是少室,后代出现了多室,表明少室是显性性状,多室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的遗传过程可以判断,多室为隐性性状。
(3)甲组中,少室(BB)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一定是B,多室(bb)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4)丙组遗传图2,可得子代中少室的基因为Bb,让丙种的子代少室自交(自花传粉),则遗传过程如图3,即后代出现多室(bb)的概率为25%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4.【答案】(1)性染色体;①
(2)残翅
(3)HH或Hh
(4)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所以,图一所示,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由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有关)。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图一中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①(基因组成是XY)
(2)(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从图甲中看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有残翅的,表明长翅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则残翅的基因型是hh,因此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一定是h,所以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下:
由上图可知: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5.【答案】(1)相对性状
(2)a;双眼皮
(3)5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这一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分析题干可知,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图中精子②的基因组成为a,③基因组成是Aa,性状为双眼皮。
(3)通过(2)分析可知,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6.【答案】(1)相对性状
(2)隐性(性状);都有可能
(3)Aa或aa;1(或10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直发和卷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 a来表示,其中A表示的显性基因,a表示的隐形基因,根据其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谱如下:
龙凤胎弟弟的头发直发卷发均有可能。
(3)假如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小明和父亲是单眼皮,基因组成均为aa。小明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则母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假如双眼皮为隐性性状,则母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一定是aa。由题干可知:小明的父母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其中一个是双眼皮,另外一个也是双眼皮的概率为10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变异
(2)抗原;淋巴;特异性
(3)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否;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从上表可知,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这样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4)从表中数据可知,疫苗的有效率不能达到100%,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8.【答案】(1)性状;变异
(2)bb;Bb、Bb
(3)25%
(4)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故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却在子二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根据羊的毛色遗传规律(子一代:白毛×白毛→子二代:黑毛、白毛),可推知白毛是显性性状(BB或Bb),黑毛是隐性性状(bb)。隐性性状一旦表现,必定是纯合子(用bb表示)。因而由隐性纯合子能推知其亲代或后代体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b)。所以,亲代黑毛羊基因组成为bb,子一代白毛羊基因组成为Bb、Bb。
(3)子一代全是白毛羊,基因组成为Bb、Bb,遗传图解如下:
由上图可知,从理论上分析子二代中出现黑毛羊的概率是25%。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所以,羊的生殖过程与人类似,羊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亲代与子一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9.【答案】(1)变异
(2)相对;双眼皮
(3)Aa
(4)D、E
(5)3/8(37.5%)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根据这个家庭中眼睑的性状遗传规律(亲代:双眼皮父亲×双眼皮母亲→子代:单眼皮小刚),可推知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3)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故单眼皮小刚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a基因来自双亲,故双眼皮双亲都含有a基因,因此母亲和父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
(4)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中。所以, 父亲是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形成的精子类型为A或a,故答案为:D、E。
(5)母亲和父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下: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小刚的父母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孩子是女孩的概率=75%×50%=37.5%(3/8)。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答案】(1)Aa
(2)雌兔
(3)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实验一中,亲代是黑眼和红眼,而子代全是黑眼,说明子代中控制红眼的基因被掩盖了,则可判断黑眼是显性性状,控制黑眼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红眼是隐性性状,控制红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实验二中子代红眼的基因是aa,其中一个a来自黑眼,一个a来自红眼,所以亲代黑眼兔的基因组成是Aa,红眼兔的基因组成是aa。
(2)据图1可知,该兔最后一对染色体即性染色体是XX,即雌性,所以图1所示为雌兔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
(3)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图2中子代的Aa,其中A来自父亲,a来自母亲。如图所示: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1.【答案】(1)性
(2)22+Y;22+X
(3)1:1;父亲的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4)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故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故男性能够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结合分析可知:细胞①内的染色体组成是22+Y,细胞③内的染色体组成是22+X。
(3)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所以,结合题图可知:通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新生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想生个男孩的概率是50%。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2.【答案】(1)性染色体;环境和基因;细胞核
(2)显性;aa;25%
(3)Aa;不可遗传
(4)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是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是男性。可见,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由I代父母都是并指,而II代3为正常,子代个体 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正常不并指,因此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故并指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为杂合体Aa。个体3正常性状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故其基因组成为aa。据此可知,亲代I中的1和2基因型都是Aa ,其遗传图解如下,
(3) 亲代Ⅱ4是并指男性,个体5是正常女性基因型为aa,则其孩子必定从母亲获得一个a,孩子为并指症,必定含有A,故其基因型为Aa。通过手术分离并指,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故这种手术分离变为正常指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33.【答案】(1)相对性状;易裂;Aa
(2)显微镜;少
(3)环境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可知,抗裂为显性性状,易裂为隐性性状。若A基因控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则亲代抗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易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分别来自双亲,故子一代抗裂西瓜的基因组成为Aa。
