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2 15:56:33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体系构建·思维脑图
一、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主题整合·素养提能
影响因素 具体特点
地质构造 岩石破碎、岩层顺坡倾斜
地形坡度 坡度较大(但不超过40°)
降水特点 降水较多
地下水 丰富,岩体或土体湿度大
植被 覆盖率低
人为因素 采矿、修路、开垦等
二、我国洪水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分布特点 成因



异 东部多,西部少 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且多暴雨;西部干旱,降水稀少
沿海多,内陆少 沿海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多风暴潮;内陆干旱,降水稀少
平原低地多,
高原山地少 平原低地排水不畅,易积水;高原山地地势高,不易积水
山脉东坡和南坡
多,西坡和北坡少 东坡和南坡多为迎风坡和向阳坡,降水多,冰雪消融量大



异 夏秋多,冬季少 夏秋季为雨季,降水量大;夏秋季气温高,冰雪易融化
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显著
三、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四、寒潮灾害
1.寒潮的成因:
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多发季节:
(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11月-次年4月。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五、影响我国的台风
多发
季节 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
路径
影响 危害:狂风、暴雨、风暴潮。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六、我国的干旱灾害
地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原因
东北
地区 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降水少,受高温天气影响
华北
地区 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临
长江
流域 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 雨带北移,受高压控制
西南
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最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受干热风、高温天气等影响
七、滑坡和泥石流的防御
1.建立滑坡和泥石流预测、预报、预警系统。
2.建立滑坡和泥石流防治体系。
3.建设营造防护林。如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沟头防护林、护堤林、护滩林等。
4.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基本农田、培肥土壤、等高和间作种植等。
5.采取牧业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封山育林草、人工种草、轮作等。
6.加强工程建设。
(1)治水工程:库、坝、引水渠、截留沟、导流和分流工程。
(2)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等。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
八、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
1.“点”与“面”判断GNSS:
GNS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NS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3.关键词判断“3S”技术:
(1)RS:“获取”空间信息。
(2)GNSS:“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
(3)GIS:“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
九、遥感技术的应用(共24张PPT)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产业
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用到地理信息技术?
提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2020年10月23日,一场地理信息产业领域的“创新秀”成为在南宁召开的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
1.综合思维
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地理实践力
在生活中体验导航等地理信息技术,探索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
3.人地协调观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自然问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一、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用途
1. 地理信息技术
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
2.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用途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灾害监测与评价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环境监测与评价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区域发展、城市规划、工程设计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城市等规划设计
交通 航空、航海、陆路交通
其他 军事侦察、海洋渔业、野外调查等
调查资源数量、资源分布、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监测灾害分布、估算受灾面积,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监测环境现状及变化,为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工程勘察和测量,工程影响分析,城市布局优化
定位、导航、规划线路、监测地壳运动
事故救援、安全保障、科学研究
二、遥感及其应用
1.遥感技术:
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受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地面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2.遥感技术主要环节:
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信息获取
信息接收 与处理
信息传输
信息解译与分析
资源评估、环境检测、灾害预警等。
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
3.遥感技术的特点:
4.遥感应用领域:
5.遥感影像的判读
(1)不同地物遥感影像的特点
水域
人工建筑
植被
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
道路
河流
蓝色
灰色
红色
棱角明显,形状规则
宽度一般变化较小,比较顺直
宽度多变,弯弯曲曲
(2)遥感影像的时空变化: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颜色和特征也不完全相同。
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功能: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卫星群组成的卫星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从而获取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点,被应用于大地测量、地面监测、交通导航等许多方面。
2. 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规划、决策和管理等方面。
探究应用原理
空间数据获取
决策支持
解决空间问题
空间数据输入
空间数据管理
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滑坡
遥感
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能够快速识别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害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救灾防灾过程中车辆调度指挥、地壳运动与滑坡监测