(2)用显微镜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少,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控制。所以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4.【答案】(1)DNA;高茎
(2)DD;dd;Dd
(3)3∶1;DD;Dd(后两空可换位)
(4)
(5)变异;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AN片段。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的,所以子一代都是高茎,而子二代出现矮茎,所以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
(2)通过(1)分析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子代一全部为高茎,所以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亲代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3)图一中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3:1,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DD、Dd。
(4)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其体细胞内D、d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如下图:
(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豌豆的黄色与绿色,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因为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5.【答案】(1)乙;动态株型
(2)DD;d
(3)50%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分析乙组可知,亲代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杂交,子代全为动态株型,说明控制正常株型的基因在子代中没有表现,被显性基因掩盖了,因此控制动态株型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动态株型是显性性状,控制正常株型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正常株型是隐性性状。
(2)由于乙组的子代全为动态株型,说明亲代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纯合子,否则后代会出现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两种性状。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中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子代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因为正常株型是隐性性状,所以甲组子代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又因为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所以甲组子代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
(3)甲组亲本中的正常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乙组子代的动态株型的基因组成为Dd,它们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后代可能会出现动态株型和正常株型,其基因组成分别为Dd和dd,它们出现的概率相同,都为50%,所以后代出现动态株型的可能性为5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6.【答案】(1)变异
(2)B
(3)2/3
(4)①
(5)9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子代中⑤表现为双眼皮,⑥表现为单眼皮,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第一代①和②都为双眼皮,结果生的⑥是单眼皮,这种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所以可以判断出双眼皮一定是显性性状,故答案为:B。
(3)由①×②→⑥,可推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则⑥的基因组成是rr,①和②的基因组成都为Rr,①和②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⑤表现为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可能是RR或Rr,所以她携带隐性基因r的概率是2/3。
(4)⑧为女性,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源于父亲⑥,另一条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⑦。母亲的这条X染色体有可能来源于其父亲③,也可能来源于其母亲④。父亲的这条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其母亲②,其父亲①给的是性染色体Y,所以⑧体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于第一代的①。
(5)血小板无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所以不含R基因;②的基因组成是Rr,其卵细胞所含的基因可能是R或r;由④是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rr,可推出⑦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Rr,所以其4个神经细胞都含有R基因;由⑥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rr,可推出⑧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Rr,所以其5个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R基因,所以这些细胞中至少含有9个R基因。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7.【答案】(1)变异
(2)显性;aa
(3)
(4)成对;DNA
(5)22条+X或22条+Y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故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小明父母有耳垂,而小明无耳垂”可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所以,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 无耳垂小明的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故小明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3)小明邻居是一对新婚夫妻,都有耳垂,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他们计划生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非双胞胎)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都是AA或都是Aa或都是aa= 。
(4)细胞核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所以,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8.【答案】(1)基因
(2)无性
(3)雌性;hh
(4)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荧光丁猪的细胞核来自黑色雄性乙猪,所以基因与乙猪相同,性别为雄性,颜色黑色,则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雌性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白色小猪则为隐性性状,由hh控制。
(4)由实验示意图可知: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39.【答案】(1)多;白色
(2)全为栗色;既有栗色也有白色
(3)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由于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而鉴定栗色公马的基因型需要较多的后代,因此应该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2)栗色公马与白色母马(bb)交配,若后代都表现为栗色(Bb),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可能为BB,纯种;
栗色公马与白色母马(bb)交配,若后代既有栗色(Bb),也有白色(bb),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可能为Bb,杂种。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BB)与白色母马(bb)交配,后代一定为Bb,表现为栗色,即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0。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0.【答案】(1)胎生、哺乳
(2)相对性状;bb、Bb、Bb
(3)糖尿病;胰岛
(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5)生物反应器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牛的有角和无角。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角,那么新出现的性状——无角就是隐性性状,有角就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有角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角的基因组成是bb,分别来自于亲代,那么亲代有角的基因组成就是Bb。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因此可以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4)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示意图可知,“康康”和“双双”是由B牛提供的无核卵细胞和A牛提供的细胞核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因此“康康”和“双双”的长相几乎与A牛一模一样。
(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这些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能够抑制人胃肠道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因此把此过程称为生物反应器。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4)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