自然灾害的地域分析、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灾情分析
【典题训练】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
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B
D
【解析】 第1题,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为受灾人员、财产的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第2题,读图可知,乙接近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于堰塞湖湖面;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
主要用途
遥感影像判读
原理及其应用
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2.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
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B
【解析】 第1题,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滑坡属于地质灾害。第2题,GPS主要是定位功能,不能收集雨量信息;BDS通过对滑坡体的定位,可以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遥感可观测滑坡体面积等,不能模拟过程;GIS可以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2020年是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据此回答3、4题。
3.“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在监测大范围
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时应用的地理信息
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A
【解析】第3题,环境与灾害监测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第4题,遥感技术的特点是探测范围大、受地面限制小、速度快、周期短等。全球性、连续性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4.“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与人工探测相比,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   )
A.探测范围大 B.受地面限制小
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连续性
D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共6张PPT)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
主题突破 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
【图表探究】
泥石流应急逃离
【明地成理】
1.地震灾害的防避:
社会层面 加强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地震预报科技攻关、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督查等
做好地震应急方案制订及组织实施等
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灾意识及能力等
个人层面 注意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地震风险等级、居住房屋的结构和防震性能
在地震多发的地区,要准备好必要的水、食物及其他应急物品与器具
地震发生时,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采取有效保护及科学自救措施,也要注意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影响
2.洪水防避的社会层面措施:
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
非工程措施 提高防洪减灾意识;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防洪减灾指挥管理系统;组织灾害科技研究等
【质疑释惑】
 (1)泥石流发生前有何征兆
提示:河水加大变浑;沟谷远处昏暗并传出轰鸣声等。
 (2)泥石流发生时,处于沟谷中的人们如何逃生
提示:应立即爬到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越快越好,切记不可往泥石流下游走。
【易错提醒】
1.滑坡和泥石流发生前征兆的不同点。
沟谷泉水突然增大或消失;山上树木倾斜;山坡上出现裂缝。
2.野外宿营对自然灾害的防避。
选择地势开阔处;远离河谷或河边,避免洪水或泥石流威胁;远离陡坡或悬崖,避免滑坡威胁等。(共11张PPT)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
主题突破一 地震、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图表探究】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明地成理】
1.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2.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滑坡的三个影响因素。
(2)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 陡坡
岩土软弱面 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触发因素 地下水等润滑、地震等对坡体稳定性破坏
大量松散堆积物 泥石流的物质来源
较大的沟谷坡度 重力下快速运动
突发性巨大水流 暴雨、快速融水、堤坝溃决等洪流
【质疑释惑】
 (1)为什么震中的人们最先感觉到地震的发生
提示:震中离震源最近,地震波最先到达。
 (2)为什么滑坡多发生在降雨时
提示:降雨下渗至软弱面,起到润滑作用,摩擦力变小,触发滑坡的发生。
 (3)泥石流为什么多发生在暴雨频发的山区
提示:山区沟谷坡度大,暴雨产生巨大的水流。
【易错提醒】
1.影响地震烈度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因素。
震级是影响地震烈度的主导因素。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中距、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筑物质量、发生时间等。
2.降雨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影响。
降雨增大滑坡发生的概率,滑坡不一定是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和降雨关系密切,突发水流多数是暴雨引起的。
主题突破二 气象灾害及其成因
【图表探究】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示意图
【明地成理】
洪涝的成因
因素 成因



素 暴雨 短时间强降水,洪涝的主要因素
融雪 冰雪量大,气温快速回升,冰雪快速融化
堰塞湖 河道堰塞成湖,堰塞湖溃决湖水快速下泄
海啸、风暴潮 海水在海啸、风暴推动下淹没沿海陆地
地形 地势高,坡度大,多发洪水;地势低,排水不畅,多发涝灾
因素 成因



素 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水土流失,河道和湖泊淤积
围湖造田 降低湖泊调节洪水的功能
过度抽取
地下水 地面下沉,排水不畅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河流排水不畅
城市化 下渗减少,径流增大,城市内涝增加
【质疑释惑】
 (1)多洪涝区洪涝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多暴雨;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少洪涝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易错提醒】
1.洪涝、洪灾、涝灾的区别。
洪涝包括洪灾和涝灾。水流的快速下泄形成洪水,洪水造成洪灾;洪水在地势低洼处淹没城市等,形成涝灾。
2.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涝灾的原因。
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多;降雨量大,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3.海啸和风暴潮造成洪涝的不同。
海啸造成海平面急剧上升,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风暴潮是由强风造成的海水淹没陆地,以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破坏最大。